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解读: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新策略
近期,新出台的相关法规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设定了更为明确的规范与边界。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些新规背后的意义,剖析其对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并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3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发布消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审议通过,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办法的出台对相关产品有着重要意义,相关从业者需要迅速适应并调整产品策略,以确保合规并提升用户体验。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层面。
新规要点简述
产品调整方向
旧模式:用户只需勾选“我已阅读协议”。
新模式:必须单独弹窗说明用途,用大白话解释(如:“刷脸支付需要验证您的面部特征”),设置显眼的“同意/拒绝”按钮,并增加二次确认环节,特别是在支付场景中。
网络传输脱敏:网络传输过程中必须脱敏处理,如生成特征码而非原图。
自动删除机制:开发自动删除机制,如考勤数据保留30天后自动清除。
家长授权:14岁以下用户强制跳转家长授权流程。
家长管理后台:开发家长管理后台,家长可查看或撤回授权。
关键应对策略
逐项核对合规要求。
重点排查历史数据,特别是云端存储内容。
开发“一键删除面部数据”入口。
在设置页展示安全认证标识。
将“合规动作”转化为产品优势。
技术部:定期进行安全压力测试。
客服部:准备话术应对用户咨询。
总结
点击查看完整版《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由 @有意留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评论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