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请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高级篇】

吴星辰
8 评论 7121 浏览 92 收藏 11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导读:产品设计的流程,通常先经过PM再是交互最后是UI设计,UI设计是最后一道工序,事实上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优秀的UI设计师,设计前都会验证功能和体验的可行性,同时善于提出质疑和发现问题,并且还可以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练就这样的能力其实并不难,本期分享的案例会告诉你,从哪些方面思考轻松搞定功能和体验的设计方案验证。

一、案例解析

我们商城近期上线了新功能“门店闪送”,以后在商城买东西可以像叫外卖一样方便,买个手机一小时内就能送到家,简直不要太爽,这真是新零售的优势!

目前闪送功能应该说属于1.0版本,后面会继续优化,原因产品经理对功能的理解不全面,导致现在体验上存在一些小问题。

在商品规格选择页中新增闪送功能,闪送信息内容呈现分别是,时间信息和门店信息,问题就出在了内容呈现上。

产品设计定义一个功能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目的、用户、场景。

目的:从产品平台的角度思考功能的目的,能体现怎样的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没有设计的必要。

用户:思考用户的需求,分析用户使用功能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变化,想要达到怎样的结果等。

场景:分析使用场景,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依据场景反推功能设计的匹配度。

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商城配送、门店闪送、到店自提,三者功能点的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分别是怎样的。

门店闪送的功能特点是,匹配3公里内离配送地址最近的门店,在一个小时内给用户送达。

了解功能后,接着思考用户为什么要使用闪送服务?他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用户选择闪送服务最关心哪些信息?

最后可以得出,用户选择闪送服务的核心诉求就是要尽快拿到商品,用户不会关心哪家门店发货,因为闪送都是1小时内送达。

单单从用户的需求上就能看出,现在线上版本闪送服务,不应该把门店信息优先展示。

用户不关心门店信息,那应该放什么信息?这就需要从场景思考,场景思考对大多数产品设计者都是难点。

因为很多人习惯从用户表面需求解决问题,这样在上线后,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场景的出现导致体验不佳。

二、如何进行场景思考

‍‍‍‍‍‍‍‍‍‍进行场景思考,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结合功能思考关键点的交互过程。

比如门店闪送的场景是商品从a点到b点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有哪些交互行为和触点。

二是思考特殊场景的预案,如用户给朋友买商品使用闪送服务,这个场景就需要有更换地址的功能。

再比如用户再次使用闪送服务门店缺货,这时还要给用户做好正确引导等。

我们把三个配送方式的场景依次分析出来,然后才可以进行功能信息的设计。

总结来说,商城配送和门店闪送是货找人,而到店自取是人找货,这是在场景上的本质区别。

货找人的用户关注商品送到哪,所以用户关注收货地址;人找货用户关注去哪找商品,所以用户关注门店在哪。

这样一分析就能得出,商城配送和门店闪送的场景,应该优先展示用户的收获地址。

产品经理的观点:

当我问到产品经理闪送服务为什么要给用户呈现门店信息,他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产品经理:因为门店闪送和到店自取业务上都是关于门店的,所以闪送应该和到店自取一样呈现门店信息。

这其实是一种技术逻辑,也就是技术思维,我以前做B端产品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把产品的后台逻辑给用户去用,导致用户学习成本很高。

体验设计师都知道,后台逻辑与前端逻辑的关系,后台是支持前端逻辑的实现,并非后台主导前端。

后台逻辑往往是10步支撑前端的1步,因为前端是给用户用的,用户使用越简单越好,用同样的道理去思考闪送服务就能明白了。

三、用文案传递价值

用户文案传递价值,有时候能大大助力业务,这是体验设计师的高阶技能。

上图中商品配送的文案这样的写的“明天21点前付款,预计12月29日送达”,用普通用户的角度仔细品一下这句话。

用户当前时间是晚上21点,文案表达明天21点前付款,送达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用户在这24小时内付款,都不会影响收货时间。

给了用户这么大的时间空间,也就是给足了用户思考时间,拖延下单的可能,最终导致的就是订单流失。

这么大的时间空间,还会让用户认为平台的物流速度不行,感觉像两天发一次货,简直太慢了!!

