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群体”行为:微信、QQ和陌陌的群、多人聊天和聊天室分析

2 评论 25930 浏览 70 收藏 25 分钟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现在的社交app,例如QQ,微信,陌陌他们围绕个体展开,通过一对一聊天,朋友圈,评论,赞,LBS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于交流沟通的工具,与此同时降低触达他人,寻求认可的门槛。

人作为群居动物,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尤其是精神上,这是进化而来的本性。在远古时代环境恶劣,个体只有依托于群体,借助群体的力量获得保护和生存的资源。脱离了群体在精神上,个体就会感受到孤独和寂寞,这也是很多app的需求来源。

QQ,微信和陌陌,以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种功能来承载多人即时聊天功能,方便了多人的交流沟通。本文以QQ,微信,陌陌中的多人即时聊天为研究对象,从使用场景,功能结构,交互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使用场景

微信,QQ,陌陌三大社交app中,群组功能并不相同,定位和用途也不一样,从找,加入,创建三个主要使用场景出发,可以看到3款app的不同支持方式。

微信

在三款社交app中,微信多人聊天模式功能是最简洁的。只有一种模式,介乎于多人聊天和群组之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1 多人聊天

寻找

不提供任何途径可以找到未加入的群组。但是可以搜索到感兴趣的公众号。

添加

只能被群里的人邀请加入(给你二维码也算是一种邀请方式)。当群里人数少时,可以直接把用户加入群,当人数超过一定量,需要被邀请人同意。群最大人数500。只有管理者能删除成员。

创建

有三个功能路径,可以创建群聊:

  • “用户”-》“聊天详情”选择多个人
  • “通讯录”-》“添加朋友”-》“面对面建群”
  • “微信”-》“发起群聊”批量勾选人

QQ

在QQ里面,多人聊天模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正规的群,另外一种就是多人聊天(早版本叫做“讨论组”)。这里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2.1 群

寻找

三个途径,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群。

  • “消息”-》“群通知”-》“群推荐”可以找到一些推荐的群
  • “联系人”-》“添加”-》“找群”,可以搜索,或者按照类别地理位置找群。
  • “动态”-》“附近的群” ,可以搜索、分类,或者根据位置获取群。

申请加群后,在”发送成功“提醒页面,也会出现一些推荐的群。

添加

用户找到感兴趣的群后。一般可以主动”申请加群“待群主审批后,就可以加入群。此外群里的成员,也可以邀请其他人加入群。待被邀请用户接受后,就可以加入群。QQ提供了主动申请和被动邀请两种方式。

创建

有以下两个途径:

  • “联系人”-》“群聊”-》“创建群”。选分类,选地点,填资料。提交,显示需要审批。但是很快通过。
  • “动态”-》“附近的群” -》“创建群”。

2.2 多人聊天

寻找

没有提供方法,去找到未加入的多人聊天。

添加

被动的等待邀请,或者被分享多人聊天二维码

创建

  • “消息”-》“多人聊天”直接选人,或者,面对面发起多人聊天
  • “联系人”-》“群聊”-》”多人聊天“

陌陌

多人聊天,有三种形式:群、多人聊天、聊天室。每一种的创建、加入、呈现形势都是有差异的。

3.1 群

寻找

“附近”-》“群组”中搜索,分类查找,正在招募,地理位置查找。

或者是“通讯录”-》“添加群组”查找感兴趣的群组。

添加

和QQ类似,提供了主动申请加入和被动被邀请,添加双向渠道。

创建

  • “附近”-》“群组”-》“创建群组” , 根据用户等级等,判断是否可以建群。
  • “通讯录”-》“群组”-》“添加群组”-》“创建”-》“创建群组”

3.2 多人聊天

寻找

不提供途径检索到多人聊天

添加

被动邀请

创建

  • “通讯录”-》“群组”-》“添加群组”-》“创建”-》“创建多人对话”。只可以邀请好友加入。陌陌极力引导用户添加来自通讯录,微信,QQ的好友。
  • “群”-》“扩展功能”-》“多人会话”,选择群里的人
  • “个人”-》“扩展功能”-》“多人会话”,选择好友进行多人会话。3个以上。

