2024年的十个工作教训(五)

0 评论 839 浏览 0 收藏 13 分钟

“工作反思启示录,成长突破新契机。”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们积累了什么?又为何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如何才能摆脱束缚,实现工作与自我的良性发展?

2024年底,掏心窝子聊聊今年的工作教训。转眼进入最后一篇。

衷心希望,每一个打工人新的一年都劳有所“得”,劳有所”忆”。

一、积累最好的开始是现在

在AI智能体,也就是agent开始火的时候,我也学了怎么搭建一个智能体。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做一个“我”出来,可以替代我,每天回答不同同事的各种问题,比如运营问的产品功能,研发问的业务数据,其他部门同事问的页面展示……说实话,每天被这些重复性的咨询工作“骚扰”挺严重的,我同事就曾开玩笑说“自己像个‘客服’一样”。

好巧不巧,在AI开始逐渐火爆的过程中,大家讨论最容易被AI代替的人类工作中,客服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公司都会提到自己做“AI客服”“提供24小时无间断服务”“实现降本增效”……

那作为一个“客服”,我自然也想通过AI去提升我的工作效率。

然而当我开始干活时,我就苦恼了起来。

大家知道,AI智能体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你给他提供人设,让他依据你的指令,从知识库中翻找答案,进行回答。

除了人设和指令,知识库就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知识库,那AI的回答就是完全不受控的,因为他的学习范围是网络内容。

要实现一个可替代我的智能体,意味着他的知识库就需要是我的知识。

可是,我的知识在哪里呢?

在我开始整理操作时,我就发现我的知识更多在我的脑海里,有些是我知道是什么,有些是我知道在什么文档里,有些是我知道在跟谁的聊天记录里,有些是有零散的图,有些是需要在多个表格中汇总才能提取……

简单来说,我十分缺乏一个完善、完整的知识库,一个个有清晰格式、完整内容的文档。

那就干吧,得先把自己的知识库搭建起来,不然一切都白搭。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每天好像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扰我。

有时候一天太忙,各种会议需求不断,压根空不出时间处理;

有时候下班回家太累,实在没有心情和精力继续整理工作;

有时候显得无从下手,没想好按照什么脉络来梳理归纳更好;

有时候想到干了这么多事情,要整理起来就累……

这就好像,当你看到满屋子的家务都需要你干的时候,你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干。

但是转念一想,这可是你的家啊!

有多少人,都没有自己的家。这些都是你拥有的无可取代的财富。

如果能把他整理起来,那不只是提升你作为“客服”的效率。

以后,梳理需求方案、找工作写简历、做专业自媒体输出,都会很有帮助。

可是,怎么开始呢?

到后来,今年11月份的时候,我做成了这一两年来最让我开心的一个项目。

我真正做成了一个每天100多万GMV的项目。

而且这项目完全是我自己主导,串联,推动,落地的。

这个过程中的成就感是很足的,我把迭代一推上线后,每天看数据,分析漏斗,然后找相关方沟通和分析,最后找到问题,优化上线,数据继续增长。然后我紧接着再把迭代二推上线,在产品功能的加持下,继续增长……

每周写项目周报时,我不仅分享了数据和进展,还把项目过程中的思考、分析、讨论以及沉淀进行了归纳展示,把这个过程作为项目成功经历进行分享。

也是在一边干活的过程中,我整理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完整过程。

既包括业务内容——项目背景、目标、价值分析、迭代里程碑,也包括产品知识——产品方案、运营策略、风控策略,还包括项目知识——跨部门合作、数据分析、项目管理……

项目知识库就这样无声无息中搭建起来了。

12月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感觉我不仅是做成了这个项目,我还把这个项目“留下来”了。

他变成了一份作品。一份我可以随时拿出来展示的作品。

这一次,他真的是我的财富了。

所以,积累和沉淀原来没有那么难。

只要你肯开始做,即使是在项目的繁忙时期,你也一样可以找到时间积累,搭建自己的知识库。

别等到这股劲过去了,等到1月你觉得项目忙完了,那时候你要么没动力了,要么觉得麻烦了,要么已经忙新的项目了。

积累最好的开始,真的是现在!

