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被周鸿祎“怒怼”背后:产品经理视角下的智能汽车生死战

0 评论 918 浏览 1 收藏 11 分钟

哪吒汽车已经没多少声音了,让我们重新看看去年3月份的一场直播,周鸿祎在直播中怒怼哪吒张勇,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而同样是去年发布的小米SU7,却一直火爆异常。同为新势力,为何命运天差地别?本文从产品经理视角拆解这场教科书级的商业案例。

01 一场工厂直播引发的行业地震

2024年3月16日,周鸿祎和哪吒汽车CEO张勇开启了一场“马拉松式直播”,从上海出发,前往哪吒汽车桐乡全生态智慧工厂,进入工厂车间探访新车生产过程。这位红衣教主当着CEO张勇的面,“怒怼”管理层“什么都不明白,能不能学学雷军”。周鸿祎对哪吒L车型连发暴击:“你们的车机系统太卡了!”“后座放个冰箱就叫用户体验?”“方向盘像十年前的油车设计!”这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撕开了智能汽车行业最残酷的真相:在用户需求快速迭代的战场上,任何产品定位的模糊都可能成为致命伤。

(图片来自网络)

截至2025年1月,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在2024年销量为6.45万辆,相较于2023年的12.75万辆下滑49.37%,而2022年时,哪吒汽车曾凭借15.21万辆的年度销量数据问鼎造车新势力年度销量冠军。而小米SU7却创下上市7分钟订单破2万、27分钟破5万的纪录。

在2024年12月31日,雷军举办的跨年直播中公开了一组关于小米汽车的数据:2024年小米SU7的总交付量为13.5万辆;小米汽车门店已开设200家。同为新势力,为何命运天差地别?本文从产品经理视角拆解这场教科书级的商业案例。

02 哪吒汽车的“四宗罪”:产品经理必须避开的深坑

战略摇摆:从“为人民造车”到“高端化”的迷失

2018年定位:首款车型哪吒N01售价6.68万,主打“性价比电动车”

哪吒汽车成立于2018年,隶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智能电动汽车。其产品线包括SUV和轿车,价格相对亲民,定位在10万至20万的价格区间‌。

2023年转型:推出售价19.78万的哪吒S,对标小鹏P7

哪吒汽车推出了多款车型,每款车型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市场目标,这些车型覆盖了从紧凑型SUV到高性能跑车的多个细分市场。

致命伤:未建立清晰的用户认知标签,导致“低端形象”与“高端尝试”互相掣肘

需求错位:工程师思维主导的产品设计

哪吒汽车CEO张勇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款车都成为技术标杆。”这句话背后,折射出工程师思维的典型特征——以技术先进性为荣,以功能堆砌为美。然而,当工程师对技术的执念未被用户需求校准,产品便会陷入“自嗨式创新”的困境。

功能优先级错乱:把“能做”当“该做”,工程师思维常陷入技术可行性主导的决策模式:
技术储备→功能开发→寻找应用场景

然而用户思维是:

痛点洞察→场景定义→技术匹配

哪吒L的“零重力座椅+车载冰箱”组合,看似高端却未解决用户核心痛点。

车主反馈:“冰箱制冷慢,座椅调节按钮藏在屏幕三级菜单”

哪吒车机系统预装20+APP,但核心功能(如空调、座椅)埋藏层级过深,完成一次调温需点击5次屏幕。

小米SU7采用“高频功能实体按键+低频功能语音控制”策略,用户关键操作效率提升3倍。

生态短板:单打独斗的智能化困局

车载系统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但缺乏手机-车机互联能力

对比小米SU7与米家设备无缝联动(可控制2000+智能设备),哪吒的生态壁垒使其在“智能生活场景”争夺战中彻底失位。

品牌断层:营销与产品价值的割裂

2023年赞助《流浪地球2》却未绑定科技IP。对比雷军亲自测试SU7续航、讲解CLTC工况,哪吒的传播始终停留在参数堆砌层面。

2025年《哪吒2》爆火,哪吒汽车公司以“在争议商标申请日前,光线影业与哪吒汽车存在合同、业务往来关系,光线影业明知哪吒汽车‘哪吒’系列商标仍注册争议商标,恶意明显等”为由,请求对争议商标“魔童哪吒”予以无效宣告。但后经商标局评审,哪吒汽车无效宣告理由不成立争议商标予以维持。