3.3 聊天室

寻找

“个人”-》“聊天室”,聊天室列表,有陌陌主动的,以及会员用户自己创建的。

添加

“个人”-》“聊天室”直接点击卡片式的聊天室介绍,就直接加入

创建

“个人”-》“聊天室”-》“创建”只有会员能够创建,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从定位上是不一样的。

群侧重有共同点的人的集合,围绕人展开。加入群需要明确的确认或者主动申请,从身份认同感上来讲,用户明确知道自己要加入那个团体。归属感,认同感会更强。同好的人聚集主要是以群方式呈现,例如QQ兴趣部落里某个部落的群组。

多人聊天,更偏向于认识的之间,比如陌陌主打陌生人社交,但是对于它的多人聊天也只能拉取好友,群里的人。侧重于事情的分享。然而,多人聊天和群组也没有很严格的区分,彼此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多人聊天发生了沉淀,共同爱好人越多越活跃,其实就很像群了。QQ提供了多人聊天到群的转换,而微信里的群又是介乎群和多人聊天之间。

聊天室主要是围绕话题展开,加入门槛低,一般有人发起话题。总体上来讲,其实三种形势并不是严格的区分的,就算是同好也可以用多人聊天方式承载,只是相对而言,群更定位于长久,归属,身份认同。多人聊天倾向分享事情,认识人之间。聊天室加入门槛低,八卦,有趣话题为主。

二、功能结构

微信

a) 多人聊天

微信-群聊 (2)

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微信群功能设计简洁,每个功能模块都很清晰。基本需求都是第一级别。期待、兴奋型需求都收在了扩展功能当中。成为群聊的二级功能项。其中个人很喜欢语音输入功能,尤其是当对话双方所处环境不一样,一个安静一个吵杂,面临大段文字的交流时。真的很方便。但当环境比较复杂、语言带上方言时准确度不够。

QQ

a) 群

群聊(QQ6.5.3) (2)

b) 多人聊天

多人聊天(QQ6.5.3) (2)

QQ的多人即时聊天形态主要分为群组和多人聊天。可以看出:群提供了很多群管理的工具,例如投票,群费等。群应用将近15种,功能丰富。多人聊天就简单很多,和微信的相似。QQ的多人聊天提供的功能有的和群提供的看起来有点像,其实具体功能又不一致,比如群里的名片和多人聊天里的分享名片。群里的名片,可以发其他人的名片,但是多人聊天里的分享名片只能发自己的。QQ的多人聊天在达到一定活跃度后,可以升级为群。

陌陌

a) 群

群资料(7.0.2) (2)

b) 多人聊天

多人会话资料(陌陌7.0) (2)

c) 聊天室

聊天室(陌陌7.0.2) (2)

陌陌提供了三种形态,基于陌生人LBS社交根基,陌陌的群也主要围绕地理位置,或者是同趣建立。多人聊天仅限于拉取好友列表的人。彼此互相关注,才能成为好友。陌陌引导用户从通讯录,微信,QQ导入好友。聊天室,只允许会员创建,针对某一个创建者自定义的话题展开,在设定的人数类用户可以无门槛随便加入或者围观。

三、使用流程

这里以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邀请、加入和开始聊天这个操作流程进行分析。

第一步:打开邀请页面

无标题

微信,QQ和陌陌都可以通过群聊界面右上角图标,点击进入群管理设置功能页。从上面的交互界面可以看到:

  • 微信:在页面的视觉焦点处,罗列群成员和相关操作按钮图标。最多显示40个,若超过则需点开“全部群成员”页面查看。管理员除了邀请按钮还会有一个删除按钮。点击操作按钮后,触发页底弹窗,可直接从联系人中邀请加入群,或者直接删除群成员。群聊人数超过100时需要被邀请人确认才能加入群聊。
  • QQ:显示的成员图标加上操作按钮最多6个。其他成员也需点开子页面查看。但是删除成员功能,收纳进入了成员列表页面。需要两次点击才能触达。
  • 陌陌:显示的成员图标加上操作按钮最多4个。同QQ一样,其他成员需点击右侧箭头进入。删除成员功能收纳到了成员列表页面。