不要犹豫,动起来!

二、拒绝自我PUA

今年,这个词好像已经不怎么出现,连“整顿职场”也很少出现了。

是不是我们都已经麻木了?

在今年十大教训总结的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一种时常萦绕在我们身边的声音。

工作中,你有没有过一种瞬间,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他就是做的那么好,我没能有同样优秀的表现。

职场上,你有没有过某种时刻,这个要求真的不合理,可是你觉得还是得加班加点把它干完。

我们好像从小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你需要考的比别人高分,你需要按时完成作业,你需要听从老师家长的教导,你需要在学校里当第一名,你需要做一个好学生……

然后我们会把这种观念扎根内心,贯穿一生,带到职场。“你需要比别人做得好”、“你需要按时完成任务”、“你需要听从领导的安排”、“你需要在公司里成为XX之星”、“你需要做一个好牛马”……

老实说,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已经无需别人PUA,便可以自己PUA自己了。

可是,这样的工作不累吗?

职场或许只是一个,你付出劳动,对方付出钱,双方各取所需的地方。

而且在这个地方,你付出更多的劳动,对方也不会付出更多钱,甚至会让你付出更多劳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时候成立,有时候又不成立。

当你问心无愧的干活,为了拿到应得的钱,付出对应的劳动时,却有人轻描淡写的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你是否可以想想

“接受它,我会有收获吗?”

“如果没有收获,为什么不拒绝他呢?”

“拒绝他,我会有什么损失呢?”

“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该拿到的不会少,本来也拿不到的也不会多”

与其花时间在纠结、在痛苦、在生气、在无奈、在愤怒,不如花时间在思考,在与自己和解——拒绝这不合理的要求吧。

此时,有另一个声音响起。

我拒绝了,但别人接受了,他做的更好了,是不是我不如他,他比我优秀。

那我该怎么办?

“我是不是得努力向他学习”

“我是不是得跟他一样卷”

“今天公众号又推送了AI产品课程,我是不是得去学习”

可是,这样的工作不累吗?

职场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归根结底,它是一台机器。

一台需要高度运转的机器,它的运转依赖于每个零部件的紧密配合,每个零部件再小,也不可或缺。

每个零部件再小,也有其独特性。发动机再猛,也替代不了冷却机的功能。

当你陷入这种比较的内耗时,是否可以想想

“如果我的活都给他做,他真的可以做的比我好吗”

“他的好到底好在哪里,我哪里都不如他吗”

“他这么好,领的钱是比我多很多吗”

与其花时间在痛苦、在悲伤、在气馁、在惆怅、在犹豫,不如花时间在思考,在与自己和解——接受每个人价值的差异性。

今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大环境不好”。

有时候,看到这个词都麻木了。

一时分不清,这个人说的是真的,还是又想卖课卖保险了。

每个自媒体平台和账号,多多少少都得沾点这玩意儿,不然就显得不专业一样。

各个角落,都在无形的“PUA”你,都不用老板亲自出马。

我想说,在这种时候,你就更应该要清醒、要冷静。

我不是鼓励大家尽情反抗,随意辞职。

但每一秒钟的时间,有他固有的价值。你真实的付出换来你预期的收获。

而为了虚无的收获,额外的消耗就是不值得的,它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内耗,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我们生来不比别人差,我们存在就是在解决问题,我们何必畏惧他人,畏惧问题。

问题从来的都不是我们自己。

每一年的收官时刻,大家都会回顾自己今年,到底做成了什么。

然后时常惊讶地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成一样。

然后开始惆怅,开始比较,开始害怕,开始沦陷。

希望今年的收关时刻,可以有一点点变化。

今年我做了很多事情。

我完成了200多天的工作,每天准时上下班。

我干了12个月的活,拿了12个月的工资。

我在很多个周末,配家人、另一半、孩子出去玩耍。

我在365天里,做了很多家务,做了很多美食。

……

我拿钱办事。

我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

我不比别人差。

我每一分钱拿的问心无愧。

我没有错。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小球】,微信公众号:【产品小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