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绝标点符号,来深究年轻「用户心理」
问一下:你聊天时,习惯使用标点符号吗?基本上除了感叹号和问号,其他标点符号在大家的聊天场景中越来越少,甚至都有人习惯了不使用标点符号了。这种情况下,作为品牌方,如何引导潮流呢?
发信息不使用标点符号,或不常使用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年轻人开始流行用空格键和回车键来断句,并且很多人为了美观,在回车换行之后还用空格键按出几列空白,以形成一种“阶梯式”的句式。
一句话不超10字,多信息分割沟通方式,背后藏着年轻人哪些用户心理?
曾经热极一时的表情包,个性化名字在失去流行。面对新生的α世代,本篇一起来探讨不用标点符号的年轻人,背后的用户心理变迁。
以及品牌产品从业人员如何更好地走进年轻用户心理,用引领流行的“长红”来替代跟随流行的“网红”。
01 标点符号背后的情绪的洞察
聊天中的标点符号,反映发送消息此刻用户的情绪状态。繁使用感叹号的人,一般性子都比较急,以自我为中心,对事情渴望有强力的掌控感,自己的情绪表达胜过一切,而往往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常见的场景,比如公司里部门领导组织团队开会,一种是命名式,下午3点所有人准时参加项目复盘会,收到回复!!这是上传下达,体现事情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出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
聊天中经常用句号的人,相对比较严谨,每句话显然都经过深思熟虑,想完打好字,然后加上句号,以表示自己该说的说完了。比如,聊天中你回复:好的。不完整的事,用逗号;有疑问的事情,用问号,完整的表达后用句号。
在传统的沟通里,似乎很正常。但是,在如今信息敏感的碎片时代里,似乎透露出你这个人过于严谨和缺乏趣味。
聊天中经常用“~”的人往往比较温柔,在乎对方胜过自己,一般软妹子和暖男喜欢使用。比如:我此刻很想你~是不是比“我此刻很想你!”要软一些? 好的~和好的!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情绪表达。
聊天中经常用省略号的人,往往比较犹豫、不够果断,有话不爽快的直言表达。比如:那好吧… 体现的是对事情的勉强和妥协心理,用户易思前顾后。
符号是一个人内心的映射,但有些人聊天从来不用任何标点符。一连串的文字,单纯的事情表达,正如一个不带情绪的机器。
02 长短句 沟通背后的心理语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一段话被无线分割,成5到10句短小的语言在表达。从来不用标号,只用空格键的年轻人,隔开意思看懂的背后,是年轻人不想冒昧,隐藏情绪的表达,也是自认为年轻心理的心里身份。
看看家族群,就会发现家里长辈们几乎每句话都有相应的符号,对于聊天,好像在老一辈人看来是一件比较正式的事。一个个标点符号不落下的背后,是严谨,是刻板,也是不会变通的心理暗示。
用空格键,代替标点符号已成一种习惯。也是当代年轻人流行语言表达习惯。线上沟通看着屏幕,总容易让用户有过多的揣测,不同的标点符号也许发着无心,看者有意,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心理误解。
句号,会令人有一种冷漠感和疏离感,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被用于表示“无语”,而非一句话的终结,所以不会轻易使用。
叹号,会让人感觉自己过于强势,对于不太想表达清晰佛系的年轻人而言,也不会使用,因为不想被掌控,也不想冒犯的去掌控别人。
省略号,是欲言又止的无奈,是犹豫不够笃定的敷衍,有点无语却又不敢正面刚的心理。
不用标点符号,不想被过度解读,不想让情绪外溢的背后,是当代年轻人佛系的心理表达。
没有叹号的命令和被掌控感,你我都是平行关系;没有句号的收敛,似乎推开了隔阂的墙,更有兼容性;没有省略号的无奈,也不想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无奈和徘徊的心理状态。
03 流行的表情包、特殊符号为啥不火了
潮流,总在跟着时代在变迁,还记得10几年前的QQ空间时代吗?还记得用特殊符号背后的网名吗?90后的你,也许用过以下风格的网名。
绵♂花の糖、づ华丽メ訫寂、‖墨染锦年°、时间尘埃°°°,有共同的特点,华丽的辞藻搭配着不一样的符号,似乎向用户表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以及那个时代,自己的潮流和时尚观,正如曾经流行的非主流发型一样,当下的审美观回头看,现在的用户看都有一种乡村非主流的土气。曾经的风靡火热,为啥都在时间的冲涮下在逐渐消失。
10年前年轻用户喜好,和当下年轻用户喜好,潮流语言表达在变化。如何制造流行引领流行?只有跟着用户拥抱变化,走进用户心理真切去感知他们怎么想,他们想要什么才能不被抛弃。
