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工作SOP之——如何优雅地变更需求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几乎是每个产品经理都会遇到的挑战。面对需求变更,产品经理常常陷入纠结:改还是不改?如何改才能最小化影响?本文将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需求变更SOP(标准操作流程),从矫正认知、理性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到最小化改动、做好信息拉齐,再到变更后的反思与优化,帮助你优雅地处理需求变更,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团队协作质量。
项目进开发了,PM越想越想觉得,有个需求需要改一下,这时候该怎么处理?
这往往是PM的天人交战时刻,一边越看越不对疯狂想改,另一边是“造成延期我要背锅?研发会打我吗?”的深深恐惧。
我整理了一套“需求变更SOP”,给所有陷入“改还是不改”纠结的 PM几颗定心丸:
第一步:矫正认知,不要虚
首先要稳住不慌,PM不是神,前期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
需求变更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失职。每个产品人都要经历“上线后才能悟透用户心态”的学习曲线,产品的管理本身就是动态的,如果期望所有需求进入开发后都要原封不动,就太天真了(僵化、没有灵活性的机制对公司发展不利)。
所以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处理,需求变更反而可能成为加分项,甚至打一个翻身仗,迎来口碑逆转。
因为在老板和团队视角里:新人偶尔出现需求变更见得多啦,如何处理才是能彰显个人职业态度的地方。
第二步:理性check是不是真的非改不可
pm的一些小纠结、完美主义倾向,不属于“非改不可”范围,放在下一版本迭代即可:因为需求变更不仅影响研发计划,还有可能扰乱上下游的设计、测试、市场等等多个环节。更严重的是,产品逻辑的严谨性本来就靠一环扣一环的“闭环设计”维系,改动一个点,往往像抽积木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变更不能随性。任何一次“改”的决策,都得是基于精细判断,清楚评估的结果。
以下问题属于严重问题,要考虑改:
(1) 流程阻断性问题: 比如,用户路径里出现了死胡同,填写表单时不能提交,或任务流因为逻辑问题直接闪退。这类流程性BUG,对用户来说就是“彻底不能用”,绝对属于头号优先级必须修改。
(2) 高频必现的体验硬伤:有一些问题,未到阻断性级别,但如果每10个用户中就有8个要踩到坑,影响用户对产品印象,老板看到要发飙,这种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时止损。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其他的问题一般来说都可以考虑放在下个版本迭代。
第三步:决定了要改,好,做到最小化改动
如果确定必须得改,那pm要做好拆分,尽量保证改动工程量最小。这样对pm自己和对团队的影响都能压缩到最小。例如保留设计框架,只调优体验的关键触点。如果问题严重改动量大,还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不带该功能上线,或上线不放开入口,下次优化后再开放。
第四步:最重要,一定要做好信息拉齐
确定要更改后其实事情才算是刚开始,接下来要迅速做到拉齐沟通,遵循“明确、透明、迅速”原则。这能保你的同事不炸锅,也可以让pm少背锅。
(1) 明确需求和排期变动,落到纸上:
– 找研发团队评估变更逻辑的实现性,明确本次改动影响的开发范围。
– 如果涉及大改动,拉项目组开对齐会,列出:新增变 更核心点、影响功能模块,以及排期将如何变化。
(2) 清晰的协作分工:
– 确定设计师补充稿件所需时间 & 研发额外开发时间 & 测试时间。
(3) 群公告式透明同步:
– 在变更确定后,做一次完整记录:需求细节的更新文档+逻辑汇总。
– 实时公告所有相关人(包括开发/测试/设计/运营/市场)。尤其要注意检查运营、市场、客服等部门是否需要同步。如果因为pm忘记通知,造成其他部门工作受影响,锅就大了。
第五步:加分项—变更后的优化反思和方法论沉淀
更改完成后,别着急赶工,你的复盘总结是对过程负责的最后一步。 尤其是对于产品新人:每一次需求变更,反思原因总结经验,是你更深入理解产品工作的重要一步。
思考2个点:
1. 此次需求为什么当初没有看清?是因为调研深度不足?还是对技术约束不了解?
2. 如何让类似问题更早暴露,避免拖到项目后期?
如果能在项目复盘中把上面2个思考同步给项目成员和领导,你在大家眼中的靠谱和专业程度将提升到新高度。因为大家对1-3年新人pm的期待,不是完美,而是可以快速迭代。
最后的建议:聪明的pm如何减少需求变更的发生
新人pm切忌自己坑自己,一定要少做复杂的大而全需求。
大需求拆分成层级清晰的小版本,功能主流程尽量“瘦身到核心亮点就好”。这样不仅对研发友好,对你后续发现问题时的小调整,也可以更快上手。
作者:芋圆同学 公众号:PM芋圆
本文由 @芋圆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