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场景下的产品价值探索

lei
0 评论 9619 浏览 38 收藏 11 分钟

前两年许多传统行业的人都说要来搞一搞移动互联网。线下行业活动经常碰到这样的项目,项目介绍到最后,讲演者都会来一个舒缓的微笑,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有情怀的产品。

乔布斯的导师马库拉曾给苹果定的第一原则是,产品要与用户有共鸣。反复读了好几遍,读到的只是情感与价值。情怀,没看到。

好的产品是怎样让用户产生共鸣的呢?网上有人说,要让用户爽。爽是什么,不知道?我倒是体验过很多的不爽。奇怪的就是同样的产品,可能你所处环境不一样,你的感受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察觉,促进了我对用户目标行为的思考。用户在不同场地环境,心境是不同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做产品的是必须要考虑这个的。行业的人管它叫用户场景。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大场景呢,怎么做好应对办法呢?

支付宝付款

中午,在快餐店排队吃饭,终于等到我。”用支付宝。”我说。

“扫这个二维码。”收银员说。扫完后显示一串地址。该死,明明是支付宝,我拿起微信来扫了,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我赶紧调出桌面,找「支付宝」。听到后面的人开始嘀咕了。滑了几下屏,还算是很快地找到了。点了扫一扫,输完密码,匆匆地付了款,时间虽不长,但感觉整个过程不轻松。这让我不爽。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要是朋友让我转他支付宝,一样的过程,我不觉得有啥。

发现扫一扫界面右上角有个红角。我点了进去,多了个功能,添加扫一扫到桌面。我点了下,桌面多了个图标,然后把它拖到 Dock 栏。

下午去便利店买东西用支付宝付款,直接点击图标,一步就能扫了。挺方便的,嗯,下次还使用支付宝。不知道啥时候微信也搞个这样的功能。

站在商家角度,付款这件事当然可以做得更优雅。给个二维码,不管支付宝微信都能付。或者加个扫描枪,支付宝,微信码都能扫。上个月,一大学同学打电话专门问我这事,好不好做。我当时说,能做,不知道有人愿意做没。没想到这个月,就已经体验了。有痛点,就有机会,有人尝试去解决,解决问题就有价值。在用户场景下谈痛点是具体的,有意义的。

白领们的生活

二三城市的年轻人都知道一线城市压力大,却以为生活丰富。其实不然,工作两点一线,吃喝拉撒没什么区别。不过有点特别,除了睡觉,他们衣穿住行,吃喝玩乐都是同网络连起来的。

查了好久,没找到相关城市生活时间分配。只能选取了周边几个朋友的例子,做了个典型的工作日生活时间线。

目的不在于研究一线城市生活时间分配情况,而是提供个典型的生活模型,了解白领的生活工作生活的场景有哪些,在不同场景下,环境,心境,都有哪些变化,他们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相应的变化?

办公室

办公室相比其它地方,比较严肃。工作时间用户使用手机较少,上网的活动基本以电脑为主,查询资料,与同事进行QQ沟通。如果是与工作无关的上网,会采用避嫌的模式,短时间使用手机迅速地完成某一任务。中午非工作的时间,大家就比较随意。时间不长,一般也就是吃完饭快到下午 1 点准备要睡觉的时间,20分钟的样子。周围的人都无心聊天,基本上都是玩手机,在午休前争取享受一会儿轻松,看看笑话,视频等等。

地铁or公交上

典型的大片的碎片化时间。深圳的上下班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为40分钟。不管地铁再挤,总有人能一手拿手机,一手抓着扶栏。这里就对应用的单手操作提出了要求。看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女的偏好看视频,玩游戏男的看各种新闻。微信,刷朋友圈,QQ聊天一直都很多。

上班的时候,人多车挤,都是赶着一个时间点上班。绝大部分人晚上睡觉都比较晚,为了睡一会儿,都是匆匆地赶着去公司,状态比较疲惫。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都是挤得要命,都是人贴着人。尽管这样,有一小半的人上车之后立马开启睡觉模式,站着也不影响。玩手机的人仍然很多,都是纯粹地消磨时间,漫无目的,这样不至于太无聊。基本是以消遣放松为主,看视频,玩游戏,刷朋友圈。

下班就不一样,心境要放松些,精神状态也好。各个公司下班的时间并不一致,车上环境比上班时要好很多。用户使用手机的目的性较强,明确清晰,通常为完成某一任务。不同人打开应用的差异性大,看视频,看资讯,看书学习,刷朋友圈等等。

等待

等待的时间场景太多:吃饭排队等,办事排队等,坐电梯还是等。时间不长,1-10分钟。对用户来说,这样的时间碎片最无聊,往往不知道干嘛。你得一边玩着,还得一边注意着电梯是不是来了,队排到哪儿了。时间短,不知道要等多久,做不了任务式的事情,你得边玩着手机,边顾着其它事情。纯碎是为了不显得无聊而打发时间。这种场景下适合做无脑刷,刷朋友圈,刷资讯。

走路

就大城市白领来说,路上的时间,基本就是从家里到公司除了通勤工具之外需要走的时间了。一般在20分钟左右。虽然是走路,用手机的人也不少。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在聊天,一类是在玩游戏,还有就是听音乐的。前两者关联性比较强,用户多是在车上正进行着上面活动,下车之后仍然延续着。

家里

虽然下班之后的时候较长,除去吃饭,健身,家务等活动,剩下的能自由支配时间,并没想像的多,给到上网的时间也就在 2 -3 个小时左右,也是一天时最大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块。不同于其它地方,家里网络有WiFi,休息环境较理想化。用户有充足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计划和安排上网来干什么。用户以娱乐和学习为主。PC终端,手机终端都开始活跃了。如果用户做的任务是偏办公类,往往会选择使用PC。非办公类的的话,不想开电脑,就是手机和平板了。这个时间比较活跃的应用类型有视频类,教育类等。

床上

大部分人都有睡前在床上看下手机的习惯,这个时间也就在 10 – 30 分钟之间。准备睡觉了,都希望心境能静下来,用户会打开有利于放松的应用,所以会偏好那些轻任务式的产品。比如看下笑话,听首音乐帮助睡眠,或者再最后刷下朋友圈。

总结

上面所列的场景是比较粗糙的,让大家了解用户整体的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画谱大体是什么样,给个思考的角度。在操作上,并无太大意义。要想运用场景分析,需要花费心思,深入到自己的用户群体的生活场景,就像上面支付宝付款样,然后体会其中的感受。如果你做C端用户的产品,你更得自己在上面的场景中去多使用产品,或观察其它人的行为,行为目标,来体会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面对不同环境,带着不同心境,用户的最终行为以及他的期望是什么样的?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他所遇到的痛点是什么,如何去为他解决?

不得不承认的是,微信几乎渗透生活的各个场景,随着微信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进一步压缩其它应用的生存空间和碎片化时间。有一个思考,横看你所熟悉的行业,当下还有哪些场景是互联网没有渗透的,或者说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解决的?是否存在市场机会呢?

 

作者:lei,公众号:monster_talks。

本文由 @le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