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的思考:需求的三个层次

0 评论 1731 浏览 8 收藏 11 分钟

需求,是一个可以简单也很复杂的东西,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致,那么该如何挖掘客户的具体需求?作者以一个案例为例,分析当中的三层需求,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需求,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因为这是人的想法和表述,可能是用语言来表述,可能是用行为来表述。如果表述得当,那么可以直指问题核心,如果表述不当就会越描越黑,如那海底的针,捉摸不透。

现实中有这么一个案例,这是一位朋友考我的,他不是IT行业的,但他的话让我羞愧难当。

他有个朋友在健身房工作,有一天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只见她穿着一身外卖服装匆匆而来,却又没有直接上前询问,只是在门口转悠,发呆似的看着人来人往,眼神中透露着迷离和不确定性。显然健身房的人也看到了这位特殊的顾客,但是他们都没有上前搭理,在他们的经验中,像外卖人员,他们是不会舍得花几千上万进行减肥健身的,于是就当没看见,尽情招呼那些他们认为是客户的顾客。

而他的朋友小王(姑且化名下)却没有这么想,他也没有一定要成交的念头,只是不想让她尴尬,毕竟来了都是客人,不分尊卑。于是他上前搭话,问了:姐,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小刘(姑且也化名)显然诧异了一下,抱着感激的语气回答道,我想减肥,说完有点不好意思的语气渐弱低下了头。小王没有直接回答她减肥套餐什么的,只是静静等待下文,只听小刘又说了,每天送外卖爬楼都很累喘的慌。

听到这里,我朋友就问我了,你觉得小刘为什么要减肥?我想这不是辨别真伪需求嘛,可一时语噎,不能从容答出来,我支支吾吾说,她想变瘦,变得轻盈,让身体轻松。他说错了,让我再想想,他又提供一个信息给我小刘已经结婚了,给我5分钟时间,我拼命的想,想了一种种可能,我都想到了她可能有外遇,想表现给第三者看。等我朋友上完厕所回来问我答案,我没好意思说刚想到的那个,只是换种表达方式说她想变美。我朋友说对了一半,只是形式上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最终的答案。

他说他朋友小王接下去问了,姐,请问您和姐夫关系怎么样?小刘显然没有预料到他会这么问,长久的沉默,似乎下定了决心,于是和小王说了,他们夫妻关系不和谐,他老公有了外遇,嫌弃她了。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小王赶紧安慰,也没提减肥课程啥的,只是关心她,宽慰她,并说一些家庭的关系和谐的解决思路。

最后不出意料,小刘买了减肥课程,一共花了大几千。小王的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被他们否定的客户居然当场就签约了。

我朋友随即来了一句感慨,你们坐在办公室里的,不食人间烟火啊,虽然是句调侃,但是让我臊得慌。他后面那句真的直指当代产品本质——你远离客户就是远离钱。多么朴实无华,多么充满铜臭味,但就是这句话,打了不知道多少企业的脸,所做的产品只是自己觉得好。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杨堃老师讲过的需求的三个层次,显性需求、隐性需求、未知需求。

这是一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图片——冰山一角。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显性需求,就是客户怎么说的,直观理解客户所描述的意思。那么此时就期待客户能够完整准确的描述自己的需求,不然如果按照客户所说的去做,可能就做了无用功。而大部分客户描述需求是不完整的,只是要一个结果,也有些看似比较厉害的,就直接说功能怎么加怎么减,我们要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增删,在每一步操作的背后都是有其原理和作用的。

隐藏在显性需求背后的是隐性需求,一般可以根据显性需求的侧面反映出来,比如说有没有面包,其实是饿了,只是不是正面说出来,通过自己想要的东西来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因此也叫浅层隐性需求。

最后一层是未知需求,也叫深层隐性需求,这个不是从言语的正面侧面能反映的,只有深入用户内心才可以反映出来,可能本身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但是因为在其他事情上面遇到的困难才会对当前的事情有所不满。

举个杨堃老师课堂上的例子来说一下这三层需求。

故事描述

一位集团老总到分公司视察,分公司的负责人就带着老总从上到下,里里外外的走了一遍,分别介绍每个地方的工作内容,等介绍到休息区的时候,老总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连忙打断滔滔不绝的分公司负责人,气愤的说,为什么休息区没有饮水机?

那么从上面故事的描述,我们从刚刚讲的三层需求分别来思考下,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显性需求:休息区要放置一个饮水机。

隐性需求:集团老总累了渴了,想喝水了。

未知需求:从老总的语言上我们定位到了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那么为什么老总这么气愤呢?不会仅仅是因为没放置饮水机,也不会因为口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老总的纬度去思考了。

一方面是老总自身的纬度,一方面是老总与分公司的纬度。

从老总自身的纬度出发,他本身就有一肚子火,正愁没地方发,你小子还当耍猴一样带我溜来溜去,于是就爆发了,那么他自身的火的来源就只能猜测了,可能是家庭矛盾,可能是来的路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

从老总与分公司的纬度出发,因为老总对分公司不满,才会发火,那么不满的原因可能是分公司业绩不好,或者对本次接待不满,不应该让他这么体格肥胖的人到处走,应该找个舒服的办公司听取汇报。

以上都只是假设,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特殊场景特殊对待。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在碰到这样的需求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去应对呢?我们有两种方法去接近答案。

提问法

问问题问到最后就是答案,只要问的巧妙,就越接近答案,我们平时也要练习去问问题,不要一下子就条件反射的给出答案,可能是一个好答案,但生活工作不是唯一解,哪怕数学题也是有多种解法,而我们的工作不止是解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问问题不是随便没有条理的问,没有参照物的问是无头苍蝇,我们要紧扣目标来涟漪似的问,一圈圈辐射开去,在这中间可能有一些岔路,我们要慢慢筛选掉比较偏的问题。

串联法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只是取经路上的一难而已,放眼整条路径,我们能更清晰看到问题导致的原因,来龙去脉都显现出来,把问题带入实际场景中,让问题活起来,看问题游走的范围就能掐住问题根本所在,做出的方案也能对症下药,避免脚痛医脚,解决这边的问题,引发其他地方的问题。

回归生活,接近客户

我们一直在生活中,我们的客户也在生活中,生活中的问题要在生活中去处理,偏离生活是解决不到位问题的,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让问题具象,总结生活中的场景,让方案随叫随到。

接近客户去感同身受,我们是去帮助客户成功的,去为他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在他前面扫除一切障碍,如果离客户远了,我们鞭长莫及。我们无法感受客户情绪的时候,我们离失去客户不远了,而我们赖以生存,引以为豪的产品将成为一堆待回收的垃圾。

远离客户就是远离钱,不会生活做不出好的产品。

不正之处,请不吝指教!

本文由 @诗忆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