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实体生意抖音获客起号指南,让你持续获客

0 评论 370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对于同城实体生意来说,抖音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获客渠道,但如何在抖音上成功起号并持续获客却是一门学问。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抖音起号的三个关键阶段策略,帮助实体商家突破流量瓶颈,打造高粘性粉丝群体,实现业绩增长。

抖音起号要像打游戏通关——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策略,否则永远卡在新手村。

第一阶段:冷启动期(0-1万粉)——用争议破播放

起号的第一个阶段是冷启动,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让平台和更多用户认识咱们,目标是积累到 1 万粉丝,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个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制作 30 条有争议性的视频来打破播放量瓶颈。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有争议的话题能引发用户的参与欲,让他们忍不住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视频的互动数据就会提升,平台也会认为这个视频很受欢迎,从而推送给更多用户。

新手最要命的误区就是”端着拍”。店面全景、产品特写、老板自嗨式讲解…这类内容在算法眼里就像白开水,根本撬不动流量池。

这时候需要一剂猛药——争议性选题。

记住这个公式:地域+数量词+争议标签。

比如”在厦门必须避坑的3个消费陷阱”。

内容策略:30条争议视频轰炸

选题公式:行业痛点+争议观点+本地元素

例:”装修最坑人的3种材料,90%的业主还在用”

准备30个本地化争议选题(例:同城服务类可用”这5种家政服务专坑年轻人”)

文案留钩子:”不服来辩”、”欢迎本地人来验证”….

争议性内容就是要让用户在评论区评论区掰头,当两拨人在你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时,算法会判定内容有传播价值,流量自然滚雪球。

第二阶段:人设塑造期(1-5万粉)——用专业留粉丝

当我们度过冷启动期,有了一定的基础粉丝量后,就进入了人设处理期。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留住粉丝,增强他们与账号的粘性,关键在于打造一个让粉丝信任的专家人设形象,而持续输出行业干货就是塑造专家人设的核心。

什么是真正能吸引粉丝的干货呢?行业最前沿的信息虽然重要,但单纯的信息很难让粉丝对你产生粘性。

真正有效的是带有明确立场的观点。比如,“近期本地市场有新动态,但大家别急着行动,先观察这几个关键因素。”

像这样的内容,不仅传递了信息,还给出了明确的观点和背后的逻辑,让粉丝觉得你很专业,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自然就会对你产生信任和粘性。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在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行业的潜在规则、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这些深度的干货内容,让粉丝感受到你的专业度,逐渐认可你的专家人设。

1. 内容转型:从争议到干货

干货公式:行业秘密+独家观点+实用建议

例:”2023年装修材料最新避坑指南”

例:”90%人不知道的空调保养技巧”

关键心法:

要给出明确立场(”我强烈建议…”)

要展示专业背书(证书/实操画面)

2. 账号升级

简介加上”XX年行业经验”

背景图放工作场景+客户见证

固定开场白:”我是XX店老板,专注XX行业XX年”

第三阶段:情感共鸣期(5-10万粉)——用故事锁客户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账号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和专业形象,接下来就进入了情绪价值赋能期。

要知道,真正让粉丝对你形成最高粘性的,既不是信息,也不是观念,而是人设,而人设的核心在于能给粉丝提供共鸣的情绪价值。

你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来传递情绪价值。比如分享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那些遇到困难时的焦虑、坚持不放弃的决心,以及最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像有位老板,分享自己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四处奔波找投资的艰辛,以及在困境中如何调整心态、努力坚持,最终实现店铺盈利增长的故事。

这些真实且能引发共鸣的内容,让粉丝感同身受,觉得你和他们是一路人,从而对你产生更深的情感连接。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让粉丝看到你的努力、坚持和成长,他们会在情感上与你产生共鸣,对你的账号粘性也会大大增强。

内容升级:从专业到人情

故事公式:创业艰辛+客户温情+行业情怀

例:”为了给孤寡老人修水管,我放弃了万元订单”

例:”客户送来的这面锦旗,让我哭了半小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老陈的深度思考】,微信公众号:【老陈的深度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331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搜索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
专题
32156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37695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专题
4888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看看别人家的PM是怎么做产品测试的。
专题
45076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可用又易用,产品逻辑和情感化体验两手抓,用户才会爱上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