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行为模型:一个简洁却有效的行为设计模式
对用户行为的研究和对人性的洞察,属于产品经理的基本能力之一,却不曾想到,竟然有一个模型,它如此简洁而有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某天跟好友聚会,对方说了一句“最近营养不错啊,胖了”,你回家立誓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结果“朝令夕改”,坚持没几天就放弃了;
某次述职,发现自己表现不佳,看着别人都是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你立誓要发奋图强——学习提升,结果像无头苍蝇一样,折腾1周就放弃了;
某次体检后,发现自己的红色异常小箭头有好几个,遵医嘱需要戒烟、戒酒、戒海鲜、戒内脏、戒肥肉、戒鸡蛋等,结果一个月后,一切就抛之脑后。
某天早起时,突然后悔昨晚玩手机睡太晚,发誓明天一定早睡,结果到了晚上,却依旧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每天晚上回家,总习惯性吃零食或水果,导致越来越胖,每次都暗自发誓“最后一次”,却无法管住自己的嘴。
等等。
相信你也有从热情高涨到默默放弃的经历,它可能是减肥、运动、看书、学习、早睡早起等。
今天给你分一个模型——福格行为模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福格行为模型(B = MAP)
福格行为模型是由“行为设计学”创始人B·J·福格博士所创,它简单且清晰地解构了每个行为发生的关键要素,以及每个要素在行为中所发生的重要作用,最终可以通过有效调整要素来改变行为。
比如通过设计情绪来改变行为,或通过打造高频率的小成功让行为自然发生,或通过改变提示来改变行为。
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行为(B)= 动机(M)+能力(A)+提示(P)。
即你的行为发生需动机、能力和提示三要素同时满足;而你的“不作为”则因缺少其中之一或多个要素。
举个例子。
每天晚上8点多到家,坐在电脑前,总习惯性的吃点零食或水果,明明昨天已经发誓不吃,却无法管住自己的嘴。
从动机、能力、提示三个关键要素来解构一下。
你的动机是“馋”(或叫追求幸福体验),你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吃”,你的提示是每次做到电脑桌前,看着桌子上的水果,以及旁边柜子里的零食,它们会不断“撩骚”你——“来吃我啊,吃我啊”。
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从“提示”要素入手,其次是能力,最后才是动机。
比如解决晚上吃零食的习惯,最佳解决方案就是不买零食,或把零食放到客厅的柜子里,保证每天晚上看不到它。
02 案例:如何坚持阅读超过1000天?
2021年12月时,自觉得到APP的课程学习内容,已无法满足需求,故计划转向电子书阅读。
起初动机强烈,看到得到APP上有“每日阅读计划”,计划每天阅读60分钟,至少连续签到15天。
七天后,计划宣告失败。
一是动机问题。动机随着时间的转移,由强到弱。工作日在地铁上阅读,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周末在床上阅读,属于“赔本不赚吆喝”,典型的“损失厌恶”心理。
二是能力问题。 每天阅读60分钟,是一个有挑战的事情,尤其是长久坚持。
三是提示问题。工作日每天上班到地铁上,自然就“提示”开始阅读;周末不做地铁后,睡到自然醒,跟朋友约个饭,晚上到家,临睡前才想起计划没完成,时间已来不及。
2022年1月1日,重新制定阅读计划,至今已坚持1100天以上。
如何做到的?
一是提示问题。利用得到APP的阅读计划,每天早上7点定时提醒,同时,将阅读器放在床头,醒来或睡前都可以看到;
二是能力问题。将“每天阅读60分钟”调整为“每天阅读15分钟”。至少每天15分钟,超过的时长都是赚的;
三是动机问题。动机的产生都是由强到弱的过程,接受它,不去改变,而是改变提示和能力问题,让行为自然发生,通过高频率的小成功(即每天阅读15分钟)所带来的积极情绪影响行为,最终形成习惯。
总之,基于福格行为模式的分析与实践,解决对应问题的最佳方案,依次是:
第一,改变提示。如果是坏行为或习惯(如吃零食),你可通过消除提示的方式处理(如不买零食或放到不可见的地方);如果是好行为(如阅读),你可增加提示的方式处理(比如消息提醒和阅读器放枕边);
第二,降低能力要求。如果实现能力有难度(如阅读60分钟或跑步10公理),则降低对能力的要求(如阅读15分钟或俯卧撑10个),通过众多的小成功事件来逐渐形成行为习惯。
最后,用情绪改动动机。每次小成功带来的都是积极情绪,用积极情绪去影响行为,形成习惯。
03 实践:SaaS产品如何发挥真正价值?
