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解读: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新策略

0 评论 1287 浏览 0 收藏 5 分钟

近期,新出台的相关法规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设定了更为明确的规范与边界。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些新规背后的意义,剖析其对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并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3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发布消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审议通过,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办法的出台对相关产品有着重要意义,相关从业者需要迅速适应并调整产品策略,以确保合规并提升用户体验。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层面。

新规要点简述

1用户明确同意

收集人脸信息前,必须确保用户明确知道并单独同意。

2未成年人保护

未成年人使用人脸识别功能需家长同意。

3数据存储限制

人脸数据不得随便上传云端,且需遵循最短时间存储原则,用完即删。

产品调整方向

1用户授权界面大改版

案例:某智能门锁厂商新增了“刷脸权限”独立开关,用户可以随时关闭。

旧模式:用户只需勾选“我已阅读协议”。

新模式:必须单独弹窗说明用途,用大白话解释(如:“刷脸支付需要验证您的面部特征”),设置显眼的“同意/拒绝”按钮,并增加二次确认环节,特别是在支付场景中。

2技术架构升级

本地存储:优先采用本地存储方案,如手机或设备端加密存储。

网络传输脱敏:网络传输过程中必须脱敏处理,如生成特征码而非原图。

自动删除机制:开发自动删除机制,如考勤数据保留30天后自动清除。

3未成年人保护专案

年龄验证:在注册环节增加年龄验证。

家长授权:14岁以下用户强制跳转家长授权流程。

家长管理后台:开发家长管理后台,家长可查看或撤回授权。

关键应对策略

1建立合规检查清单

标记所有涉及人脸的功能点。

逐项核对合规要求。

重点排查历史数据,特别是云端存储内容。

2用户体验优化

增加数据使用记录查询功能。

开发“一键删除面部数据”入口。

在设置页展示安全认证标识。

将“合规动作”转化为产品优势。

3跨部门协作机制

法务部:每月同步监管动态。

技术部:定期进行安全压力测试。

客服部:准备话术应对用户咨询。

总结

新规的实施并非是对产品的束缚,恰恰相反,实则是构建用户信任的良好契机。借助清晰的告知设计,能让用户清楚知晓人脸信息的使用情况;凭借透明的数据管理,使数据存储、传输等环节公开透明;依靠贴心的权限控制,充分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利。唯有如此,才能在合规的前提之下,营造出更为安全且充满人文关怀的产品体验。只有精心规划、积极调整,确保产品顺利契合新规要求,才能够赢得用户的信赖,收获用户的满意。

点击查看完整版《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由 @有意留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70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数字营销有着精准度高、成本较低、效果可量化等优点,很多企业都尝试了数字营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字营销的相关内容。
专题
1227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栅格系统在页面排版布局、尺寸设定方面给了设计者直观的参考,它让页面设计变得有规律,从而减少了设计决策成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浅析栅格系统。
专题
1523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精细化运营---用户分群的建立指南。
专题
1456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库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虽然产品设计中的数据基本都要与数据库交互,但平时的工作中也很少接触到数据库的具体操作和细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专题
103930人已学习5篇文章
PRD、MRD、DRD、BRD各种文档撰写方法在这里。
专题
1213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LLM=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能够学习到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从而可以生成人类可读的文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大语言模型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