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的研究逻辑
编辑导语:一个正确的研究逻辑对于用户研究来说十分重要,本篇文章作者详细介绍了用户研究的具体逻辑以及其中需要关注的注意要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篇介绍了用户研究的流程逻辑,本篇介绍研究逻辑。
研究可以被分为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 和归纳性研究 Summarize Research。
前者多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验性探索,呈现的结果是新的发明 Invention;而后者则常见于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通过系列资料的分析、推理和验证,获得一些新的发现Discovery。
心理学和社会学有着近似的研究步骤,分为:问题提出——背景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样本/设备)——结果描述——讨论和解释六个阶段,构成了完整的研究逻辑。
用户研究类项目与此基本相似。差异之处就是在结果阐释之后要给出解决方案,甚至要和开发团队一起实施落地。这正是用户研究的价值所在。用户研究类项目的研究逻辑大致如下:
一、确定项目需求
作为乙方公司,接到的项目需求往往不太清晰,甚至是逻辑紊乱的,需要进一步和客户达成明确的、彼此认同的项目结果。
然后据此评估,选定适合本次研究的方法论并取得客户的认可。
归纳性研究是渐进式的,每个里程碑的结果是下一阶段研究的输入。所以方法论的使用也会随着阶段需求的不同而迥异。
用户研究关注的是人——机器、人——人在既定环境的交互和互动,因此要求研究者对此三个研究对象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比如在做洗碗机研究之前,研究者要去网上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技术参数,到店里听听直销员介绍产品,并试用产品。
二、文献研究 Literature
文献法指对该主题历史文献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从而归纳出本次研究的参考资料。
过去式是历史,进行时是现在,将来时是未来。这里定义的文献,涵盖纸质版和电子版、文字和图像、大数据和小数据。
文献研究给我们提供了项目各元素的背景资料,帮助确定研究假设。文献研究是一个方法论,“桌面研究和二手资料”的称谓是不全面的。
三、项目设计
根据前期的输入而定,包括:项目阶段和里程碑输出、每个阶段应用的方法论、目标群体和样本数量、项目实施区域、方法论实施纲要等。
四、项目执行
也称为实证研究 Empirical Study阶段。有别于文献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观察、实验等方法,直接和用户沟通并获取资料。这种沟通可以面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执行。
实证研究是用户研究的必备流程,需要高水平有经验的用户研究工程师全程主持,所以用户研究项目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用户研究采用小样本的定性研究较多,因为研究对象是目标群体,具有近似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
定性需求挖掘和定量需求挖掘是用户研究奉行的原则。正式执行之前的预测试 Pilot Test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研究者修正和完善项目设计。
项目的执行一定要有流程标准和质量管理手册。
中电标协用户体验标准工委会计划制定用户研究系列标准,旨在更好地管控项目执行质量,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五、结果描述和解释
首先,通过前期资料的搜集和归类,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描述。
比如我们通过入户访谈发现用户家有两台滚筒洗衣机,研究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会发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收获。
其次,是对所发现的现象进行解释,为什么要购置两台洗衣机?通过访谈获悉,用户担心分类后的内衣外衣会通过筒壁交叉感染。
但是两台洗衣机需要对上下水和电源插座进行改造,也很麻烦。如何解决用户的痛点,是产品创新的一个挑战(这也正是企业研发上下滚筒洗衣机的机会点)。
上图是2008年伊飒尔团队为海尔设计的上下滚筒洗衣机概念图
解决方案:
研究的最终输出是给出一套或者几套解决方案。囿于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图形示例的方式最为直接,纸质原型 Paper Prototype可以给更好地展示给开发团队,解释方案的功能和特征。
上图是伊飒尔团队为国内某厨电龙头品牌设计的的彩色灶具概念图
在这个阶段,研究团队和开发团队的工作坊是不可缺少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市前一定要做一个接受性测试 Acceptance Testing,了解用户对于解决方案和价格的接受度,并进行修正。
本文由 @伊飒尔UXD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伊飒尔公司创始人袁小伟博士积二十余年之用户体验领域项目经验,所撰写的《用户体验测评方法》,近期将由湖南大学出版社付梓印行。该书是“用户体验大学堂丛书”首部著作。《用户体验指标体系》、《用户研究》也将在今年陆续推出。《用户体验管理体系》和《用户界面设计》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出版。关注“用户体验大学堂”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