客户A是一家给航空公司提供货运装卸服务企业,他们有1000多名蓝领员工,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有30-40个班组,每个班组4-6人。
区域经理根据每天的货运量情况,安排不同班组员工上班。比如10月10日预计货运量,至少需要20个班组,则当天会安排25个班组上班。
同时,班组之间的人员支援是常态,导致其排班复杂,调班组频发。
所以客户期望采购一套HR SaaS产品,并期望对应排班模块至少满足以下功能:
- 按班组排班:支持快捷按班组进行排班。比如安排20个班组,则对应80-120人自动完成排班;
- 班组调动自动排班:班组之间发生支援情况,自动完成排班。比如A班组的张三10月10日支援B班组,则自动按B班组上班;
- 班组调动时间轴:班组与组织架构不强关联,但如果发生员工的班组调动时,明确记录每次记录,并生成每个员工的调班组的时间轴,以便随时追踪;
这是客户第一阶段的想法,下一阶段是期望可以实现智能排班和智能算薪。客户自认为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表示甚至愿意付费定制研发。
经过两轮沟通后,我理解他们的诉求与痛点,却不认可他们期望的实现路径。
怎么理解?
我们从不同角色的动机、能力、提示三个层面进行拆解后,可能就会比较清晰。
第一个角色是经营者(即总经理/CEO等)。
TA的动机是追求效率和利润。即期望员工的所有排班、调班、调班组行为线上化和数据化,确保用工合规的同时,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TA的能力是通过采购或自研系统,达成对应业务流的线上化和数据化。
TA的提示是HRD(即人力总监)在每个月/季度/年度盘点人才与成本时,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欠佳,以及数据采集和整理成本高。
第二个角色是管理者(即区域总监/班组长)。
TA的动机是追求管理的平衡。期望对员工的要求越少越好,在不违反企业规定的情况下,有效协同员工完成工作;
TA的能力是当好员工与经营者之间的桥梁,面对采购系统时,代表员工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尽可能配合经营者的战略落地;
TA的提示是每次员工调换班组时,每月给员工排班时,都会提醒TA工作量大,无法有效且准确记录所有信息,被迫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机制。
第三个角色是员工(即一线装卸工)。
TA的动机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不愿意做符合企业利益而损失自己利益的事儿(如申请调换班组或调班),只想干好自己的装卸工作即可;
TA的能力是干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在进入机场前,尽可能通过手机或手持设备发起打卡或申请;
TA的提示是区域经理/班组长的每月排班,以及每次支援时的班组调换。
从三个角色的动机、能力、提示拆分后,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信息:
第一是动机层面。即经营者与员工的目标和利益的不一致,对用系统的动机强烈差异明显,导致系统与管理机制可能难以有效协同。比如经营者期望所有排班、调班、调班组的行为数据化,而员工期望流程简化,甚至没有流程。
第二是能力层面。即员工或管理者在能力层面,做不到100%及时有效记录所有调换班组、调班记录。比如每月平均每人发生10-20次,或有时进入工作场合后,不让携带手机。
第三是提示层面。即调换班组或换班主要是管理者提示员工,当下是最不容易被忽略的提示。
如果期望最终产品可以有效解决客户问题,关键并不在于系统是否支持调换班组或调班,以及记录明细形成时间轴,而在于如何改变提示、能力,甚至是动机,让管理者和员工愿意配合完成行为的线上化。
首先是提示层面。当管理者给员工排班或调班时,可加入自动提醒功能,让员工及时查看自己的班次与班组。
其次是能力层面。如果无法有效对员工或管理者进行约束(即及时提交调班审批),则可以从系统能力上赋能,直接根据员工打卡,自动匹配当天对应班次,并支持事后由管理者进行当天班次确认与调整的功能。
换句话说,对员工的能力要求,由每次提交审批降低至打卡即可;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由每次约束或代替员工提交审批,降低至事后督查即可。
最后是动机层面。如果在提示与能力层面,已经可实现经营者的目标(即数据化),则动机层面,可求同存异,无需进行改变。反之,则可结合奖惩制度来适度改变员工和管理者的动机。
04 扩展:福格行为模式的应用场景
福格行为模型(即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是一个极其简洁却有效解决问题的模型。
对于个体而言,它至少适用于:戒掉坏习惯。比如睡前玩手机、不运动、吃零食、偶尔才跟家里人联系、沉浸式刷视频或打游戏等;养成好习惯。比如每天阅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跟家里人联系等。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它至少适用于:分析与理解用户行为。把用户的每个行为都拆解为动机、能力或提示三个要素,分析哪个因素在产生作用,更容易让你理解用户;有效解决问题。当你在设计产品时,基于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能力或提示出发,可更有效解决问题。
05 写在最后
这个模型是我两年前阅读《福格行为模型》时,就认识了它。时隔两年,决定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把它分享给你。原因是我觉得它就是行为设计的方法论,也是对产品经理有价值的方法论,更是非常容易习得的极简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不局限于行为设计,也不局限于产品设计。与之类同的方法论,还有不少(比如清单革命、平衡记分卡、系统论、人单合一、阿米巴模式等),希望后续有机会与你分享。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方法论集散地】,微信公众号:【产品方法论集散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