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淘汰赛:普通员工如何逆袭?

0 评论 1362 浏览 0 收藏 5 分钟

面对 AI 的崛起,普通员工往往陷入焦虑:自己的岗位是否会被取代?如何在 AI 时代找到新的立足点?本文将通过一场荒诞的客服遭遇引出 AI 在职场中的角色,分析 AI 在 ToB 领域的优劣势,并提出普通员工在 AI 时代的破局法则,帮助大家在AI时代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01 一场荒诞的客服遭遇

某 SaaS 公司用户试图取消闲置一年多的订阅服务时,遭遇了当代数字荒诞剧:取消按钮形同虚设,客服声称”系统不稳定无法操作”,甚至被告知”财务部门不在工作时间办公”。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交互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当人类选择敷衍塞责时,AI 反而可能成为更优解。

在电商客服领域,Gorgias 的 AI 智能体已在 2 万家店铺上岗。虽然它从未被评为”最佳客服”,但总能稳居前 10%。这恰恰揭示了 AI 革命的底层逻辑:不是替代顶尖人才,而是抹平长尾低效

02 ToB 战场:AI 的攻守之道

优势阵地

  • 标准化屠刀:格式化邮件撰写、基础问题解答、工单派发等重复性工作,AI 在语法规范性和响应速度上碾压人类。
  • 成本收割机:全天候服务+零培训成本+无情绪波动,让企业有动力用 AI 替代月薪 3 万的”伪资深”员工。
  • 数据炼金术:通过百万级对话训练,AI 能精准捕捉行业高频问题库,形成动态知识图谱。

现实瓶颈

  • 复杂场景失语:涉及多系统操作、灰色地带判断、情感抚慰等非标需求时,AI 仍显笨拙。
  • 信任黑箱困境:企业决策层对 AI 的容错率远低于人类,关键环节仍需”真人背锅”。
  • 价值观漂移风险:当 AI 被训练成”不择手段挽留客户”的销售机器,可能触发商业伦理危机。

03 普通人的破局三定律

① 专业护城河法则

在医疗诊断、法律咨询等垂直领域,初级从业者的”知识搬运”工作会被 AI 取代。但顶尖专家与 AI 协作的诊断准确率已超单独作业的人类医生。未来价值公式=行业 know-how 深度 ×AI 工具链掌控度

② 创造力溢价理论

当 AI 能自动生成 80 分的营销方案,真正的战场转向:如何设计让 AI 持续产出优质方案的 prompt?怎样在 AI 方案基础上做出 120 分的创意跃迁?这要求从业者从”执行者”转型为”AI 策展人”。

③ 人性化服务壁垒

某奢侈品电商将 AI 客服应答时长压缩至 3 秒内,但 VIP 客户专享的”真人情感顾问”服务费暴涨 300%。在机器擅长领域追求极致效率,在人性专属领域打造稀缺体验,正在成为新的商业范式。

04 AI 时代的幸存者偏差

作为见证过三次技术浪潮的产品人,我发现一个反直觉现象:每次技术革命淘汰的从来不是某个岗位,而是特定维度的能力组合。当客服岗位消失时,”需求洞察+流程设计+AI 训练师”的新岗位却在诞生。

最危险的从来不是 AI 本身,而是用 19 世纪的管理思维运营 21 世纪的生产力工具。那些强制员工背诵话术手册的企业,终将被能用自然语言训练 AI 的竞争对手淘汰。

作者:爱撸猫的产品仔;公众号:爱撸猫的产品仔

本文由 @吸猫狂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331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搜索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
专题
32156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37695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专题
4888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看看别人家的PM是怎么做产品测试的。
专题
45076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可用又易用,产品逻辑和情感化体验两手抓,用户才会爱上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