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做短视频获客,瞎搞注定被白嫖!

0 评论 357 浏览 1 收藏 12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许多律师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投入了大量精力制作普法内容,却难以获得理想的客户咨询量,甚至沦为被“白嫖”知识的工具人。本文将深入探讨律师行业在短视频获客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策略调整,实现高效获客的实用建议。

其实做短视频,只要搞清楚自己在卖什么,成交很简单。

80%的律师拍短视频,想要精准链接法律援助人群,以为只要拍普法知识,就能找到精准客户。

但拍了上百条普法短视频,后台咨询量只有个位数,不懂短视频运营的逻辑,再努力也是白干。

那律师行业,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内容做短视频获客?

实际上这就是一层窗户纸,我捅破了,你就明白了。

我做个恰当的比喻,如果你打算买二手车,是会找汽车测评的自媒体博主呢,还是找抖音上的二手车贩子?

想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你就算摸到了短视频低成本获客的认知门槛了。

假如说你找汽车测评的自媒体博主咨询,换位思考下,你会问哪些问题?

老师,这几款车哪个好?我的预算只有5W,你觉得买美系车还是买日系车?A和B这两款车,哪个省油哪个不省油?

是不是都会问这些问题?因为你觉得他对汽车性能研究得很透彻,毕竟短视频呈现的形象就很专业。

但是你如果咨询二手车贩子,你会问什么?你会直接转发他的短视频,私信问这车还在不在?一万多米究竟是多少钱?公里数是多少?到手还需要投资吗?商业险和交强险是交到哪年哪月的?

你对比下,询问这两种博主的方式,能不能理解区别?用户咨询的底层逻辑,它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被用户白嫖汽车知识的工具人,而后者是带着强烈成交意愿去询问的。

这逻辑放到律师行业做自媒体获客,是一样的逻辑,就是法律不是你的产品,你的人也不是你的产品,你的咨询服务才是你的产品,能理解吗?

所以你天天科普法律知识,又有什么意义?有的人会抬杠,说只要你有客资,不就行了吗?

汽车测评博主,也可以去给那些卖车的4S店铺导流,也可以推荐拿返佣啊。

听起来看似是合理的,但是这条路我替你试过了,真的行不通。

对汽车测评感兴趣的人,和有刚需想买车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一群人,你能不能理解?

咨询车贩子的,是有明确购车需求的人,他是在有心理预算和心仪车型的前提下去询价的。

而汽车测评博主的粉丝,大多数是汽车爱好者,尤其以缺预算的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居多。

喜欢和有能力买是两种层次。

咨询哪款车好的粉丝,可能只是眼馋这款梦中情车,但是囊中羞涩,高溢价产品不是冲动就能消费的,打工三年都不一定能买得起好车,能不能理解?

所以咨询哪个省油哪个性价比高的粉丝,他不一定买,就像咨询离婚律师,我当下是什么情况,我该不该离婚的?你陪他聊俩小时,他可能10年内,都离不了婚。

这也是为什么,做婚姻纠纷、财产纠纷的律师,自媒体做着做着,就变成狗血剧的情感博主了?

你的短视频内容不对,吸引的人群就不对。

我说的再通俗一点,汽车测评博主,他的人设是懂车的专家,二手车贩子的人设是良心经营,一车一价,价格透明。

建立信任的节点不一样,承接流量的后端服务也不一样。

即使我马上想买车,哪怕我咨询了汽车博主,我还是会去我信任的二手车贩子那边买,尤其是蹲过他直播间,看过无滤镜下的车况,线下确认没调表、没换三大件,直接成交。

我也不是孙悟空,一棍子打死所有妖精,汽车博主可以成交客户吗?真相是可以,但是量少、而且成交周期很长。

因为哪怕你是做汽车测评的,对车子的品牌、车感、性能讲的头头是道,但是面对打算买车的用户,尤其是刚拿驾照的新手司机,你的解释成本和沟通成本,是那些二手车贩子沟通成本的10倍。

你得先了解粉丝的预算和用车场景,再结合个人情况去科普:万元以下的练手车有哪些,跑高速省油的车型有哪些。

等你建立好信任,再说我这个渠道靠谱,你想要可以找我买,是吧?

