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90%的品牌不理解「抖音共管模式」

陈罡Pro
0 评论 958 浏览 0 收藏 5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本文从共管模式的优劣势、品牌业务逻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品牌在抖音共管模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共管模式实现品牌长期发展的建议。

这段时间很多品牌陆续拿到共管资格,也开始陆续下场整合一批门店,共管模式,成为2025年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很多品牌可能并不真正的了解共管的底层逻辑,会在共管模式上踩坑。

关于共管,从3个方面来解析如何做好品牌共管。

1. 共管的优劣势,重点分析共管模式的天生短板。

2. 共管,品牌的业务逻辑,什么样的品牌才能做好共管。

3. 共管是阶段,是途径。

3个方面各有侧重,希望圈友们能深度理解共管模式。

一、共管,天生的短板

共管,是流量逻辑下的产物,是商业模式发展的途径。之前我在线下分享会中,对于本地生活的参与主体进行了拆分,分为单店、共管、连锁(云连锁、真连锁)4个体系。而线下参与的主体是两种形态,单店与连锁,同一品牌两家以上门店都可以成为连锁,只是连锁体量不一样。

从线下业务逻辑反推,线上的共管、云连锁并不是「线下场景的」商业模式,只是一个合理流量利用的方式反向对线下门店进行整理。换句话来理解,共管是平台制定的规则,既然是规则就可能调整,一旦规则不适合平台的发展或者说不适合商业发展的逻辑也会被淘汰。

二、共管,品牌的业务逻辑

如何利用好共管模式,首先要清楚共管的目的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从品牌来说,共管模式解决了品牌难以拥有门店的问题。在存量门店市场上,一家门店只能被认领一次。一旦门店自己上线到来客,或者是被其他品牌所认领,意味着后续的品牌是难以对这些存量门店进行整合的,但通常这些门店是愿意拥抱线上获客的,是更有价值的一批门店。

第1阶段,品牌靠的是流量来连接门店也靠流量来分成获利;第2阶段想要对门店有更强的管控能力,需要有更强的供应链,而流量分成让渡与供应链获利的模式,品牌想要持续发展就不能靠流量业务分成,而更多靠后端品牌供应链进行获利。

我们看现阶段很多品牌一直停留在流量获利分成的阶段,一旦流量获取成本推高,整个体系也会逐渐分奔离析。

三、共管只是途径

线下商业形态,我们分析的是两种形态,单店与多店体系的连锁,没有中间态。所以线上的共管模式想适应商业的发展,一定要朝着多店体系的连锁体系发展。

而共管可以利用流量模式来推进品牌线下化。

规则是利用的,一旦规则发生变化品牌无法跟上,体系也会出现坍塌。

希望大家可以深度理解共管模式。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罡Pro】,微信公众号:【陈罡Pro】,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31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新基建”的号角,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成了成了大多数企业的迫切需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服务数字化转型。
专题
13285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
专题
1238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对电商行业的从业者们而言,GMV这个概念估计都不陌生,不少人也开始拿GMV作为评判各家电商平台市占率的指标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GMV破亿的经验总结。
专题
12608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也在不断的膨胀,所以各种企业需要大数据治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治理相关的知识。
专题
1300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那么,对于传统第三产业企业来讲,数字化升级是什么?如何做数字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作者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