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人设」的底层逻辑
如今,互联网上,人设有各种各样,但随着AI生成内容出现之后,人设又有了新的变化。作者针对人设,谈谈自己的理解,探讨人设的底层逻辑,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对人设这个词的认知有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以前看“人设”的时候有点雾里看花,就觉得人设这东西就是假、骗,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再加上网上也经常传好多明星人设崩塌,更加深了这种不好的印象。
但随着对现在自媒体变化尤其是AI生成内容出现之后,我逐渐改变人设的看法,人设其实是一种呈现自己的某一个侧面的定位策略和产品思维。
“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之中抢占一个位置,那就要战略放弃,你不能什么都做,什么都展示出来,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时间投入到最容易出效果,并且能够带来收益的赛道,这样做起来才更轻松,能带给别人带来差异化、个性化的体验服务。如果什么都做的话,那账户给别人的印象别人所接收的反馈也越来越模糊、发散,也就很难说是一个自媒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定位理论在美国商品广告信息过载竞争异常激烈时候呼之欲出的。
站在定位角度理解新媒体市场,怎么有效的向别人传递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你能给内容消费者提供什么价值,以及你将往何处去,这些问题最简单就是做一个人设,给消费者明确的设计指向,经过博主所创作的内容持续传递,就能不断加深、丰富目标客户群体对这个人设的理解,这样IP形象就逐渐的立体起来了。
比如某个人在微信里面好友有很多,只要某个需求被唤醒,就会找他所记忆的那个IP购买和支付某项专业的服务,这说明人设传递的一个效果。这就是长期内容营销的结果,人们很快就可以找到这个人设,直接要向他进行询问,并付费购买其发售的产品,这样可以减少对某个领域探索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这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价值交换。
01
其实,我很佩服很多人在朋友圈内容也做人设规划,这需要非常克制自己表达分享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内容的欲望,专注传达出别人想要看的内容。事实上,没有“人设”定位这根弦的话,人们并没有办法完全真实去呈现自己,所谓的真实,都是经过个人筛选过滤后的对外呈现。没有人可以毫无顾忌去表达完整的自己,尤其是本身过得自己不满意或者负能量的情况下,呈现太多真实想法,只会失去更多朋友。
每个人所展示的东西,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有筛选的,甚至有美图,有滤镜,有导向,所谓“真实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设”,也是一种提供给他人可以接受的产品,当一个人展现自己的时候都希望呈现出来的优势,以及有吸引力的一面,这是人性使然。
因为人性以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安全感,即使是普通人也不会把弱势或缺陷的一面展现出来,如果不想做自媒体也会选择不表达,当然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人自我揭短或者暴露戳事,这其实也是一种公关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期待引起人同情来扭转劣势为优势,往往很多励志流自媒体就通常用这个做更立体的人设。
当然,所谓的缺点或者缺陷也不没有标准,就看是否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人们审美、价值判断、情绪都没有绝对标准,正因为如此,人设充分体现了网络多姿、丰富的生态。
人设既展示的是一个人个性特色的一面,实际上是也是很多人研究了人们喜好以及流量的结果,其实人的共同一面极其无聊,无非是吃喝拉撒睡学习工作生老病死,还有几乎差不多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只有展示出个性特色才有意思。无论多么高大的人设,其实也是普通人。
人设的目的是为了击中一部分人产生共情,让人觉得这个自媒体账户不是机器人,让别人能够感受到温度,而不是纯粹的工具、技能的科普或者纯商业目的营销号。
人设构建和传递,一定要有一些情绪的东西,要有一些性格在里面,并且这种认识是账户运营者与粉丝关注者一起塑造的。难怪以前我们对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时候老爷子总是强调「品牌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如果用户不再感受或者认可企业或者产品的“人设”了的话,那品牌的资产其实就已经贬值了。
02
当然,人设究竟是不是演的、有没有涉及剧本欺骗用户的情况。的确也是存在。
有句话说的好,「真诚是通往一切的道路,却没有什么可以通向真诚。」人设传递的核心还是要真诚,只有真诚分享,让人觉得这个人很实在,讲的东西没有太多藏着捏着的,比较坦诚人们才会关注;比如我喜欢听一个很有才华底蕴的人飚脏话就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诚的;再比如我看很多揭露潜规则和人性的书讲坏人怎么作恶,也是能够看到作者真诚的。动机也就是初心,很重要。
因此,我们不是要急于去否定一个人的“人设”,而是要区分这个人究竟是否真诚,是否存在伤害他人的欺骗。
当然一般情况下,骗子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设,会本能逃避互联网对其真实的曝光。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点对点的私密渗透,试图隐蔽和伪装,这样规模就会比较局限,他们即使胆大在网上是用假名字、编的假故事做灰产,一旦他们选择借助拍视频、做直播的形式就很容易穿帮;这几日不是有卖咖啡里面加壮阳药的女主播被抓,警方还顺藤摸瓜把供应链一锅端了。
如果下次你发现,有人虽然也会利用朋友圈做人设,但是是否发布过家人露面照片有时候是检验一个人心里是否有鬼,是否真的有欺骗性的人设的一个判断依据。一般来说做假人设的,其说说话,绝大多数是假的,这就好像地基是泡沫一样。
在虚假的人设运营者那里,人设是一般人们想象之中比较好美好的一面,比如捞女的人设是「现代独立女性」,「绿茶」的人设是「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渣男」的人设是「情种」等等,这种表里不一并不是说他们说代表人设有多不好,而是人有问题,以及你需要考察。
总结一下,符合自身实际的一面的人设是不怕的,也不会崩的,真实的一面经得起曝光的,是长期主义的;而虚假的,欺骗性的人设是随时会塌房,也是不可持续的,随时害怕暴露真实的一面,基本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就好比美容不等于整容,美化也不等于造假,尺度很微妙,这其中的运营者无不心知肚明。
再就是判断虚假人设以及无害人设之间的区别是,究竟那些消费者本身是否是希望他翻车,一般虚假人设骗人的,谁都希望他们翻车,背时;因为他们做的是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本身并不是人设的错,人设只是一个行骗的工具。
对于创业者来说,一个IP的人设定位本身也是把信息开放给行业、客户甚至亲友看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其账户内容不能吹水过头,可以通过人设的积极暗示激励自媒体账户做得更好。其实反而是什么就是什么样,不要装,给人太高的期待,简单一点、明了一点,让别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让别人知道你能够找到你。
总之:
从产品和营销维度去看人设,人设是IP的一部分,之所以是一个中性词,是因为人设是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产品(设计),人设很好的体现了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每一个人在线上并不等于每个人纯粹真实的自己。
人设从古至今都有,比如《水浒》里面的108位好汉都有人设,宋江人设就是”及时雨”和”孝义黑三郎”,也是水浒江湖里面的第一IP和大V。
人设早已经应用在商业领域,本质上是什么样的用户需求和流量倾向,就有什么样的人设去满足他们,因此我们要区分人设与其本人真实的符合度,判断其动机和动作究竟是演绎还是欺骗。
人设是自媒体IP变现的基础,对自媒体本身内容方向以及粉丝群体意义重大,本身也考验着运营者以及操盘者商业阅历和眼光。
专栏作家
靠谱的阿星(李星),公众号:靠谱的阿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互联网观察者,科技自媒体&媒体专栏作家,专注于公司商业模式研究和互联网行业分析,靠谱汇创始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