三个app里,这块交互的差异主要在于,成员头像的罗列以及“全部群成员”的显示和打开方式上。

头像显示

QQ和陌陌很相似,展示图标个数由app整体图标大小来决定的。而微信,默认最多陈列40个,对于大部分人数不足40的群,用户不用跳转子页面就能看所有成员。减少用户操作次数。但这里的个数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全部在这里铺开,又不提供检索,那么将会适得其反。微信刚好两屏,共40个。

全部群成员

QQ和陌陌群成员功能模块触碰范围比较大,红框内除了图标任何地方点击都可以跳转子页面查看成员。陌陌整体字体较小,群成员个数以蓝色字体靠近功能块名称显示。QQ功能块名称左对齐,其他辅助信息以灰色字体右对齐,和整体页面风格统一。微信的全部群成员单独放一行和头像分开。

第二步:选择邀请对象

无标题2

无标题22

选择邀请对象功能页面,微信和QQ都用一个页面承载。支持搜索,选中的用户在搜索框里靠左排列。区别在于微信好友列表以字母排序,右侧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字母索引。QQ以分类来展示,和通讯录(联系人)功能页分类保持一致。

两种分类方式各有好处:

微信的字母排序,用户被动接受划分,不利于用户自定义类别,主动划分自己的朋友(微信用标签弥补了这个功能);

而QQ按照类别排序,虽然用户比较好自定义,但当分类比较多时,用户也可能不记得分类里的成员,也只能按照搜索进行查找。

陌陌,邀请好友用了两级,第一个页面引导用户从多个途径邀请朋友加入,可以看出陌陌倾向吸引更多用户,拉新。

在页面选择QQ好友,或者微信好友后会发送邀请信息。选陌陌好友时出现类似微信QQ的好友列表页面。陌陌把选中的用户放到屏幕底部,不太能注意到。

第三步:接受邀请

无标题31

无标题32

无标题33-1

无标题33-2

通过第二步骤,发送了邀请信息后,被邀请对象会收到提示消息。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出。

  • 微信: 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请者,点开邀请信息可以到群聊邀请页面点击加入。微信无专门的通知渠道。这样的好处是被邀请者会很清楚是谁邀请了他,且在两天页面就能很快完成操作,此外在群聊邀请页面能看到一些安全提醒项。
  • QQ:会在“群通知”里面,提醒用户谁邀请了你,点开后可以看到有“验证消息”和“群推荐”两个tab页面。在“验证消息”页面可以看到所有的群相关消息,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同意”按钮加入群,也可以点开查看具体群信息。
  • 陌陌:以聊天消息的方式通知被邀请者,点开后打开了群信息页面,在这个页面用户可以点击“申请加入”进入申请页面,需要用户填写申请理由,并且等待管理员确认。也就是陌陌的被邀请也一样要走主动申请的流程。仅仅是换了一个获取群消息的渠道。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

微信方式最简洁,聊天页面打开即可完成加入群聊。但是这种模式无法承载更多的消息和功能,此外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让用户去查看群相关信息,容易被其他消息覆盖,下次寻找邀请信息需要代价。

QQ把群相关的通知收归到了“群通知”页面中,集中化展示便于用户管理但是相对不够简洁。

陌陌的邀请加入链路最长,最终和主动的申请加入是一样的流程,这样的方式和用户认知上是不一致的。

第四步:加入

无标题41

无标题42

无标题43

用户接受邀请后,就加入了群聊。

  • 微信: 在首页置顶一条消息,告诉用户已加入xx群。点开后会把群里成员昵称全部罗列到聊天页面,并给出一个消息提示用户人数多,已默认开启成员昵称,告知用户可以在聊天信息页面关闭昵称。
  • QQ: 在首页置顶一条消息,告诉用户已是xx群成员。点开后,没有罗列群成员,给了一个提示用户,你已经群成员,跟大家打个招呼,QQ默认显示群成员名片。
  • 陌陌:并不会置顶新加入的群消息,而是放在功能帐号之后。群相关消息也会在“群组通知”中统一管理。加入后群里会以名片方式提醒新加入用户。

