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存在于无形当中

2 评论 9061 浏览 63 收藏 7 分钟

东东导读: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优秀的设计,应该是不争强好胜般凸显在用户面前的,而电商类和社交类产品很不一样,电商类的产品经理想的首先是GMV(成交金额),一切是为着GMV转的

刚看了《Pony对QQMail的邮件摘录-腾讯广研院》,对于Pony的一些观点很认同。结合自己最近两年的电商产品经验聊一下。

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优秀的设计,应该是不争强好胜般凸显在用户面前的,它是含蓄的、低调的,润物细无声的…

比如:快速选择发送图片的功能

105805-31574c0deed06237

不需要这个功能的时候,它不会出现,不会产生任何的干扰。而在需要它的时候,它适宜的出现,让人倍感贴心。

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论,我一直在想它如何适用于电商类的产品。

而电商类和社交类产品很不一样:

电商类的产品经理想的首先是GMV(成交金额),一切是为着GMV转的,大家绞尽脑汁想的也是如何提高网站的GMV。于是电商类才会有这样那样的促销活动,无中生有的创造出一个“双11”、“年终大促”…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从而提高GMV。

更有甚者,比如“唯品会”,用户下单后,需要在20分钟内提交订单,30分钟内付款,超过时间订单会消失。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刺激用户尽快付款,完成交易,实现GMV。(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库存”,因为“库存”就是利润!)

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用户是不需要“20分钟内提交订单,30分钟内付款”的,这个体验太糟糕了。如果一切以“用户体验”为重,那么是不是需要去掉这个功能?

但实际上,唯品会却一直没有去掉这个功能,一直保留着它。我相信从他们内部的数据上来看,这个功能一定会给唯品会的GMV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的工作中,数据呈现出来是正确的事情,我们是应该坚持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社交类”与“电商类”的不同。

社交类:以用户体验为思考的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数据有: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留存率

电商类:以最大化利润为思考的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数据有: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商品覆盖、GMV

社交类提高用户体验,是为了让用户继续使用他们的产品,只要提高了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留存率,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电商类却是为了让用户购买他们的商品,如何反复的刺激吸引用户产生购买,提高转化,最终提高GMV,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电商类的体验普遍要比社交类差很多,这是事实。

但不是不可以改善的!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作为一个产品人。我们一直追求的是服务于用户,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

1、给用户他/她会需要的

举例:用户刚购买了眼镜,那么给用户推荐眼镜盒,而不是推荐洗脚盆;用户刚订了周六上午的话剧,那么给用户推荐话剧院旁边的餐厅,而不是继续推荐其他的话剧;当用户刚购买了一张飞往巴黎的机票,那么给用户推荐机场的接送机,而不是一股脑的推荐旅游产品。

这只是一种思路,可以灵活应用到不同的产品设计中去。

2、 有感情的帮忙用户,让用户感觉良好的前提下再推荐商品

举例:用户明天飞往曼谷,提前一天发短信提醒用户航班信息,告知用户曼谷明天的天气,若有紧急新闻事件也可一并告知(比如曼谷突然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只要跟用户切身相关的,请第一时间告知用户)。然后顺带可以推荐接送机服务。

我们的供应商曾做过这样一个活动:泰国免费接送机,把用户从机场送往酒店的途中,给用户发传单,如果需要传单上的什么包车、导游服务,可以打电话联系,非强制性,全看你需要。还可以帮你买泰国当地的水果,在你走的那一天,给你包装好,送到机场,在你登机时带走,结果生意非常火爆~

不要为了提高转化,刺激用户消费而刻意强制性的去做什么,那给用户的感觉是很糟糕的。思考一下用户需要的会是什么,给用户他需要的,以一个在想法帮助用户的思路为出发点,这样既提高转化,同时给用户的体验会好很多~

本文作者:@小和;来源:简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来自浙江 回复
  2. 恩。唯品会设置20分钟提交订单的原因是:唯品会每件商品的库存有限,如果A用户购买但不提交订单,会导致其他用户买不到,所以限制为20分钟;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