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经验】图标设计初阶要先型(上)

0 评论 9802 浏览 7 收藏 9 分钟

UI最重要组建之一就是图标,随着扁平化设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图标的简洁与寓意表达,平面图标已占主导地位。每位设计师所处的阶段所关注的要点是不一样的,我把图标设计分为2个阶段–初阶与高阶,这样分是为了有步骤性的学习和进阶的加强,当然,能人的话一步到位,对于新人来讲会较难,需要实际工作中辅导与自己经验总结。我不会华丽高大尚的语言,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些实实在在的基础方法,也是这几年来给带的学生反复必讲的入门辅导,有自己成熟方法表达的设计师可忽略这里,这里先说初阶的设计关键要点。

目录:

一. 概念类别

二. 设计技法要点

三. 系列成型图标

——————————————————————————————————————————-

【一】概念类别

扁平化图标大部分无非就是剪影表现,而这里为什么重点是讲图标的形状设计,而非色彩,因为一切先有形才考虑下一步。形不好再怎么营造整体风格都白费力,好比建筑造型与装修的关系,而色彩等营造的风格都可另起文章分析 。图标造型表现上无非就是典型的2种:面与线 。运用这两种基础元素去造型也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不同的表现 。组合造型一般有单体造型、多个元素组合造型,线与面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的变化。

· 简化的微写实图标

这类通常是彩色一体表现,造型和组合上较写实,不是纯剪影,是写实过渡来的简化,又接近剪影,扁平简化设计,这里主要是利用面和颜色来进行造型的设计。质感风格上也有6种(已有人分析),大概是纯平面、折叠、轻质感、折纸风、长投影、微立体。这种相对剪影的好画很多,也更加容易塑造风格,更多是在色彩上有得发挥和考究,用在界面里也是最为突出的。最近还非常流行用色块来进行二维、三维的装饰表达,叫所谓的“低面建模”。

上面提到的元素组合,比如下图这个图标目前是2个元素–信封加信纸,如果还要再加什么功能状态示意,最多在右上角加个很小的消息提醒。因为元素越多越复杂,所表达的含义也就越多,同时也会影响造型的调动。不管多少个元素总有一个最重要的对象,其他为辅助图形,在塑形大小复杂度上有区别。

·剪影的正负形图标

这类通常是单色表现,当然也有综合彩色的。其更加简洁抽象, 言简意赅,高度提炼精华,讲究表象意境,具有理解的门槛。所以这才是最难设计的一关。非常考究设计的理性与感性之间在功能传达上的逻辑思维。也是UI界所谓现代极简主义的代表,注意,没把握好就会变得很“空虚”,把握好了就是时尚的feel啦~

负形图标是以线绘制的图形,高度的轮廓概括,就跟画骨骼一样的要求精准到位,也叫线形图标。负形剪影是所有图标中最讲究也最难表达型的一种风格,如果画不好就很容易俗气和简陋。

正形图标是以面绘制的图形,也有和线综合表现情况,自己根据需要进行创造变化吧。通常与负形图标之间做当前状态的转换,手机tab上最常见,如ios7。

优点:简洁清新优雅;极具现代感(虽然远古时代就有高度概括的符号表达,这里指的范围是互联网上的全新应用);具有设计与涵义综合的拓展性;还可以完成一些抽象词汇的图形传达。

2

3

图标为上传到云端的之意,这里的主对象是云,所以箭头和云的比例是不同的,上传箭头是辅助图形。了解界定多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就能够把握一个整体的造型走向。典型的基础表现就是上面两种,然后在实际绘制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设计来进行融合,可以得出更加丰富的表现。

【二】设计技法要点

1、关键节点绘制法

拟物化设计就是尽可能的绘制繁琐细节,追求丰富和相似度。而剪影图标则是相反,以简练为绘制手段。但是细节就没有吗,不是的,而是更加谨慎认真的注重每一笔,且越来越优雅。这里举例剪影图标绘制方法技巧,3步骤可以搞定,看似又简单又难,简单的是只是绘制参照物轮廓,保留基础识别性,步骤很少;难的是这调整的过程与产品环境的融合性,易用性,还有你自己的创意想法。说简单点就是去繁择简并经过思考改造过的设计过程。而最基本的最需要犀利眼神抓准的是造型的关键节点,雏形出来后再根据想法调整。

·提炼精华勾勒轮廓

通常在绘制已有参照物的基础上去设计一个图标,可以根据你喜欢的造型参照物去进行分析,先抓取到参照物的关键节点,几何绘制出来一个相似的基本图形。

·调整线锋优雅得体

基础雏形出来后就开始加入自己的想法调整线锋,线条走向决定造型。这个时候就得要调多几个版本了。设计师的处女座精细和纠结情结就在这里洒汗了,不断调整对比,挑选出一个最优再进行下一步。

·增特有细节出风格

最后一步的塑形,就是画龙点睛!造型的特点就在这一步去完成。

对于新老设计师来说,这样的方法都是比较可取好用的,交互设计师也可以这样快速入门哦亲!尤其是第一步骤,能否非常快速的出雏形。下面是其他案例的设计方法欣赏,跟我上面总结的一样道理。

连接下文>>【设计经验】图标设计初阶要先型(中)

本文来源:ui.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