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性原理做运营,很有意思

0 评论 866 浏览 0 收藏 9 分钟

我最近和很多企业老板聊天(帮他们做运营规划),我反复地提到一个词——回归。有幸做了15年的运营,商业模式、业务模型、产品研发、运营方式、股权设计,该见全见了,该做的也全做了。于我来说,运营是时候回归了。

现如今,运营方式层出不穷,渠道也越来越多,却始终有企业在为如何运营而苦恼。我负责过项目不能确保每一个都能盈利,却能做到的是让企业明白,应该如何运营。在我对所有项目进行规整的时候,发觉我做运营的思维永远在遵循第一性原理。

而我运营工作所运用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归——运营的本源。我曾经提到过,从运营底层逻辑来说,作为运营做得更多得是研究用户需求,找到合适的方式,让用户接受产品。这个是底层逻辑,却不是运营的本源。

现在大部分运营,还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运营方式上(渠道、价格、优惠、品牌),毕竟这样是能快速看到结果的(好与不好)。然后再复盘,优化运营方式,如此循环。我无法说,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只能说本末倒置了。

第一性原理下的运营思维

很多企业老板找我做项目运营,也会介绍之前运营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只会听个大概。如果企业老板合作的意愿并不大,我基本上就是,迅速地判定一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给点优化建议,收点咨询费算完事。

真正和我有深度合作的企业都知道,我在做运营规划之前,会反复问一个问题:用户的需求在哪,或是谁会需要产品。我常说运营的核心是用户,但这句话的下半句是,一切运营工作假设的前提是,为什么用户需要这个产品?

更确切地说,这个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当运营无法左右产品时,能做的就是找到有需求的用户。这样思考的效果显而易见,按照运营底层逻辑,有需求的用户,接受产品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这时运营方式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当运营知道,哪些是有需求的用户,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对用户进行分析。简单总结下来包括用户在哪,有什么的特性,常规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用户属性基本等于渠道属性,特性决定了内容,行为模式可确定推广时间。

所以,第一性原理下的运营思维,是让运营将目光重新回归到用户身上。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决定产品的走向(运营方式和迭代方向)。当运营从需求出发,在推导过程中,会发现原来所担心的一切,如今都顺理成章。

第一性原理的二次运用

当然运营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关注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合适。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给到合适的用户,满足合适的需求。这里所提到的合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不同,用户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

第一性原理的二次运用,让运营回归市场环境,评估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用户行为变动。一般来说,运营要评估的是,两个市场环境下的用户行为变动。一个是大市场环境,另一个是小市场环境。说的大小,不是范围的大小,是宏观意义上的大小。

先说大市场环境,多半与经济有关。在现行经济情况下,用户行为的变动是有迹可循的。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社区楼下,都有平价的零食铺,生意超过了便利店。如果我作为运营,手上的产品定位是同一类人群的话,意味着我的价格策略是偏低的。

再说小市场环境。一种是基于地理位置,另一种是基于行业的。如果是基于地理位置,要聚焦的是,地理范围内用户需求。如果是基于行业,要聚焦行业用户的共同需求。地理范围解决的是,同类用户不同需求,行业解决的是同类用户同类需求。

第一性原理的二次运用,是立足于市场本质,重新回归当下。这里要强调是,在同一市场环境下,回归第一性原理下的运营思维,在运营工作上,尽量不要模仿或者类比。如果是那样,第一性原理的作用就会消失。

第一性原理下的优化

前几天我看了,《罗振宇对话徕芬叶洪新》的相关视频。其中有一个点我深有感触,当徕芬做电动牙刷时,叶洪新利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了一个问题:“怎样让电动牙刷的清洁功能更好”,这其实就回归了产品功能的本质。

对于运营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利用第一性原理,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做优化。一个方向是从产品角度思考,产品还能满足哪些用户的需求。另一个方向是从运营角度思考,怎样让用户更容易接受这个产品。

运营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用户转化付费。不过,这一切的本源,只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更多用户购买,另一个是用户更快购买。所以,当我们利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时,能发现我们优化的空间,可以很大。

相较于只关注运营方式,有很明显的差异。在运营方式上的优化,就是内容不行了,去优化内容,活动效果不行,就换个活动,整体优化的空间很小,而且费事费力费人。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从产品、渠道、服务、成本等等各方面去做优化。

对于用户来说,在产品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他们所追求的本质是更好和更实惠。按常规运营方式,唯一可以优化的是,在同等品质情况下打价格战。从第一性原理推导,我可以通过产品革新、渠道精准投放、提升服务、注重体验等方式,降低整体成本,提升产品价值。

结语

我一直在说运营回归的事情,是因为现在的运营,太注重形势和形式了。总是喜欢看着别人有,我眼馋,然后我也要有。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域做不好,私域做不起来。在大部分运营都迷茫,企业都在找出路的时候;真的不妨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重新关注用户本身,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机会和出路。

本文由 @运营研究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5514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据说7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沟通能力对产品经理太太太重要了。
专题
1651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支付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1338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一款产品,若想做到极致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功能会变得越发臃肿。但在产品设计中,也可以做做减法,去除一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功能和元素。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做减法。
专题
36448人已学习27篇文章
作为AIGC的代表性应用之一,ChatGPT仅仅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突破了1亿用户。
专题
1286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异常数据,是数据分析常见的工作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异常分析。
专题
1454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工作内容呢?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本专题为刚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分享了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