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华为交互设计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别人认可你的设计”

7 评论 5710 浏览 15 收藏 7 分钟

当你的设计被人否定的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很憋屈。什么鬼?辛苦完成的工作,又要重新改过。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没存在感。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信如果长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对设计的敏锐嗅觉,不敢贸然做出决策。甚至慢慢变得上级要求你什么,就做什么,毫无想法,沦为设计的“工具”。

全局出发,别陷入局部

就像画画一样,要全局考虑,不能陷入局部。设计师不仅仅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要了解项目全局。比如设计开始阶段你可能要了解相关的用户群、商业目标、运营等方面掌握项目的特性,结合实际打造一个更立体适合用户的产品。很多时候,设计师是需要参与到项目的各个阶段,全方位的了解产品。例如Google,是没有明确的UI、UE之分的,这样一来设计师涉猎的范围更广了,对产品的定位更清晰了,更利于设计师抓住产品的特性结合用户需求,转化为一个设计“艺术”产品。

讲证据讲数据

设计与艺术不同,艺术讲感觉讲神韵,设计讲证据讲数据。设计不仅需要有理论依据,还需要有数据支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获取网站的数据并不困难。 而像Google Analytics,我们可以利用它,来了解我们网站的情况,通过对关键位置的打点,获知用户的转换率,进而验证我们的设计。比如,网站上有个重要信息被放在下层级页面,相对首页的点击访问量很低,通过Google Analytics我们就能马上看出问题所在。

向前走一步就是精品

普通与精品往往只是一步之遥,精品不是大概,不是差不多。比如,当你在阐述设计概念的时候,讲到一个剧院:威利剧院。如果你只是讲威利剧院,这样就很普通了。但如果你说,迪和查尔斯•威利剧院,坐落于美国的达拉斯,由雷姆•库哈斯主持设计,建成于2009年。可能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别人会感觉到你的专业,专注的态度。有理有据,上级当然放心把设计交给你完成。精品是关注细节,是微交互,是一种不将就的态度。

反思等于进步

很喜欢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无论是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只是暂时性的。最重要是能够在过去的项目中总结自己,反思自己,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目标,最后发现新的自己。自古成王败寇,但如果你成功了不反思,不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能经得起过时间考验吗?我常常会在项目过程中,把自己的几个不足用关键词的形式记下来,等项目空闲或结束时,翻看记录反思自己,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项目做的更好。

静下心看书

在这个浮躁又浮夸的时代,我们身边的诱惑实在太多。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聚焦,不再像高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现在有各类电子书、有Kindle,但真正坚持在看的又有多少个人呢。书看的越多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匮乏,设计师不一定只看设计相关的书籍,只要感兴趣的,喜欢的可以从各个方面涉猎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打开自己与他人交流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自媒体,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可能同样是设计师,但大家的兴趣爱好点不同,风格不同,文化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思想碰撞。交流并不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让别人接受,更多是了解别人的想法,也不是说一定要达成什么共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就像是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精彩故事。交流可以让设计师保持与外界接轨,由内而外的去感知世界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要保持活力。

生活就是工作

设计师不应该只是会手绘、能P图、能建模、可以做调研。设计师应该是工作与生活为一体,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比如煮饭做菜,如果每一道工序都很用心去做,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与设计相同的。比如开始的材料准备,就是设计开始的调研工作。要做出什么菜,对应设计概念要出什么产品。最后炒菜的过程,火候的配合、调料、摆盘等等。就是设计本身的开展构思、细节设计、与同事配合等等最终完善成为一个产品。

当我们意识到设计师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工作的时候。才会激发自己的潜力,用心去设计,而不是去完成任务。

 

作者:李煜佳(华为交互设计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就是说要从全局的角度向别人解析吗,某个设计是有考虑的,等上线之后给数据结果证明,最怕这个数据很难获取,或者获取到一些说明不了问题的数据,又或者获取到的数据说明设计是很普通的,判定是什么?又要做对比,时间上的比较,其他部分设计的比较,对手的比较,这些数据去哪里拿呢?说着简单,实际很麻烦

    来自广东 回复
  2. Kindle拼错了。

    来自江苏 回复
  3. 设计师还要有自己的专注度,我更倾向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能细分会降低团队工作的效率,但是会提高产品各个环节的质量。我不否认设计师应该做到上面那些,但是交互设计师是不是更应该专业在交互效果的实现,视觉设计师是不是更应该专注于界面的视觉效果。可能博学会更好,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专业才是品质的保证。

    来自江苏 回复
  4. “可能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别人会感觉到你的专业,专注的态度。有理有据,上级当然放心把设计交给你完成。”华为确实是这样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确定你说的是华为吗?
      我刚从华为出来,感觉跟作者说的不太一样哈,IPD流程的分工很明确的:UE出用户调研报告作为交换设计师的输入,交换设计师再出交互稿作为视觉设计师的输入,都是有明确流程和输出规定的…
      当然给产品线汇报的时候PPT会写的很炫,放一些“专业的东西”进去…

      来自江苏 回复
    2. 部门差异太大了,你们这几个角色是什么意思?UE,交换设计师?UE你们指的不是交互设计师?我不是华为人,我是外协

      来自广东 回复
    3. UE是用户体验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