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1 评论 7781 浏览 23 收藏 12 分钟

编辑导语:当你觉得你在用户研究这个专业已经做到了很好,需要一些突破和进步,在你有一定的专业程度和积累了一下项目实践后,可以尝试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到本专业里;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用户研究有没有必要做扩展这个问题。

大约在2年前,我隐约感觉到自身在用研的天花板已经快到了;当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功底(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够用就好),也积累了很多跨行业(社交、支付、手游、互金、物流、电商)的重要项目实践后,我开始思考还能怎么提升自己以及团队。

当然,我指的是专业路线上的提升,这里不涉及到管理路线;关于研究类岗位人才的管理路线发展,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在个人的专业上,我一直保持的一种提升方式是:多尝试融合其他学科到我的本专业中,比如将人类学、行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方法与实验心理学、统计学结合,应用在项目实战中。

这篇文章主要回顾的是团队专业性的提升,我在思考时主要有两个不同视角:首先根据用研所做的事情、以及思维层面,将用研人才划分为三个层级,去看我以及团队目前在哪层级,接下去需要到哪层级;然后结合岗位的演变规律来推断岗位的进化方向,赶在行业重大信号发出之前,先行一步做好准备、积攒经验。

一、关于用研人才层级的思考

如下图所示: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 第三层级是运行层:比如通过可用性测试、版本的满意度调研、竞对分析等常用的工具方法,帮助产品部门、设计部门通过定位到操作层面的问题,来去优化现有的产品,使之符合好的用户体验标准(好用、易用、情感)。
  • 第二层级是战术层:比如通过用户洞察的方法,去做产品的创新研究,从而找到既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又能为公司实现更多商业价值的机会点。
  • 第一层级是战略层:比如通过识别公司现有业务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到业务的解决方案或开发新的业务。

而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也可以叫业务分析)源自于管理咨询(ManagementConsulting)行业,主要的工作就是:就业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判别、研究、分析和解决。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所以从用研人才层级的视角来看,如果要做到第一层级,必然需要学习BA是如何做的。

二、关于用研岗位发展

大家可能都知道,很多偏向于专业型的岗位都在不断演变和进化。

比如我们去看设计领域,从美术工程师——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体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演变的方向很容易分析出来:全面综合化、不断接近上游岗位直至可以整合归一。

那么目前我们称之为用户研究/用户体验的这个岗位,它是从什么岗位进化而来,又会进化成什么岗位或者说是将来的职能范围会扩展到哪里去呢?

在当时,我对用户研究的发展脉络,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梳理: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关于起源,从国内互联网公司开始崛起后,以阿里腾讯为首,开始学习国外可用性工程。所以圈内的多数同行都认同用户研究岗是从可用性测试工程师发展来的,并且加入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1. 可用性工程定义

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和尼尔森为代表,是一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的学科,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包括一整套工程过程、方法、工具和国际标准,它应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user-centered design – UCD);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来进行开发,能有效评估和提高产品可用性质量,弥补了常规开发方法无法保证可用性质量的不足;九十年代以来开始在美、欧、日、印等国IT工业界普遍应用。

但其实早在国内开始引进、培养可用性测试工程师之前,传统领域就有市场研究这类岗位了,现在其实很多用户研究的同学都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与概念。

2. 市场研究定义

ICC/ESOMAR(国际商会/全球市场研究者协会)、中国市场研究协会(China MarketingResearch Association)将市场研究定义为:

“是指为实现市场信息目的而进行研究的过程,包括将相应问题所需的信息具体化、设计信息收集的方法、管理并实施数据收集过程、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确定其含义等。

所以我认为,可用性工程与市场研究,都可以作为用户研究的前世。只不过这两位前世并没有消失,目前还活跃在很多公司中,并且也是很重要的角色。

毕竟很多行业的人才技能更新速度相比于互联网公司,还是会慢很多年。谁让互联网的人才更迭速度和互联网产品的迭代与消亡速度成正比呢。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些互联网行业的IT民工,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成长焦虑,是其他行业从业者很难理解的。

前世说完,接下来是今生。

3. 用户研究定义

用户研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

他是一种理解用户,将他们的目标、需求与企业的商业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

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明确、细化产品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产品设计的导向,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习惯、经验和期待。

那为什么我会坚持认为,用户研究需要向商业分析演变,或者职能范围会扩展到商业分析呢?

4. Business Analysis 定义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翻译: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也可以叫业务分析)通过定义业务问题(需求)和推荐解决方案来交付价值给利益相关者,从而引导企业变革。

因为如果要不断强化用户研究的价值,就要关注三件事:

  • 你做的事情对公司当前来说是否很重要:当公司业务遇到很大瓶颈时你是否仍然在关注APP的细节优化?
  • 你做的事情是否有可持续的价值:你是否会考虑到这件事情对公司长期发展来说能产生可持续的影响吗?
  • 你做的事情是否能解决复杂的问题:你是否一直在重复做着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的简单问题?

商业分析的工作就需要具备这三个关键点: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2018年6月,经过上述两个层面的思考后——用研人才层级、用研岗位发展,我用了4个月时间,快速但还算系统地学习了商业分析的工作视角、胜任能力、岗位技术、知识领域。

用户研究有必要扩展做商业分析吗?

2018年10月,正巧公司决定把我们用研团队与大数据中心合并,我果断向公司提出申请,把团队名称“用户研究”改为“商业分析”,“大数据中心”也随之改为“大数据策略中心”——时机刚刚好。

但当HR问我,大家的title是否也从“用户研究员”改为“商业分析师”时,我认为还没有到时候;因为我不想在只有我自己,但团队还没做好转型的准备时,因为岗位名称提前变化,使大家感受到的是“被迫成长”的压力。

不过后面又接着发生了一系列的组织调整变化,说来就话太长了。

所以从2018年10月开始,我们团队算正式把用户研究的职能扩展到了商业分析,后面经过一系列的策略性调整后,正式成立为战略部。

由于篇幅关系,下次再和大家分享,到底什么是商业分析,以及用研或者数据的同学转型商业分析,需要如何规划能力体系的学习。

为什么还要介绍什么是商业分析?因为我发现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商业分析,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理解的商业分析,是不一样的。

有人用业务视角来看认为是业务架构分析,有人用敏捷视角来看认为是项目流程管理,有人用BI视角来看会认为是数据分析商业化,还有人用IT视角来看觉得是需求工程。

 

作者:媛媛大王(微信公众号:用户研究社 ),资深用户研究员

本文由 @媛媛大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求更新呀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