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用户相处,并让用户“喜欢”自己——制造“期待效应”

2 评论 2473 浏览 9 收藏 22 分钟

人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期待,希望得到它的青睐,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期待效应”。作为产品经理或运营,如何让用户对产品产生“期待效应”呢?本文作者对“期待效应”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在《影响力》一书中,作者丹尼尔·卡尼曼通过实验证明:人在表达“喜欢”时,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会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的大脑是一种动物,会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欢”。

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期待效应”:人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期待,希望得到它的青睐。

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会更容易记住;而对于不喜欢的内容,则会记忆较差。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广告,就能轻易记住这条广告里出现过什么产品。

同样,当我们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句话,就能记住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墨菲定律”。

一、与人相处的秘密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保持距离。太近,会让人不舒服,太远,又会让人感到疏离。

正如《小王子》里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太近,容易产生误会;太远,又容易疏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也就是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当你发现别人故意躲着你时,先不要急着生气。要想想:为什么对方要故意避开?

也许对方只是不喜欢你,也许对方只是想把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如果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欢批评。”

所以,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负面评论时,不妨先去思考一下:“我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内容?我是不是也希望别人和我一样喜欢?”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个桥段:黛西与汤姆在一起时总是被对方冷落,但后来黛西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汤姆。

因为她知道:“汤姆并没有因为她不受欢迎而抛弃她,而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

因此,她选择了和汤姆保持距离。在与人相处时,多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与人相处时需要保持距离,并不是说要做一个“老好人”。而是要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不要总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与人相处时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冷漠和疏离。相反,它是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一种体谅、一种包容和一种理解。

与人相处时保持距离并不是冷漠和疏离的表现,而是与人交往时既能感受到对方的热情和善意,也能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你想要与某个人建立关系时,不妨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如果你想要与某个人交往时,不妨先从观察他(她)开始。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你的美貌、思想或才华,而是你传递给对方的温暖、踏实、真诚、善良、乐观以及充满希望、勇气和爱的感觉。”

当你给别人带去温暖、踏实和希望时,别人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于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想要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二、如何找到自己的“期待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了“心理距离理论”。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心理距离越近,行为越会受到影响;而心理距离越远,则会表现出更多的行为。

当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近,就更容易与他们产生关系,同时也更容易对对方产生期待。

相反,当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远时,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行为、感受等方面,都会更加冷漠、克制。

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就不要和对方走得太近。否则,对方不一定会对你有好感。

相反,如果你想让别人讨厌你,那么你就要走得离对方远一些。

因为在心理学上,“疏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所以如果想要让别人喜欢你,就要让自己变得“疏远”。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沉默成本”。

当人们付出了成本之后,就很难轻易放弃;即使不继续付出了,也会觉得失去了更多。

只有这样才能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想让别人喜欢你,就不要去做一些没意义的事情;想让别人讨厌你,就不要对别人过度热情;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就不要总是否定别人……

如果我们想要在他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期待效应”的青睐。

因此如果你想让自己喜欢一个人时不再那么痛苦;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时不再那么小心翼翼;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时不再那么畏首畏尾……

1. 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作者塔拉是一个从贫穷家庭走出来的女孩。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逃离大山。在她18岁那年,她如愿考上了大学。她的父亲却并不支持她,因为他觉得像塔拉这样的女孩子应该早点结婚生子。

在父亲的一再反对下,塔拉最后还是辍学了。他跑到了一个小山村里,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当她回到城市里时,发现自己已经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了。他开始觉得自己像一个异类,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相处。

最后塔拉决定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希望通过演讲改变自己。但是当她站在台上时,她发现自己讲得一塌糊涂,台下的人也都在嘲笑她。面对这样的情况,塔拉并没有放弃。

虽然一开始她也很焦虑,但是后来她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在台上演讲。最后当她站在台上时,听众们都被她吸引住了。因为她讲得太精彩了,所以他们听得很入迷。

2. 让别人对你产生期待,是你成功的开始

想要让别人对你产生期待,就要先让别人对你产生期待。这个“期待”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你想让一个人喜欢你,你就不能总是对他说一些负面的话;而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讨厌你,你就不能总是否定他。我们喜欢一个人,就是希望他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不喜欢一个人,就是希望他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如果我们想要让别人对我们产生期待,就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给对方留下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印象。

《如何让别人喜欢我》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总是否定别人;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总是否定别人;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总是表现出优越感……

其实一个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他只是为了得到更多而去否定一个人,那么他对那个人一定不会有好感。因为他只会觉得这个人很幼稚。

因此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去发掘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缺点。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受欢迎、更有魅力。

三、如何制造期待效应?

