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中的产品经理,如何写BRD
BRD(商业需求文档)作为产品经理在战略层的关键产出物,是连接产品愿景与实际执行的重要桥梁。本文将深入探讨创业团队中的产品经理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BRD,从明确战略目标到具体实施步骤,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向上管理,争取资源,并推动产品从概念走向市场。
在我们的创业团队产品能力看板中的第3部分,也就是产品设计能力已经发布了7篇内容了,但我现在发现,内容还是挺零散的。
所以现在重新做一下规划。
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从产品设计的产出物来进行梳理。
那么首先,我先从战略层的产出物,也就是和产品经理相关的BRD开始。
在之后,再一一开展后续的内容,最后整理,可以串起来整个产品设计能力,这部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还是很基础的。
1、什么是BRD:本质上是销售文档
↑我将以此图为大纲,帮助创业团队完善产品能力
先回答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什么是BRD?
这其实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很多从业许多年的产品经理都没有写过BRD,甚至都没有见过BRD!
BRD全称就是商业需求文档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而在产品设计分层的5层模型中,战略层的产出物就是BRD,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PPT。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产品经理所面对的战略层是什么?
“战略”,从一般语境的、狭义上的表述上来说,是一个很宏大的词。
但从管理学的广义表述上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高大上。
在现代企业中,倡导的是战略自上而下的分解和传达。
在诸多的管理方法中便是如此,比如互联网企业所普遍使用的OKR,或是之前曾风靡一时的平衡积分卡等等。
战略是需要一层层分解的,可能最顶层的战略,是“我们企业今年是要做世界500强”,而分解到某个事业部、某个产品线、某个产品组,可能就成了“要在流量属性不变化的情况下,转化率继续提升一个百分点”。
大公司分解下来的的战略往往会变得如此的具体,所以一般情况下发挥空间不大,职责也不够高……这也正是很多产品经理没写过,甚至没见过BRD的原因。
而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产品的战略往往就跟生死悬于一线的创业团队的战略是一致的。
会直接面对一线问题,又会作为老板重要的智慧外脑存在,所以会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这个时候的产品经理反而会有一些机会来写BRD。
什么样的人或需求,有资格链接BRD?
什么样的人可以写BRD?
说白了就是被下放战略目标的人,可能恰好是你,有权利可以提方案的一位产品经理。
BRD所面向的对象,一定是你要进行向上管理的对象(虽然说我挺不喜欢向上管理这个词),也就是你的权利销售对象——他拥有资源的权利,你向他调动资源。
所以这个过程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销售过程。
什么样的需求有资格链接BRD?
在创业团队中,一定具有这样的两个特点:
- 它不是大家都有共识的需求,否则就不需要去讨论了。
-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琐碎的事情,比如说要修改一下前端展示图片的大小……这样的需求一定和战略无关的,而应该是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实现的需求。
所以,为什么说BRD本质上是一个销售文档?
就是有调动资源权限的人提出需要消耗一定资源的方案,向拥有资源权利的拥有者(老板、客户)去申请调动资源,而BRD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的一个销售辅助文档。
把BRD当成一个销售工具,那么思路就一下子打开了,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BRD往往是PPT,但最好不要是PPT
为什么BRD往往是PPT
如果从销售文档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它一定是一个文字凝练的、带有充分视觉要素(图像、图表、可视化数据)的内容方案。
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使用PPT来作为载体。
为什么最好不要是PPT
先说什么情况下应该是一个精美的PPT
- 带有官僚主义的公司
- 面向客户的方案销售
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尤其是在创业团队内部,为什么要做一个PPT呢?
哪怕需要文字凝练,哪怕需要带有充分的视觉要素(图像、图表、可视化数据),为什么不能就用一个简单的文档就可以承载了呢?
因为打工人都知道,画PPT,调字体,调排列,调颜色——实在是太喵喵费时间了。
当然了,这一点其实也挺依赖整个团队的管理风格,尤其是最高领导层的共识。
3、怎样写好BRD:用好黄金圈法则
终于说到了如何写BRD了。
然而,BRD没有统一的结构,就如同我上面所讲的,如果定位于销售文档,并且带有向上管理性质,那么一定是要结合理性(当前战略)以及感性(销售对象的喜好)来进行产出。
但有一个大致的方法,那就是充分利用好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在管理学上有多经典,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契合战略(Why)
首先要引出当前团队的战略共识,因为一个需要写BRD的产品需求,一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切入点可以基于以下要素:
- 数据挖掘产出
- 竞争关系分析
- 风险变化分析
- ……
举一下之前的例子:
比如我们这个电商产品为什么要加入信用支付?
可以从竞争角度分析,从用户下单决策成本的调研结果分析。
比如我们这个社交产品为什么要引入视频?
可以从风险角度分析,视频已经成为了社交产品的标配。
比如我们这个旅行产品为什么要更新点评维度?
可以从数据角度来分析,现有的点评维度已经不适合当下,用户发表和阅读都会带来不足。
这是理性的部分,还要充分结合你的销售对象的特点,如果他偏好数据,那么数据一定要足够充分;如果他偏好愿景,那么你一定是要阐述清晰这个需求实现之后的长期价值……
实现成本(How)
这个部分按照黄金圈法则的定义,就是应该怎么做。
这里可以根据情况来进行阐述。
但要注意对于你的销售对象而言,会非常关心会带来多大的资源消耗。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就是:
- 多少的开发资源:所有互联网行业的开发资源都不足;
- 多少的运营成本:为了让这个产品上线后能有闭环,需要多少运营投入。
举个例子:
这不是how的全部内容,但一定是how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如何实现(What)
一个大致的计划表就行,不需要太复杂。
需要罗列好各个职能,在什么样的时间完成什么样的一个里程碑。
举个例子:
总体下来,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BRD,都不要超过500字,因为你的销售对象(老板、客户)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如果对方感兴趣的话,会要求更详细的数据或报告的。
……
本文由 @觅云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