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低成本调研的小方法

0 评论 13111 浏览 11 收藏 7 分钟

有些人认为,做用户调研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一定要花钱找咨询公司,或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需要大量愿意接受调研的用户,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耗费产品开发周期无法允许的时间──成本好高啊。因此呢,调研就变成了一件能省则省的事情。

其实在企业内做了几年的用户研究之后呢,会发现有些低成本的方法,既能达到跳出思维局限了解用户需求的目的,又不至于大张旗鼓费时费钱。以下就向大家推荐几种:

元研究──从已有调研中汲取营养

元研究的意思,就是对“研究”的“研究”;有点像写论文过程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如果你的产品不是处在完全空白的领域,可以在企业内外部的平台搜寻到很多相关主题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可能不是完全按你的需求来筹划进行的,但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用户和产品的共性、规律性的发现;避免犯下前人犯过的认知或决策错误。 如果能联系上原作者深入聊聊,更有助于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是有时效性的,太久之前的研究结果需要更谨慎地对待。

专家评估──请经验丰富的人帮忙

一个成功的企业或产品团队,它可能是不去做用户座谈会这样的专项调研,那它至少愿意倾听用户的声音;甚至它没有做出倾听的姿态,特立独行,它至少会在内部营造一种顺畅沟通的氛围,以便每个人充分贡献自己的经验和创意;甚至,它也没有这样一种氛围,封闭而专制,那它至少有一支强大的、经验丰富的智囊团队,可以准确把握产品的走向。当你的团队里没有这样一批人时,可以从外部寻求支援,圈定那些熟悉该产品领域的用户体验专家、技术专家等等,请他们问诊你的产品,从而快速发现其中问题和风险。

竞品分析──从同类产品处获得灵感

对于已存在一段时期的成熟产品来说,了解同类产品的现状和趋势,通过竞品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无疑相当有益。圈定几个同行业内较知名的产品,再按分析目的设定几个比较维度,然后分别体验这些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比如,你想为网站信息架构的调整找到一些方向,可以先从导航、页面布局等方面去比较几个同类网站,分析各种信息架构模式背后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当然,竞品分析也不一定是纯粹的案头工作,也可以针对竞品进行可用性测试、问卷调查等,从用户的视角进行更客观的比较分析。

观察法──在最自然的交流中向用户学习

当明确产品的目标用户后,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寻找符合条件的群体,进行观察学习。完全不加干扰地观察他们和使用产品有关的行为模式,观察结束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探究行为背后的态度和动机。熟悉目标用户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生活风格,使产品设计不“跑偏”,避免设计开发者完全按个人好恶进行决策,从而使产品真正成为“用户”的产品,而不是“自我欣赏”的产品。

以上介绍了4种简单易行且低成本的调研方法,最后再说说“低成本”调研需要的两个思路转变。

第一,研究对象不一定是陌生人,不一定是通过专门的用户招募公司用严格的筛选程序选定的;也可以从身边的人开始,从认识的人开始。只要这个人是你所在项目组之外的,并且符合你对目标用户的核心定义,不管他是业内业外,你都能或多或少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最重要的是,需要摆出一个真诚的倾听姿态,试着放下自己的身份背景,而不是以专业人士自居,先入为主,把调研当成走过场。

第二,调研不是非得要专门的调研人员来做。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当中,用户研究员和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之间,有时那条界限已经模糊掉了,需要互相补位──用户研究员参与到产品设计开发中去,才能更好地把调研所得实际应用起来;设计开发人员参与到调研当中,才能真正体会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思考过程,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调研结果。

调研是不能“省去”的,因为归根结底,用户会用脚投票的,越早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越能减低产品设计开发闭门造车、走弯路的风险;但怎样更“省”地调研,是我们需要去不断思考的,以达到调研ROI的最大化。

来源:支付宝用户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