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到底需不需要设置【非必填字段】
在B端产品设计中,必填与非必填字段的设置看似简单,却直接影响数据完整性、业务流程规范性以及用户体验。本文从麦格雷戈的X-Y理论出发,探讨B端产品是否需要设置非必填字段,并提出如何在“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字段设计既服务于业务目标,又让用户感知不到规则的存在却自然符合规则。
首先我们讨论系统平台,到底需不需要设置【非必填字段】。就要看这个产品、系统、平台到底是面向B端还是C端的。如果是C端的,我们在设计产品填写字段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兼容必填非必填的字段。例如一个交友软件,如果我非常想表达展示自己,自我介绍可能很多信息填的完备一些,而对于一些担心隐私泄露问题的用户而言,非必填也会显得更加人性化。
但是B端产品就不一样了,由于它是在日常工作中业务操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事情,所以到底应不应该填写显得非常重要。在B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必填与非必填看似简单,却常引发产品经理与业务方的激烈争论——“这个字段必须填吗?不填会影响业务吗?” 今天,我们从实际场景出发,探讨这一问题的底层逻辑与解法。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业务人员在操作B端产品时,例如录入业务单据或者相关资料数据时,面对是否会主动进行填写完善,还是偷下懒,既然没说必须要填,那就不填了。
我们可以从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的X-Y理论进行分析,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抱负,宁愿被领导批评、怕负责任,视个人安全高于一切;对多数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软硬兼施的管理措施。
如果我们的领导或者产品经理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认为公司员工或者应用该系统的操作人员更符合X理论,那么显然已经,B端产品设置【非必填字段】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这将代表大部分的【非必填字段】都是空值,不是代表没有,而是代表没填。那么如果后续该字段在进行决策分析,参与计算时,就是垃圾数据。
Y理论的看法则相反,它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通过满足职工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个人和组织目标融合一致,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如果我们的领导或者产品经理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认为公司员工或者应用该系统的操作人员更符合Y理论,B端产品设置【非必填字段】会显得更加人性化,用户往往会主动积极的去填写该字段,确保其准确性。
必填字段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流程的规范性。例如,在供应链系统中,若“订单类型”字段未强制要求填写,可能导致审批流程无法匹配,进而引发业务停滞。如财务单据的“金额”字段,缺失将导致核算失效。审批类字段未填写,系统无法触发后续流程节点。
但是如果一个系统全部都设置成必填字段,也显得过度收集信息,增加了用户的填写压力。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必填项,用户放弃提交的概率上升15%。部分字段的“可空性”为未来业务扩展预留空间,例如“备注”字段的非必填设计,也显得更为人性化。
按照我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
1、根据X-Y理论判断是否需要增加【非必填字段】。用户喜欢偷懒抗性高就别整【非必填】直接就取消该字段即可,如果配合程度高且字段非常重要就直接设置为【必填】。
2、区分“核心业务字段”与“辅助信息字段”。前者必填,后者可选。
3、对非关键字段,采用前端提示(如标红加粗)引导用户填写。而非强制拦截。
4、新增必填字段时,需制定历史数据补全策略(如批量赋值或人工补录)。
5、按照角色分配字段。哪些业务条线是必填,哪些是业态条线是非必填。
其实总结一下,必填与非必填的争议,本质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冲突。 必填与非必填字段的设置,永远服务于业务目标。产品经理需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区分“刚性需求”与“弹性需求”,并通过用户测试验证设计合理性。正如我所言:“字段设计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感知不到规则的存在,却自然符合规则。”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老司机聊数据】,微信公众号:【老司机聊数据】,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