如何制造流行并长期流行?试试这三步。
- 重复曝光和熟悉感:所有人都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制造熟悉感,并反复重复是制造流行的关键,比如:苹果每年9月新品发布会,双11的购物节话题等;
- 用户喜欢的感知:不喜欢太熟悉,不喜欢太陌生,他们喜欢既熟悉又陌生。让人从“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熟很亲切”变成“我喜欢这个东西”,熟悉是记住,陌生和神秘感是探索欲。
- 融合和“微创新”:用类似熟悉是事物去唤醒,用户已有的概念。不造创造新理念,用固有认知唤醒。比如曾经的健康码,红码隔离,绿码安全的研发理念,来源于红绿黄的原始记忆,红灯停,绿灯安全通行;
回到标点符号和当代年轻用户的心理,不火的背后是你的用户结构在变迁。曾经看着QQ空间上的用户,和现在聊天不用标点符号的用户是两个群体,他们的用户心理、审美观、价值观都在变化。
用目标用户熟悉感去反复重复,才能让网红变长红不断引领潮流。
04 产品和营销上如何更受α时代喜好
如今α世代的用户正在走进消费视野,作为品牌和产品如何深受α世代用户的喜好,是当下新品牌年轻化值得深究的话题。
阿尔法世代(简称a世代)即为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这一代人是真正的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也是未来的消费主力军,有数据预测到2025年a世代人口数将达到20亿,成为全球人数最多的用户层。
未来消费主力军,阿尔法世代用户从小就在短平快、信息高密度的环境长大。让你现有的品牌若干年后不被唾弃过时,值得每个品牌从业者深思。
如何做α世代用户中意的品牌?五条建议。
- 围绕品牌价值观,做减法。比如可口可乐品牌诉求年轻化,10年前的年轻化表达、现在年轻化表达,以及10年后依旧通过年轻人的流行法则,传递品牌年轻化理念;
- 跟着用户结构、用户心理变化而变化。年轻化不是界定受众群体的锁定,而是跟着用户的变化而变。就像那句“没有人永远18岁,但总有人18岁,引领跟随当下18岁的喜好。
- 产品创新、保留原有优势推出年轻化热爱的产品。比如可口可乐湿经典,当下年轻人爱的0糖0卡是对身材焦虑的需求,0糖的可口可乐也就呼之而出。
- 视觉创新、多巴胺情绪颜色,符合现在年轻用户的配色表达。过去讲性价比,在个性化追求的α世代用户不为金钱焦虑的时候,更看重的有“颜价比”。
- 营销创新、走进α用户心理,用他们中意的兴趣点和情感共鸣输出品牌价值主张。用流行的语言传播,去满足年轻用户消费习惯。比如,又端又酷的不带标点符号的沟通。
经典百年品牌,可口可乐为什么能不断的穿越周期,经受市场检验。可乐,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旨在通过其产品,传递快乐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年轻人在哪里,年轻人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年轻人的场域是在哪里,这些都是可口可乐穿越周期,传递品牌内核“年轻化”的策略。
比如,赞助音乐节、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让消费者在享受欢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可口可乐品牌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不整网红看长红,拥抱年轻人才才可能不断的穿越周期。
肯德基品牌年轻化,深得年轻人青睐。从疯狂签约顶流代言人天团,到年轻个人喜好的各种游戏的联名互动,再到年轻人喜欢“又丧有佛系”的语言表达,无时无刻都在渗透。
05 最后的话
任何事物的流行,是有生命周期,如何延长生命周期,把短暂的网红打造成根深蒂固的长红是当下做产品、和营销人值得思考的话题。过去很多品牌的没落,你发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却残忍的被新用户抛弃。
用户消费心理在变,用户交流语言在变,用户流行喜好在变。对于新时代的品牌,唯有走进用户用年轻用户喜欢的语言表达,才能赢得用户喜好。
α世代年轻人,不为衣食住行基础需求烦恼,物质充裕,更多的是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从过去的吃饱穿暖,到吃好、穿不同的变迁。
一开始就在马斯洛需求的中层级,更多的消费心理在归属与爱、尊重与自我实现。多和年轻用户沟通,洞察年轻人消费心理,是产品开发和营销穿越 周期走向长红的必经之路。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火火品牌营销】,微信公众号:【火火品牌营销】,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