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3年了,谁还在用QQ?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微信横空出世后,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不少人对此是苦不堪言。既不想被微信“绑架”,又时时刻刻离不开微信。而QQ作为一款较为古早的社交产品,理应在微信出现后就走向没落,但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活跃在QQ上。是谁在用QQ呢?他们在用QQ做什么?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你有多久没打开过QQ了?”
打开手机QQ界面,我看着因为大量涌入的群消息卡顿的手机界面,感到一种暌违已久的陌生。
在网络聊天社交几乎被微信垄断的今天,QQ在我的社交生活中早已成为配角。若非很久不曾联系的网友突然在QQ发来讯息,我下一次打开QQ的时间还是未知数。而打开的QQ消息页面里,除了催我打开QQ的那一条讯息,只剩下无关紧要的大量群消息和系统推送——曾经一起用QQ交流的朋友,也大多转战其他社交平台了。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对于很多人而言,今天的QQ只作为一个备选项留在应用列表中。自2018年QQ的用户达到最高值,此后每年中,QQ用户的增长率都在降低,甚至在缓慢地流失。
但即使已经很少再用到QQ,每次换新设备,我还是会将之放在桌面方便打开的位置,因为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坚持用QQ,我还需要留着QQ来与他们保持联系。
这些人都是谁?他们为什么还在坚持用QQ?
一、谁还在坚持用QQ?
打开QQ好友列表,还亮着的头像不如从前那样多,却也占了至少一半;消息列表中,最近还有消息弹出的群组其实并不少 。但点击这些还亮着的头像,他们大多都保持着“离开”或者“请留言”的状态,随时在线,能够及时回复的人并不多。
我的QQ账号开通于我的学生时代,当时QQ正是泛用性最高的社交平台,添加了大部分的亲朋好友和同学;后来这个账号一直沿用到网上的社交生活与工作中,又加入了许多工作、学习用的群组以及小众圈子的网友,QQ好友的成分不可谓不复杂。QQ好友有非常方便的分组功能,打开好友列表,不同分组里好友的在线情况一目了然。
在我的分组列表中,在线率最高的是网友分组,这些人大多是因为相同的爱好,在论坛、贴吧和各种兴趣爱好群组中认识的朋友。QQ是当时许多小众圈子爱好者青睐的社交方式,直到今天,圈子里的许多人仍然保持着使用QQ的习惯。我注意到,这些人头像后缀着的签名与动态更新频率也相当高,即使是隐身的灰色头像,后面也紧随着最近更新的动态。
许多职场人也还留在QQ,他们大多保持着PC在线的状态,动态更新并不频繁,看起来QQ并不是他们满足社交需求的手段,但一定会标明他们的在线状态,联系起来回复率反而很高。
还有许多QQ群组,与工作资源、课程有关的群组消息不多,但还保持着每天固定的更新频率;一些由各种兴趣圈子、爱好者聚集形成的群组则非常活跃,点开聊天界面,常常有聊天等级90/100的活跃成员一直热络地发言,聊天气泡还在一个接一个地弹出。
这些人为什么还活跃在QQ?我点击了其中几个还跳动着回复的头像,和他们聊了聊,试图了解他们坚持使用QQ的原因。
二、他们为什么还留在QQ?
1. 绕不开的兴趣爱好社群
小A是我在QQ群里认识的网友,她很早就开始用QQ与其他ACG爱好者交流,至今仍然活跃在QQ。打开她的QQ空间,她还保持着高强度的更新与转发,与好友的互动量也非常多。她告诉我,QQ群和QQ空间里更方便她找到同好,与同好交流——QQ空间可以通过转发与好友以外的许多人互动,许多规模庞大的QQ群也方便将爱好相同的人聚集到一起。
“最开始我们都用的贴吧、论坛什么的,但是那个东西私下交流不方便,发私信发视频图片别的内容都束手束脚的,QQ群就好用多了。然后QQ空间嘛,以前大家都流行互相点赞、评论、留言……QQ空间又跟朋友圈不一样,发的东西不是好友也能看见,还能互相转发,那些好玩的好笑的能在同好圈子里快速传来传去,就特别好玩。”
大多数亚文化圈子的爱好者有着独特的社交生态和语境,时至今日,QQ空间仍然是很大一部分二次元群体传播资讯、玩耍社交的场地,甚至会有营销号将QQ空间里的互动内容转播到小红书、微博等面向大众的社交平台上。
“像我们这样的,很多都还在玩QQ吧,别的平台都没有那个味。”小A说。“而且大多数圈子里的人都在用QQ,大家更习惯QQ的交流方式,比如玩QQ空间、在QQ群分享资源什么的。微信在我们眼里更像是一个‘现充’属性很强的社交软件,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啦。”
她补充说,因为同好交流大多数是在网上随机认识的朋友,亚文化圈子相对都比较小众,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软件反而不适合他们交流——毕竟他们很少向网友分享与现实生活强相关的动态,也大多不愿意向现实亲友展示亚文化圈子的消息。
“微信里有交集但不熟不交心的人际关系太多了,身边不关注小圈子的长辈朋友也理解不了,与其自找没趣,不如换个大家都不认识我的社交软件,不然也太社死了。”
2. 微信之外的社交自留地
