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思维: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

8 评论 11146 浏览 43 收藏 16 分钟

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每个人的定义都不相同。作者从用户视角出发,分别与几位用户探讨他们眼中关于“好产品”的定义,并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篇拖更半年之久的文章,早在去年八月份,在使用一款C端产品之后便引起我的思考,用户觉得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呢?一定是此产品在某些层面可以打动他。于是我分析了几个自己常用的软件,以用户视角来回顾自己变成忠实用户的原因。

之后,我又在考虑这篇文章怎么写?写好产品的分析评测么?市面上类似的文章很多,有粗有细,但更多的还是产品经理视角,我想以用户视角来写。

如果写产品的使用推荐?又觉得流于表面,而且我推荐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切入点来开始。

最终,我决定对一款自己喜欢的C端产品(百词斩APP),以第三人称的形式间断性写出来。尽量从不同用户对产品不同的诉求来入手,寻找通用化的观点,希望这种新的模式你能喜欢。(其实我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欢迎拍砖~)

一、我问用户: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

第一位用户说:我想要它能解决我最直接的诉求。

这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职场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决定考在职研究生。可是英语一直是他的弱项,况且高考之后十多年的时间,不用、不看、不会,所以他需要在几个月之内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

而英语成绩,词汇量是基础,他现在的词汇量可能连小学生都不如,那怎样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高效、快速的背单词呢?

他在app的应用市场上搜索,下载了多款“背单词”的软件,打算借助这些软件的力量“奋起直追”。

其实这几个同类软件,都能解决他的诉求,毕竟从业务场景来考虑,维护单词库、制定学习计划、通过错误率和实际学习情况调整计划、维护单词本、采用科学的复习方式、碎片化即拿即用,以上这些诉求应该都能完成。

当然,如果某款产品连这些基本诉求都无法满足,那一定是失败的产品。

第一位用户又说:那我会挑一个看着顺眼的。

其实我们普通人对于“审美”这个词,是很模糊的。就像找对象,需要有眼缘,而眼缘也是一种审美,通俗来说就是顺眼。而顺眼,并不一定要求它多美、多炫,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衡量的标准。

于是,他在进行几款软件的对比之后,选择了其中一款作为自己长期背单词的工具。这是一款以蓝+白为主色调的app,幸运的是,第二天他听到辅导班的老师也在推荐这款软件,所以觉得这应该是一款好产品吧。

而看着顺眼,其实就是对于视觉层的评价。一款软件能解决用户的问题是基础,UI设计得符合目标用户审美,则会拥有更好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能够帮你建立一个初期的“信任天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自我解释”很多问题。

当然,这个天平另一头的重量是固定的,如果想让它保持平衡,要么继续增加“信任砝码”,要么减少自身的产品问题。

二、我继续寻找用户并提问: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

第二位说:能够给我带来惊喜的。

这位用户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日常会接触很多软件产品,所以对于他而言,好的产品要能够“超出预期”,而超出预期可以具体分为交互新颖、效率很高、性价比高、服务好等等。

以效率高为例,他也在学英语,在做阅读时经常遇到不认识的重点单词,需要用词典一个个的查,又慢又烦。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常用的APP里更新了一个“拍照查词”功能,即把不认识的单词用笔圈起来,拍张照片,软件便能自动把这些单词的意思列出来,而且还适时的出现“一键收藏”功能,非常方便。

这个功能,让他非常惊喜,于是认为这是一款好产品。

真正的好产品,一定是能够从用户实际诉求出发,不断打磨,不断超出用户预期。在如今创新乏力的时代,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微创新”的力量,一个个微创新整合起来,能够让产品产生量级的提升。

第二位用户继续说:好的产品,即便有瑕疵,我也不介意。

因为当他钟情于使用这款单词APP之后,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不同渠道之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即:使用手机,和使用平板,登录相同的账号,展示的单词计划和数据统计不同,尤其是在每天晚上12点前后,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虽然有这样的问题,但从本质上并没有影响用户的实际操作,所以它依然属于好产品。况且当一款产品好用到可以使用户忽略这些小问题时,对于产品而言一定是成功的。

虽然有些产品问题属于bug,但从心理学角度讲,延迟满足和“峰终定律”也可以适度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如果一款产品所有的功能都很棒,一方面会让产品成本骤然提升,另一方面也会培养用户更高的体验追求,为后续的迭代创新“挖坑”。

所以很多产品、尤其是线下的服务体验,都在遵循“峰终定律”,即在开始、结束、中间的某些环境提供惊喜体验,剩余环节采用普通服务或延迟满足,此举不失为现阶段的一种最优解。

第二位用户继续说:好的产品我会愿意分享出去,而且很多时候会发现对方也在用。

他有一个上高中的弟弟,当他觉得这款背单词的软件好用时,也推荐给了弟弟。而弟弟说,原来你也在用百词斩呀,我们班同学都在用。

当你愿意分享时,其本身就已经是一款优秀的产品,而当你发现身边有其他人也在用的时候,则侧面证明了这款产品的普及性。

前段时间我读完了《疯传》这本书,其中提到让产品、服务、理念疯传的六个要素: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故事,具体可查看公众号的历史文章。

