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IP做自媒体如何选赛道?运营老炮聊下起号逻辑

0 评论 579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个人IP的打造成为众多创作者的追求目标。然而,选择合适的赛道是成功起号的关键一步。本文将深入探讨个人IP在自媒体领域选赛道的底层逻辑,供大家参考。

1.能做宝妈的生意,就别做成年人的生意

这话怎么理解呢?因为我有7年都在教育培训行业做新媒体运营,其中K12三年,留学机构待一年,老年教育待两年,成人学历提升机构待一年,我发现:

就消费人群来说,掌握家庭财权的宝妈更有付费意愿,尤其是涉及到孩子教育的事儿,总是不遗余力。

而成年人,尤其是男性用户,消费观念更加理智和斤斤计较,可能这个观点偏激,那我这么说吧。

女性是为美好愿景买单,她买的是当下的情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而男性是为产品效果买单,不是说买不起高客单产品,而是你得先让我看到效果,吹哪些花里胡哨的的功能没用。

所以同样是音乐课、美术课,成人教育的转化率往往没有同类型产品的青少年教育培训的转化率高,因为前者是为兴趣买单的软需求,而后者是为艺考做准备的硬刚需。

2.能做刚性需求的赛道,就别做软性需求的赛道

所谓刚需,在秃头老王我看来,是某个产品或者服务,必须在约定时间内去解决解决用户的某个具体问题。

就比如我之前做托福运营的项目,学生来找我咨询课程或者机构老师,那就是奔着必须赶在什么时候出分去的,因为语言类考试分数要求,是留学生去申请学校的硬性指标。

那什么是软性需求呢?我觉得像职场沟通能力,瑜伽普拉提这些大多数属于软需求,其实判断标准也简单:你把这个业务去掉后,会对用户的职业或者生活有直接影响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前几年收入稳定的时候,报些高端健身房的私教课没问题,但是当收入锐减,消费降级的时候,必然会砍掉这些不必要的开支。

3.能力出众的博主选大赛道,能力想对较弱的选小赛道

其实很多自媒体新人起号,会和2024年的我一样犯错:贪多求全。

比如我有个身份是独立摄影师,像人像写真、活动跟拍、婚礼摄影这些我都能拍,拍得虽然比普通摄影爱好者要好,但是和那些深耕多年的摄影大神是没法比较的,所以定价偏中低档。

而且我年终复盘的时候也发现了,像那些低客单、复购低的写真业务,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投入产出比是不高的。

那我和资深摄影师相比,有什么优势呢?那就是我有一些线下展会参展商、企业主的资源,虽然他们当时是咨询我线上营销获客的问题,但是我请求企业如果有展会活动、年会团建等需要拍摄时,也可以call我。

这就是差异化竞争,你的技能或者服务能够持续为他人提供价值,那必然就有复购的可能性。

4.能选技能,不选爱好

做了独立摄影师后,我发现兴趣爱好真的不能当饭吃,与其等那种靠天吃饭的C端写真单子,不如专攻线下展会、企业活动的这种B端单子,客单价更高而且有更优质的人脉沉淀。

同理,如果你的自媒体赛道,是基于自己过往兴趣爱好衍生的,比如教别人烘培、教别人做短视频啥的,真的很容易被淘汰掉。

因为稀缺性决定议价权,市场上教人做自媒体的老师那么多,你不是非选我不可。

但是对于B端企业而言,找到一个能帮他们解决线上低成本获客难题的运营专家,是稀缺的,尤其是运营实战派,能把过往经验去结合公司业务,做个性化的落地解决方案,才能让老板爽快买单。

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新媒体运营总监转型做商业IP操盘手的原因之一,前者对流量负责,后者对商业结果负责,要学会聚焦,去解决一小撮高净值用户的刚需问题。

本文由 @秃头老王聊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235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广告营销是为了销售产品,既然花了钱当然希望能给产品的销量带来增长。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广告营销指南。
专题
1967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中台?为什么要建中台?中台建设的切入点在哪?本专题的文章将提供这些问题的解答。
专题
69485人已学习26篇文章
学会数据化运营能够提升效率,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专题
1220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制定业务指标?
专题
47722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率?——相信这是困扰无数产品和运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