综上来看:

微信和QQ加入群后的交互模式类似,都会置顶新加入的群消息,而且首次进群会给予相应的信息提示。微信会把群里所有昵称罗列展示,微信在群人数少时默认是不显示昵称的。

个人觉得,对用户而言这样的罗列昵称,只传达出了人好多的感受,提示消息里面的昵称设置又增加了用户的思考负担。

个人觉得直接类似QQ、陌陌默认就展示昵称。且加入时不用罗列全部人员会简单一些。陌陌没有置顶新群,没有给到用户一个较强的提醒。进入群后,以名片方式提醒加入新用户,这种提示会比QQ和微信强一些,但是点击名片和点击用户头像功能却是一样,有点重复的感觉。

四、总结

通过对三款app的多人即时通讯分析后,我们发现,现有的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别:群、多人聊天、聊天室。三个类别各有特点,具体比较如下:

对比表格

就如上文提到,人本性喜群居,喜扎堆。小到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群体。多人沟通交流需求普遍存在于生活中。QQ最初的OICQ版本就有公共聊天室这样的功能,再到后面2002年QQ群正式出现。那么多人即时聊天功能到底有啥好处,这里主要从对于app本身和对用户两个视角来看。

对于用户而言: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可以排遣孤独,获得关注,获得归属感。形成个人影响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任何时候当你想分享东西,又找不到合适的分享对象时,发到群组里,会引起比较多人的共鸣。多人聊天的存在,让用户降低了孤单,有更好的归属感。

在群组里,尤其是人数很多的大群组,活跃用户总是那么几个,他们说出的话会比较多的人回应。收到的关注也比较多,其实这种反馈响应也刺激着他们更加活跃。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感觉受到关注,尊重。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考虑,对于话题领导者而言,受到关注是好事,但是对于普通一般成员来讲,其实就变成了一个关注者。类似于微博,大部分人都只是观望围观。时间久了,一般用户发声没有回应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有一种不被关注和接纳的感觉,可能会屏蔽消息,甚至退群。

获得信息

个体获取信息有限,掌握信息少会带来不适应和不安全感。多人的交流有利于个体掌握更多信息。

从功能上来讲,会存在很多场景需要多人进行交流。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是通过QQ群进行班级管理,发布消息,布置作业,共享资料。现在工作了,也很多工作相关的QQ群。

对于这样的场景,群的功具属性会比较明显,那么群功能越多越丰富,例如群投票,群AA,群资料共享,照片墙,群公告等工具属性的功能就会有比较大的价值,方便用户。

扩展社交圈的便利渠道

比起一对一的交流,一对多自然能让大家更加便利的触达到更多的人。尤其是伴随社群社交,兴趣社交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弱关联关系,让用户有机会能跳出熟悉的社交圈,认识更多有相同兴趣,共同爱好的人。而不是仅仅在自己的熟人圈子打转。多人聊天成了一个很好的扩展圈子的渠道。

对于app本身:

群可以延展丰富app的功能,帮助app集聚人气,提升用户粘性,提升活跃度,和延长停留时间。

多人聊天无论对app还是用户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也要视不同情况而定。多人及时聊天能满足活跃app,方便用户交流的目的,但是不易沉淀内容。多人的聊天也具有多个人的隐私感,聊天室的隐私感弱一些,但是话题也不易沉淀。

多人聊天内容杂乱,碎片化严重,很难成为一体。因此对于侧重UGC沉淀的app并不适合,这样的app更适合用发帖的模式,例如知乎,同事,之前的无迷等。总之app里的各种功能形态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都有自己适合解决的特定问题,具体需要视app的定位来决定选用。

 

本文由 @木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