03 小米SU7的破局密码:教科书级的产品方法论

精准定位:做电动车界的“性能钢炮”

  • 用户画像:25-35岁科技发烧友,追求驾驶乐趣与智能体验的平衡
  • 定价策略:21.59万起售,卡位Model 3与极氪001之间的空白带
  • 需求洞察:70%潜客调研显示,“车机流畅度”优先级高于“续航里程”

(截图来自网络)

场景化体验:把用户习惯变成竞争优势

  • 手机互联:CarIoT车载接口支持小米手机秒变车钥匙
  • 智能家居联动:车内语音可控制家中空调、扫地机器人
  • 办公场景:WPS会议模式自动降噪、同步钉钉日程

(截图来自网络)

生态护城河:米家体系的降维打击

与200+生态链企业共建车载应用商店

开放API接口吸引开发者,已有超300款车载专属APP上线

对比哪吒仅支持10余款预装应用,生态差距指数级扩大

用户运营:把“米粉”转化为“汽车合伙人”

内测阶段邀请1000名米粉参与路测,收集2.3万条优化建议

社区共创车载主题皮肤,下载量超50万次

雷军个人IP贡献32%的品牌搜索流量

(截图来自网络)

04 数智时代的产品成功法则

第一性原理:回归用户真实场景

警惕“伪需求陷阱”:车载KTV、车内大屏健身等功能的实际使用率不足5%

案例:小米SU7前备箱设计37L储物空间,源于30%用户携带露营装备的需求

生态协同>单点突破

竞争本质是“场景生态”的竞争

硬件公式:产品价值= (性能×智能)×生态连接数

数据驱动的敏捷迭代

小米SU7上市后2周内OTA升级3次,优化37项体验

品牌人格化塑造

雷军“理工男”人设强化科技信任感

哪吒CEO张勇的工程师形象未能建立情感连接

(截图来自直播回放视频)

05 给产品经理的三大行动清单

1)绘制用户场景地图

每周跟踪100条真实用户反馈

用“需求金字塔”区分基础功能与增值服务

2)建立生态思维

制定API开放战略,至少接入3个核心生态伙伴

设计至少1个跨设备联动场景

3)打造产品人格

提炼3个关键词定义品牌调性(如小米的“极客”与“温度”)

让CEO/产品线负责人成为首席体验官

06 产品没有护城河,只有不断坍塌的围墙

周鸿祎的“怒怼”给所有产品经理敲响警钟:当行业进入“体验战争”阶段,任何脱离用户场景的创新都是自杀式内卷。哪吒与小米的对比证明:产品成功的本质,在于能否用科技手段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那些忙着堆参数、追热点的企业,终将被用户抛弃——因为所有不解决痛点的炫技,都是对资源的谋杀。

(截图来自直播回放视频)

本文由Deepseek辅助编写

提示词-生成文章用时:10分钟

修改文章、验证内容可解释性用时:60分钟

寻找配图用时:40分钟

本文由 @无问西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98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该如何有效推广?有效推广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推广策略。
专题
17385人已学习18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车载HMI设计指南,包括HMI的交互、设计、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专题
1245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近年来,盲盒大量出现在公众视野,引起了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解读盲盒营销。
专题
36087人已学习30篇文章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越早进入,越有优势。
专题
1173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金融产品的流程与常见策略规则类型是从事相关行业人员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费金融APP流程详解。
专题
125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私域,很多的企业都对私域的发展进行了布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私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