好的产品则是因为有公共性的实用价值,满足了自己的诉求与情绪,在遇到诱因时,以社交货币的形式对外传播。这句话印证了用户B对外分享百词斩的背后逻辑。

三、我继续找人问到: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

第三位用户说:能够和我产生情感共鸣的就是好产品。

拿前几年的网易云音乐来举例,每首歌里面的评论便是勾起用户情感共鸣的窗口。一段时间内,因为热歌热评,为网易云带来了非常多的商业价值。之后这个功能被各大音乐APP模仿,即便有些评论逐渐被“故事写手”套路化,但很多用户依然抵挡不了直戳心灵的文字。

而他在使用百词斩APP夜以继日的背单词一段时间后,偶然发现了产品推出的季度用户报告,以“与光同行”、“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为情绪递进,不仅能够让用户代入自己,还能注入新的前行力量。

借此,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用户使用报告:

1、进入报告之后的首页,百词斩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把本次报告的核心立意放在了“追光的人”,全篇的设计都和“追光”相呼应,让人感受到自己平日坚持过程中的意义,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是这张图片的色彩、字体,虽然元素很多,但是错落有致,深浅明晰,并不让用户觉得混乱。【点击查看】按钮也很突出,让用户有继续点击的欲望。

第二页做了简单的季度数据汇总,并把【追光】这个核心立意再次打磨,用“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四组递进的短语再次“戳向”用户的内心。

四本书打造的阶梯和产品的核心价值遥相呼应,最终这个追光的人追到了光,成为了光,并散发着光。

这不就是这些用户的愿景吗?

第三页列出了本季度的几个最值,文案从追光者换个角度变成了被光照耀的人,背景的“时钟”和正在看书的人,不正是用户自己吗?

外面的“环形”也表达了在知识的宇宙中遨游,而宇宙的中心正是这个被光照亮的人。

以上三张,在一个深夜里,触动了第三位用户的情绪,让他收获了继续坚持的力量。

最后,他补充到:好的产品,还能够跟上自己的成长路径。

这位用户最初使用百词斩,也是为了考研复习,很多产品属于“因需而生”,那么这个需求结束之后,产品将面临用户大量流失问题。

所以很多产品也在不断的扩展业务边界,向上向下不断提升用户场景的覆盖度。

比如很多做幼儿培训的,逐渐开始做小学、初中培训,演变成K12教育;做手机的,逐渐以手机为核心入口,对外互联更多的居家设备等等。

说回背单词这款软件,里面有各类英语考试的题库、词库,可以在英语学习上覆盖大多数考生的诉求,同时还会延伸出听、读等学习计划、课程,能够增加更多的用户触点。

所以,他在考试结束之后,并没有弃用百词斩,而是使用其中的“每日阅读”功能,开始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我会继续找用户提问:你觉得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呢?

四、写在最后

最近工作比较忙,我断断续续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篇文章的初稿,也算是尝试了一种新的风格,希望读者能够给予我一些客观真实的建议~

说回本文,文中的观点都是我在去年考研期间,使用百词斩APP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款好产品,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表达这款免费软件对于我的帮助,另一方面从产品和用户的视角剖析用户思维,以便今后运用到产品设计的工作中。

归类来看,全文表达的几个好产品的特点汇集如下:

  1. 视觉效果舒服
  2. 能够高效的解决用户的痛点、难点
  3. 用户愿意分享
  4. 能够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5. 惊喜感,超出用户预期
  6. 能够持续连接用户的成长需求

我觉得,所谓打造互联网“爆款产品”、“卓越产品”,首当其冲的便是以用户为核心切入点,满足以上特点,再依托科技+运营的力量持续传播,敏捷迭代。

最近读完了“雷布斯”的《小米创业思考》,对于互联网产品观、方法论、极致体验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欢迎一起交流分享。

最后,你觉得怎样算是一款好产品呢?

专栏作家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怎么感觉是一篇软文呢O_o

    来自浙江 回复
    1. 哈哈,并不是

      来自河北 回复
  2. 这篇文章读完真的收获良多,作为产品经理,就是应该时刻把“用户思维”放在心上,通过一步步的“探究”,我意识到,想要长久发展,延伸和创新必不可少

    来自河北 回复
    1. 感谢同城同行的认可

      来自河北 回复
  3. 长篇大论:满足用户需求,良好的用户体验,较强的用户黏性

    来自上海 回复
  4. ??最后总结的那6点跟好的B端产品有什么关系???除了第2点,其他都很牵强,而且第一点竟然是视觉???你做过B端么

    来自江苏 回复
    1. 哈哈哈笑死 你文章说的C端啊,我以为b端呢…… 喷错了抱歉

      来自江苏 回复
    2. 要不,咱整个相声组合吧^_^这包袱抖得

      来自河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