这种与常规的网上熟人社交区别开来的社交方式,同样吸引了00后甚至年龄更小的用户加入QQ。QQ近年来的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现象,2019年QQ发布过一篇名为《00后在QQ: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就专门提到了当下活跃在QQ的00后们——年轻人们最常用的QQ功能是QQ动态,67%的QQ说说来自00后用户。
他们喜欢在QQ群、QQ空间“扩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和更多同龄人交往,并且获得一个与现实的,与生活中的长辈们区别开来的社交空间。QQ近年来更新了厘米秀、小世界还有更早的QQ部落等等新的互动性、娱乐性更高的功能。这在许多人看来不够简洁:QQ界面多出了许多新功能和弹窗、各种特权、个性化装扮,“花里胡哨反而不方便”。
但在新一批年轻人眼中,这些冗余也是QQ更具吸引力的原因,他们大多更偏好使用QQ新推出的会员等功能,就像上一代人会为了绿钻、黄钻的标识付费一样。年轻的QQ新用户们利用这些新功能,将QQ变成一块新的社交自留地。
3. 另一种形态的“钉钉”
Y老师是QQ动态里少有的“大人”,她QQ空间里分享的内容大都是家庭、孩子,与大多数年轻人分享的兴趣爱好并不相关,发布的频率也不高,但因为职业需要,她仍然需要保持高频率的QQ使用。
“平时经常需要给学生分享文件,阅读材料、题目、参考资料什么的,发在微信的话很容易被清理掉,而且会有大小限制。我是教英语的嘛,有时候发一些口语资料、视频,一整组下来文件太大了,视频画质还会压缩,挺麻烦的,发QQ群方便多了。”Y老师道。
2020年,因为疫情,她不得不开始居家教学的工作,QQ当时推出群作业、打卡等功能恰如其时。每次上课结束后,她会在QQ群布置好作业,学生在直接提交到QQ群中。每次登录QQ,她都会收到学生提交作业的信息,她当场批改,系统会将信息回传给学生,提醒学生老师已经给作业打分。有需要公布的重要信息,她能够直接更新在群公告里,QQ群会记录所有的历史群公告,所有人都需要看的通知可以直接更新在群公告、群文件里,学生随时可以查看,她不需要为此反复重复相同的信息。
除了文件传送,QQ作为区别于微信的另一种用于工作的联系方式,也方便她区分工作与生活:
“QQ可以给非好友的群成员发消息,这点特别好,如果是用微信,为了私发消息要加很多学生家长,其实很麻烦,删掉又不礼貌。”Y老师还提到。“我猜很多学生也不一定想把老师留在好友列表里,大家都差不多,用QQ就挺好的,不尴尬。就相当于另一个企业微信嘛,只不过功能有一点点不一样。”
今年2月,QQ二十四周岁生日期间,微博发起了名为“你为什么还在坚持用QQ?”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下,我们发现,仍在坚持用QQ的人比我们所想像的要多得多。有人在和朋友延续久久不断的“聊天火花”,有人将QQ作为保存文件和相片的一处云端,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手游的QQ区账号……还有更多人,舍不得曾经在QQ辉煌时期留下的种种痕迹,在群聊、QQ空间、签名留言当中,一个个浅浅刻下的青春印记,以及QQ好友列表中,留下的一个个青春记忆中的人。
“还得用QQ跟网上的朋友一起开黑呢,不会卸载的。”
“跟他们只有QQ这个联系方式了,偶尔大家还要上来聊聊天。”
“以前的朋友都在那里,离不开啊。”
“朋友去世很多年,只有QQ上还剩下一些她曾经生活的痕迹了,想她的时候,会去她的主页里看看。”
自1999年QQ的前身上线以来,它已经走过24个春秋。大多数在鼎盛时期加入QQ的用户,都是80后、90后,以及千禧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QQ承载了这一批人最早的互联网记忆、学生时代的青春体验。二十余年过去,QQ的功能愈加庞大复杂,定位与最初已然大相径庭。有旧朋友转身离去,也有新的血液抱着相似的心情,继续在新的社区与新的环境里,建立新的奇妙关系。
本文由 @limpid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您好,学到了不少东西,可以加微信交流下吗?
各种学习资源群,兴趣小组群,游戏爱好者的群
一款曾经的国民级im应用,效应是多么可怕,影响后世时间比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即便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鹅厂赢麻了
qq现在是隐私,色情,网络诈骗的天堂。其安全合规治理体系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
QQ还在,等已经被我清空了,无一人
最长久的互联网产物之一了
听音乐少不了,打毒奶粉少不了,没办法。
我的qq7位数,2006年的时候申请的了,那时候已经上初中了
可以这样理解作为商业化的工具,微信已经基本取代了QQ。而不需要有商业性质的行为,用QQ的还是作为了补充。这就是为什么谈生意首先加个微信,找老友还是用回QQ。
作为00后,身边同龄的朋友还是用QQ比较多
不然,我是01的,感觉身边朋友留着QQ唯一的目的还是各种手游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