你得在大量的沟通当中,把你的人设从一个靠谱的汽车测评博主,变成一个有良心的车贩子,这属于脱了裤子放屁,舍近求远。

更怕你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粉丝最后来一句:老师你说得都对,你说的这款车很符合我的要求,我已经决定要买了。

但是你人在上海,我在成都,我还是在当地找车商看看吧,毕竟眼见为实,你听完会不会吐血?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律师和实体店老板,在线上获客,越做越累,因为沟通成本太高了。

能不能成交?能不能获得案源?能,但太累了,来咨询的挺多,但是最终成交的精准用户没几个。

包括我去年做自媒体获客也是如此,写了一大堆新媒体运营纯干货,转发阅读倒是挺多,来咨询获客的没几个。

我跟你说,做自媒体线上获客的,和你们做律师的也差不多。

法律专家就是用来被白嫖的,戳用户痛点的法律贩子,才能高效的成交,能不能理解?

我是带着婚姻和财产情况来问了你,但这只是有意向,而不是抱着必须要离婚的决心。

最后还是得去法律贩子那边成交,做知识科普和剧情演绎的你,就是徒做嫁衣。

做自媒体,就怕只有热闹流量,没有商业变现。

我们为了高效获客,可以去做法律贩子。那怎么去做获客短视频?

你做法律贩子,一定不是去成交那些标准化的,但是质量很差的案子,因为实际上你不需要做短视频,你直接定向投放就行了。

我建议你去做精做高,服务高净值用户。如果你说:我做短视频账号就是为了,去成交那些质量非常差的案子,那你真没必要招聘新媒体运营做短视频获客,因为不划算,你还不如在线下渠道,去想办法去拓展客源,没准效果更好。

这就是大多数人,为什么短视频做了,效果不好,不划算,这就是本质原因。

那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律师行业做运营,追不追求爆款?

视频一爆,工作加倍,人效减半,获客要算人效的,客户咨询数量不精准,有啥用?

四条普法,一条正能量,500投放抖加法律援助,用户就来了,客资在线上这个环境内根本不缺,他跟线下不一样,要学会跳出法律市场看问题。

那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我承诺,可以免费给所有实体行业老板,做低成本获客咨询,你的门店想让有更好的获客效率,可以来咨询我。

那我一定收获巨多的这种客资,那对我来说,我还要花时间筛选这些客户线索有没有效。

作为个体户的自媒体创业者,我不愿意回答小白问题,我也没有这个精力去科普。

所以我现在的态度就是,你明确有获客需求和财力预算的,再加我深度链接,不买咨询或者陪跑,你就安静关注我,觉得有用,点个赞就行。

这是我的荣幸,不是我高傲,而是创业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所谓的28法则,我需要把更多个人精力,放在能帮我拿结果的大客户身上,互利共赢。

虽然我不是什么商业大佬,我就是个做了10年新媒体运营,然后创业单干的普通人,但是普通人的时间,也很值钱。

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把时间花费在什么事情上,会把我的未来雕琢成什么模样,这就是我的态度。

所以律师到底该怎么去,领先于同行,或者说比别人做的更好,更高效?

其实特别简单,你就要学会跳出法律专家的视角,从线上获客的本质看问题。

如果你学法律足够专业,说真的你要把我上面说的这些都理解了,哪怕你不找我做新媒体获客陪跑,自己招聘个运营专员来干,也比没上道的同行要跑得快。

我们再回顾,前文我说的那个思考题,假如说你是个二手车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跳出法律行业来看问题。

假如说你是一个二手车贩子,你觉得你宣传的重点是什么?是二手车吗?你的产品是车吗?是,也不全是。

汽车品牌方的产品是车,汽车品牌方的车是标准品,二手车贩子的车是非标品,它是有区别的。

而二手车贩子的车,我作为消费者,凭什么在你这买?因为信任,才有成交。

本文由 @秃头老王聊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357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私域流量是与公域流量相对的概念,本专题的文章主要通过几个核心的问题,为大家解读私域流量背后的底层逻辑。
专题
1223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53559人已学习19篇文章
让我们来看一下Axure的高端操作:用Axure实现游戏功能
专题
1203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2023年已结束,你的年终总结写好了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