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大定再破万:解码雷军的“神级营销”密码
小米SU7 Ultra 仅用2小时订单量破万,直接达成全年销售目标。都说小米的营销强,到底强在哪里?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拆解小米SU7 Ultra背后的成功逻辑,揭示雷军“神级营销”的密码。
2025年2月27日,小米SU7 Ultra的发布会以一场现象级的订单狂潮震撼市场——10分钟大定订单突破6900台,2小时订单量破万,直接达成全年销售目标。
这一成绩不仅让传统车企瞠目结舌,更让外界对雷军的营销策略充满好奇:这位“流量之神”究竟如何将一款售价52.99万元的国产电动车推上神坛?
我们将从定价策略、营销策略、产品力三个维度拆解背后的逻辑,并总结其可复制的营销思维。
01 定价策略,如何让用户觉得自己“赚了”
雷军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定价魔术,将原本被质疑的“高价豪车”转化为全民疯抢的“超值爆品”。预售价81.49万元的高调铺垫,本质是设立一个心理锚点,让消费者潜意识里将小米SU7 Ultra与百万级豪车对标。而当实际售价骤降28.5万元至52.99万元时,用户瞬间产生“省下一辆宝马3系”的获得感。
更狠的是“限时权益”的叠加:3月31日前下单赠送价值9万元的智驾服务、碳纤维套件等,将用户决策从“买不买”转化为“现在不买就亏9万”的紧迫感。
这种组合拳的本质,是重构用户的心理账户——当消费者认为自己在“薅羊毛”而非“花大钱”,购买行为便不再痛苦。
02 营销策略,三重奏攻陷用户心智
1. 技术霸权:用赛道数据封神
雷军深谙“权威认证”的魔力。小米SU7 Ultra通过纽博格林北环赛道2分09秒944的圈速成绩,以及保时捷官方祝贺的背书,将产品性能转化为“可视化权威”。
这种“用赛道成绩说话”的策略,既满足了用户对专业认证的迷信,又以“击败传统豪车”的叙事激发民族自豪感。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车,更是对“国货崛起”的情感投射。
2. 圈层符号:从车主到“阶层入场券”
小米通过成立“SU7 Ultra Club”、雷军宴请首批车主等操作,将购车行为升华为“进入科技领袖圈层”的象征。
限量1万台的稀缺性设计,加上专属标识、碳纤维装饰等细节,精准击中新富群体对“身份标签”的渴求。这种“阶层跃迁”暗示,甚至让部分用户坦言:“花60万买朋友圈素材,比保时捷划算”。
3. 流量引爆:雷军的个人IP经济学
从棕色皮衣穿搭引发热议,到直播健身打卡塑造自律形象,雷军本人已成为小米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发布会上,他巧妙引用BBA车主案例,强调“让喜欢小米的人买得起高端产品”,既拉拢了潜在用户,又强化了品牌亲民与高端的双重属性。这种“企业家IP+产品IP”的双重绑定,让营销效果呈指数级放大。
03 产品底气:性能、智能与豪华的三位一体
1. 极致性能:重新定义“电动超跑”
小米SU7 Ultra搭载三电机系统(两台V8s+一台V6s),综合功率1548马力,0-100km/h加速仅1.98秒,极速350km/h,性能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价格却仅为后者26.5%。宁德时代麒麟Ⅱ电池、5.2C超快充(20分钟充至80%)、碳陶瓷制动系统等配置,彻底打破“国产车技术落后”的偏见。
2. 智能进化:本土化AI的降维打击
Xiaomi HAD端到端智驾系统、终身免费智驾服务、误加速抑制功能等,展现了小米在智能化领域的本土化优势。相比特斯拉的“全球通用方案”,小米更注重中国复杂路况的适配,例如即将推出的“极窄库位泊车”功能,直击用户痛点。
3. 豪华细节:从参数到体验的价值重构
车内5平方米Alcantara面料、21处碳纤维装饰、紫外线隔绝率99.97%的隔热玻璃等配置,将豪华感融入日常使用场景。
雷军甚至为女性用户设计了免费珍珠白配色和亮度可调化妆镜,通过细节扩大用户的基本盘。
04 最后的话
小米SU7 Ultra的成功,是“精准用户洞察+极致产品力+流量操盘术”的完美融合。
雷军用一场发布会证明:最高明的营销不是推销产品,而是在消费者心中植入“自主选择”的幻觉。而作为从业者来说,与其追逐流量密码,不如仔细发掘本行业的小场景,用极致的产品力和服务来击穿用户的需求,这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带给你一些启发,加油!
作者:柳星聊产品,公众号:柳星聊产品
本文由 @柳星聊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