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架构师眼中的贸易战:持久战的大幕已经拉开

0 评论 177 浏览 1 收藏 10 分钟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管理线是指转向管理岗位,带一个团队..

本文从架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贸易战背后的全球经济体系演变,从二战后的架构1.0到如今的动荡与变革,揭示了这场贸易战的本质是一场全球经济架构的演进之战。

持久而且激烈的“架构演进”

贸易战本来不是我们做数字化的本职,但是架构方法本身就适合分析复杂体系,于是用晚上的时间做了简单的推导,结论属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贸易战背后是二战以来整个经济体系演变的必然结果,要打、要打很久、打成什么样要看谁更早掌握“大杀器”。

结论不重要,结论怎么来的更重要,也更有趣。

架构是个什么手艺

在推导之前,先用两句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架构,专家们有很多精巧的定义,在我的经验中,架构就是“多重目标”通过什么方式被“长期达成”的“手艺”。

  • 关键词一: 架构要解决多个目标,互相纠缠的多个目标
  • 关键词二: 架构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整套方案长期生效的
  • 关键词三: 架构需要理性设计,也需要相互博弈,最终做成什么样是个需要权衡的手艺,不是非此即彼

好了,闲话少说,开始吧……

架构设计1.0 ,故事从哪里开始

分析架构,起点从来不是看现在这套体系如何运行,那是盲人摸象。架构分析的起点是回答:这个架构谁设计的?当初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架构的设计是服务于目标的,把目标搞清楚了无论怎么复杂的体系都能够搞清楚。所以过去这些年我们参与的全球贸易体系,或者说经济体系到底是谁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是: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家联盟搞的,目标是美国和盟友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利益以经济和安全为最主要的两个目标。

是不是太晚了?不是,二战之前的“殖民架构”没有延续下来。

是不是太早了?不是,虽然经历了铁幕、四小龙、多次危机,但是最核心的体系没有重写和消失。

那么1.0架构是个什么架构,用一个长句描述的话就是: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国和盟友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贸易、金融、技术、磋商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石建立在当时美国占全球40%的工业产能(即美国的商品)、与黄金刚性兑换的货币、输血欧洲的资本、常年第一的军费(安全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上。

这个架构的特性是什么:

  • 用美国的钱,买美国的货,受美国的庇护
  • 顶楼的美国赚钱,高层的欧洲出力,地下室的第三世界卖血
  • 政治上靠联盟和UN,财经靠关贸总协定和区域协议
  • 安全底线靠核武器带来的恐怖平衡,让世界大战不再是选项

磕磕绊绊80年

架构设计1.0的确立其实回头看背景很特殊,美国作为带头大哥当年太猛了,啥都有啥都主导,其他各方被二战搞残了,所以架构1.0在过程中也不断被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石油美元作为升级版本
  • 日本制造业崛起:被日本自己的产业和金融政策阻断了,和欧洲一起成为了体系的一部分而非动摇体系根基
  • 次贷危机:美国自身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个其实是1.0版本的一次重病,但是通过精巧的救市政策和技术的跨越发展又活过来了

大家都想在这个架构中有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话语权,但是整体的架构设计,以及优势的金融和科技能力让美国始终保持在利益链顶端,毕竟金融是产业的乘数,科技是产业的导数,没人能通过线性发展挑战1.0版本的架构师 —— 美国。

架构摇摇晃晃,但是日子,凑合着也能过,毕竟美国的日子,凑合过也是第三世界人民梦想中的生活。

架构的变数,中国,不只是中国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虽然是世界第6,但是我们经常说一人均就均没了。当初我们真的是穷苦兄弟加入了全球大循环,靠服装厂和电子厂一步一步成为了GDP第2,货物贸易第1,服务贸易第2,对外直接投资前2

但是这仅仅改变了架构1.0的一个基石:美国的商品。

但是中国没有止步于世界工厂或者世界加工厂,做世界工厂只不过是把日本和四小龙当年的角色延续下来而已,还有几个事情给架构1.0挖了大坑:

  • 中国在科技上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原来基于科技的利益分配体系,动摇架构1.0那个不明显但是非常关键的基石
  • 跨国企业和财团的发展让资本逐步脱离主权国家,成为新的一股力量
  • 美元依旧有霸权但是人民币体系在缓慢但持续的推进
  • 原来的全球治理体系里,中国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还搞自己的圈子
  • 以俄罗斯、胡赛为代表的力量,通过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的安全服务(安全庇护)也不再是说一不二的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1.0的核心特性:美国的商品、美国的货币、美国的资本、美国的安全服务、美国的科技,要么被替代,要么被削弱,要么被追赶。大厦将倾,站在美国的视角,一眼望去,blame China,就他们锄头舞得狠,墙角挖得快。

架构1.0,是崩溃还是升级?

我们搞架构,在企业里面都叫演进,因为业务要持续。但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在过去都是靠枪炮和尸体驱动变化的,现在有了核弹,即便是掀桌子也要更文明一些,是的,于是贸易战来了。

贸易战怎么打?不重要,取决于要打成什么样?打到什么地方就结束?

美国想的是架构1.0强化版本,回到“美国商品、美国货币、美国资本、美国的安全服务和美国科技”那个 Good Old Days,代价是其他国家继续做血包,继续提供廉价资源、商品和服务,但是中国拒绝,且,有能力说拒绝。

中国要什么?底线,确保当前利益和发展空间,和和气气的1.0版本也行;上限,建立可持续的、有话语权的、可以提升我们所定义的“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新架构。

所以,架构如何“演进”,打贸易战,不够的,还有金融、军事、科技,都是战场;打到什么时候?打到有一方放弃上面的战略目标。

架构2.0 ?为时尚早

和企业架构不同,全球经济的2.0架构不会一片祥和中“演进”,只能在斗争中建立,几个核心战场:商品、资本、货币、安全、科技。目前看商品战场能胜,资本战场争取不败,货币战场保持对峙,安全战场消解对方,科技战场逐步超越,是相对可预见的。

终局是什么?不知道,决胜不在上面的战场,在一个持续积累的决胜因素上,具体是啥不知道,大概率是能源革命。

那要打多久?不知道,我只是隐约听见“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致敬!

这篇文章讲了点儿架构,又不全是架构,其实也是很现实的架构……

作者:张师傅-中年架构师 公众号:张师傅-中年架构师

本文由 @张师傅-中年架构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49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自传播是基于一个事件、一个产品或者营销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人们自愿转发分享。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让产品具有自传播性。
专题
132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273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活动策划,既是脑力活,也是苦力活,因此你需要尽量把各种情况考虑到。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策划一场线下活动。
专题
1429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无论是对于需求的挖掘,还是对于产品的设计迭代,用户访谈这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访谈。
专题
112509人已学习29篇文章
透过别人的项目总结,学习项目管理项目设计项目流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