修改后的文案,一定是把时间跨度缩小,当然这必须要与业务方进行沟通探讨,符合业务逻辑。

修改后文案:

“11点前下单,预计12月29日送达”

(上午下单)

“18点前下单,预计12月29日送达”

(下午下单)

结合用户当前时间,匹配物流业务逻辑,把下单时间提示控制在当天,物流若上午走一次,下午走一次,就可以分别引导展示,物流若一天一次就提示当天最晚时间。

四、送达时间定规则,发挥更大价值

在送达时间上我们还可以继续优化,用一种有策略性的表述,再结合视觉设计进行更有价值的信息传递。

同城当天能到,临近省市隔天到,再远点就是两天以上到,不同的时间点,我们应该更清晰的传递给用户。

目前线上的逻辑没有策略性,比如今天28日下单,提示29日到达,这样就没有清晰告诉用户今天下单明天到。

我们来定一个送达时间表述规则:

“预计【今天】24:00前送达”

(当天到,高亮“今天”)

“预计【明天】24:00前送达”

(第二天到,高亮“明天”)

“预计【周四】12月30日送达”

(两天以上一周内到)

五、打破用户惯性认知

三种配送方式,商城配送和门店闪送主标题都是时间维度,到店自取是门店信息,这样的就应该区别一下设计表现形式。

对于门店来说需要做差异化设计,可以在门店信息前加个门店图标,或者放一个“附近”标签,与前两者不同,这样用户视觉感知上体验会更好。

另外,距离标识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个重点关注信息,所以最好把“距您2.19km”距离标签另起一行位置固定展示,这样信息层级表现也会更好。

最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六、最后

最后总结一下,拿到原型图或设计方案后,UI设计师要有意识的先从平台目的、用户需求、场景分析进行一番验证。

这不光是在为前面角色避免问题,同时也是为自己接下来更好的做UI设计。

最为重要的是UI设计师需要有这样的能力,这样UI设计角色才能在整个业务线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收获团队的认可和信赖。

#专栏作家#

吴星辰,微信公众号:互联网设计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的感觉,吹毛求疵的优化,这就是大厂的毛病,为了显得自己的职位或人员有用,就去扣细节,其实这个优化不会带来本质上的改变,或者优化或者不优化都不会给用户带来困扰,也不会加速用户下单

    来自北京 回复
  2. 收货地址固然重要,但是门店信息也是非常关键,我觉得一刀砍会有问题。

    提出几个问题:
    门店发货,哪个门店发货?前端没告诉我。
    门店的选择逻辑是怎样的?基于距离匹配?还是能够在某处自行修改?还是两者均可?
    如果门店分为不同的类型(授权店、直营店…),那我更愿意选择直营店发货,现在的设计我怎么选择?

    来自江苏 回复
  3. 太牛了大佬

    来自北京 回复
  4. 厉害,

    来自江苏 回复
  5. 细啊,用处很大

    来自上海 回复
  6. 你的文章总是那么回味无穷

    来自广东 回复
  7. 牛,茅塞顿开

    来自上海 回复
  8. 收获很多,收藏了,谢谢作者大大哦,多来几篇这样的

    来自中国 回复
专题
1690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RFM模型是与用户价值相关的常见模型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RFM模型?如何应用RFM模型?
专题
15683人已学习7篇文章
AI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很多,AI应用实例有哪些?AI的实现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应用实例分析
专题
1344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私域流量是与公域流量相对的概念,本专题的文章主要通过几个核心的问题,为大家解读私域流量背后的底层逻辑。
专题
1655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1522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逻辑图是用图标符号、说明文字以及连接线等,形象化地表达复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绘制逻辑图。
专题
101483人已学习23篇文章
做产品难,做运营更难,做APP运营推广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