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运营转产品晚吗?应该去找个产品经理还是助理的工作? 答:你之所以对产品有很大的热情,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产品和运营。你既然有孩子了,你觉得是陪孩子成长更有参与/成就感,还是研究各种方法,生一个更牛的孩子,更让你有成就感。当前互联网环境,眼前并没有开辟太多的创造空间,当然不是没有。如果你是想去创造而做产品,支持你的。但如果你只是想 回答了问题
支付宝越来越不好用,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将会怎么设计支付宝 答:我觉得支付宝越来越好用了啊。支付宝,已经把很多支付场景都拓展和培养了。我现在买电影,都是直接打开支付宝。唯一还欠缺的,可能是太欠缺内容了 回答了问题
第110期:社区类产品,重要的是产品还是运营?为什么? 答:拿好理解的 小区/楼盘 举例类比吧:1、一个楼盘的地理选址、周边环境、楼房建筑户型设计与质量等;2、一个楼盘放卖后,小区的物业维护,园林以及商圈招商等;那么一个小区到底是第1最重要,还是第2最重要呢?---- 回答了问题
第94期:为什么有人会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答:如果现实是可以像游戏一样,可以有更多的肆无忌惮和自由发挥,大家也不愿意沉迷于游戏的。沉迷于游戏,本身是人类对自由和多样选择的渴望导致。假如现实世界,可以来一发“低成本、无身体损害”的随时随地“5v5”,我也不愿意拿手机来玩moba游戏。假如现实是可以让我可以变成有 回答了问题
请问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如果一个红海类型的移动app不投入大量资金,是不是几乎没什么可能做大? 答:不是。更能满足核心需求,同时能通过生态闭环形式来营造业务壁垒的app,还存在做大的机会。不过:1、内容类,很难,行业市场环境已经被玩坏2、做大的时间周期要看是多长。如果说要短时间,且不投入较大资金成本,那几率很低 回答了问题
第75期:作为产品/运营,你在工作上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好习惯? 答:分享个我自己的--------“在生活中养成找【设计美】习惯”-----------------有哪些外行人看来很蠢的设计实际上却是精妙无比? 回答了问题
裸辞转行做产品,你的建议是什么? 答:我平时也遇到过跨岗位来面试产品的,一般我会看三个点。1、为什么ta要做这个冲动的决定,这背后的逻辑和动机是什么?//例如ta是技术,ta觉得做产品才有主动性---这种动机我就会很否定,太浅了2、ta在有这个转岗决定后,ta做了什么?//连做这么大决定后,都没 回答了问题
接手一款发展稳定的产品,该如何提高其数据表现? 答: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产品,按理说不适合贸然点评。不过根据过往经验判断:初接手的情形下,在核心需求上的挖掘价值,往往会大于在支线上的大胆尝试。有几个原因:1、boss和身边同事们对“产品其他功能”的接受度,往往会弱于“产品核心需求”。2、做“产品其他功能”的风险 回答了问题
CEO的职责之一是为公司设定清晰的愿景,请问一下怎样才算清晰的愿景? 答:愿景不等于数字指标,大家别误会了。一个公司是一个大团体的集合,下面会有很多的业务和产品线。公司下的员工及业务,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分岔路选择,没有愿景的公司,在分岔路选择的时候,是没有导向标的。这样的企业公司,一段时间的运营下来,方向会很涣散,会失控。愿景好比于是公 回答了问题
第68期:“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和“站在产品的角度设计”,这两者该如何衡量? 答:这基本上是宏观和微观的差别。站在产品专业角度思考,好比说是对用户和业务的宏观调控。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好比说是某个细节的微观处理。拿一个虎牙做【弹幕开关】的case来说,站在产品规划专业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尽量让直播用户能享受“弹幕看直播”的快感。但这个 回答了问题
第64期:去中心化的信息时代,PGC(专业生产内容)会逐步被UGC取代吗? 答:看样子题主对互联网信息关注还不够,现在都有“PUGC”这个词了。这个问题好比于“现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民主自由了,集权管制会不会最终被民主自由而取代”。其实PGC和UGC代表的是两种对立思想,好比于“阴阳之说”。不会出现全是UGC 回答了问题
第67期:产品经理如何锻炼自己“忽悠”的能力? 答:打“忽悠”的那场仗,先要看你忽悠的是谁了。例如你“忽悠”的对象是产品同事,那自己多找些数据,多找一些实际的“场景”就可以拿下了。好比说你在做滴滴App,你想“忽悠”同事给你加一个“打车时支持乘客发送图片”。你就要多找些这个需求的实际场景去说服ta,好比说xxx那天,司机在你身边 回答了问题
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我认为运营比产品更重要,我的想法错了吗? 答:这个问题,最近来回答,颇有感触。在15年初进入虎牙直播团队,直播平台是非常内容化的平台,甚至较比于视频类的内容平台,它的内容属性更强。强在内容的生产和消费复杂些,强在内容与互动的难舍难分的关联。在整个15年到16年中,我一直在问自己,“直播平 回答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