有一个经典的实验:

心理学家找来两组人,一组是经常收到鼓励的人,另一组是经常收到批评的人。

两组人在同一时间,同时做一个简单的智力测试。

心理学家让第一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测试,并给予鼓励。

结果表明:被鼓励的一组,对测试结果更加满意,而被批评的一组,则认为测试结果不真实。

这就是“期待效应”:当我们给别人一种良好的评价时,我们会感觉自己也能拥有良好的评价。

所以我们想要让别人喜欢自己,就要给别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 给他人鼓励。比如经常跟他们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等;
  • 学会赞美。当你赞美别人时,不仅能让别人觉得你很好相处,还能让别人感觉自己被重视;
  • 保持积极心态。如果一个人经常心情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那么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会很低。而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

1)提供积极的暗示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其实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他们缺乏自信。所以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积极的暗示。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些人看了一段视频,然后让这些人去做心理暗示。结果显示:那些看了视频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加积极,对未来也更有信心。而那些没有看视频的人,则认为自己很糟糕。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比如当你遇到一个内向、自卑的人时,你可以对他说:“我觉得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我觉得你以后一定会成功的!”

当他听到你这么说时,他会对自己产生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当他看到你这么说时,他也会感觉到自己拥有了好运气。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给他人鼓励

比如一位妈妈,在孩子考试考砸后,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这次考得不好,但是不要灰心,我们再好好复习,下次一定能考好的。”这样的话不仅给了孩子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还能让孩子感觉妈妈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觉得难过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人会在这些事情中看到希望和机会。

比如有些人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他并不是想着去放弃,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最后不但没有放弃,还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如果你能这样想问题,你就会发现周围也会发生一些积极的事情。

3)保持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能让人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因为一个人如果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不会对生活产生绝望感,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欢。

研究表明: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在未来更容易获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心态好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保持积极心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美好。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时对自己说“我爱你”、出门时对自己说“我要去上班”、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说“今天过得很充实”。

除了这些具体的行动,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当你工作完之后,想要休息一会儿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老板,我会怎么做?”

当你想要和别人进行深入沟通时,不妨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比如当你和别人讨论一件事时,不妨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你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让别人喜欢自己,还能让自己更喜欢生活。这就是“期待效应”的神奇之处。

四、怎样利用期待效应,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期待效应”,提高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以下3个方法,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 找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有的人擅长交际,有的人擅长写作等等。当我们找到这些优势时,就能利用这一优势,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 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能力。当我们想要获得对方的好感时,可以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你擅长写作,可以将自己写好的文章发给对方看;你擅长与人打交道,可以将你写好的文章发给对方看等等。
  • 培养和对方类似的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有的人喜欢旅行、有的人喜欢看书等等。当我们能找到和对方类似兴趣爱好时,就能从他身上获得期待效应。

1.想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先从对方喜欢的内容开始,增加与对方交流的机会。

《影响力》中提到,人们都会有一种心理:喜欢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更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打交道。比如我们看到朋友的头像是自己最喜欢的明星,我们就会觉得和他交流起来更容易一些。

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期待效应”。如果我们想要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可以从对方喜欢的内容开始。因为当人们对一个人有好感时,就会产生“期待效应”。比如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可以从对方喜欢的内容开始,让对方觉得和你交流很轻松。

在《影响力》中,提到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女教师在上课时问学生们:“如果你们是老师,你们想让学生做些什么?”

很多人都说想要让学生多读读书、多做作业等,但也有很多人说他们希望能让学生玩游戏。

女教师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其中一个女生说:“我认为游戏很好玩。”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熟悉的内容。因此,想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对方喜欢的内容开始,增加与对方交流的机会。

2.想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尝试从对方不喜欢的内容入手。

比如当对方在开会时,突然被领导安排去做其他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不和他说话,而是先把会议记录给他看,并告诉他自己会在会后整理会议记录,希望他能按照会议记录的内容去做。

当你把会议记录交给他后,他的心里就会开始进行一番计算:我现在是在给领导做事,如果我按照领导的想法去做了,领导会不会觉得我工作不认真?我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领导会不会认为我没有职业道德?

这样一想之后,他就会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呢?

这个时候,如果你再让他自己做出决定:“如果我们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了,领导会对我有什么评价呢?”如果我们能利用“期待效应”,先从对方不喜欢的内容入手。当我们能得到对方的认可时,就能在对方心里留下好印象。这样下次他就更容易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人们很难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但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我们的大脑对不同类型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偏好。

比如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会更容易记住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则会更容易记住有价值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娱乐八卦新闻,因为这些八卦新闻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但对于有价值的内容,人们则会更喜欢看书籍、电影、文章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不让自己成为被“淹没”的那一部分。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能吸引别人注意的人。

本文由@Z级-匠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玩意是 gpt写的吧。

    来自北京 回复
  2. 里面有些语义错误,机翻么?建议审稿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