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项目管理时,应该如何做?

4 评论 12904 浏览 58 收藏 8 分钟

在初次接触项目管理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涂,不知该如何去做这件事情。对于设计师来说,项目管理并不会像PM那样具体到对整个项目的运转环节都进行管理,需要做到的程度是,自己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怎样解决,找谁解决。

一直觉得,在工作时如果能尝试一些不同的事情,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将自己培养成T型人才,能立足于自己专业的同时,也能扩展自己的思维,稳定地向前成长。前段时间忙于一个后台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针对前一个项目自己所做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其中一点就是要有项目管理的意识。

在一两年前,虽然看过领导用Omniplan做项目管理,但自己是觉察不到它的好处所在的,也就更不会主动去学。现在,也是更有经验的专业前辈指点自己,需要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出于这个接触点开始进行尝试。

做项目管理的目的

当初被建议去做项目管理的时候,心里确实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稀里糊涂的。但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地,除了摸索出来怎么做项目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做这件事其中的好处。

对于设计师来说,项目管理并不会像PM那样具体到对整个项目的运转环节都进行管理,需要做到的程度是,自己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怎样解决,找谁解决。特别是在大厂,人非常多的情况下,这样分责的表格就很有用。

作为项目参与的设计负责人,总结出来有如下几点好处:

(1)了解在对于项目,公司付出的资源有多少,这个资源包括人力、时间等,从而了解到对项目的重视度有多高,进而判断自己该花多少精力进行投入(当手上活很多时,并不是每个项目都必须要自己全身心投入)。

比方说:公司是以移动APP作为主要产品的,但现在让你去做个网站,做公司官方宣传,配给你一个前端一个后端的开发人员,两星期完工。那意思也就是说需要很快很简洁的表达出公司做什么的,联系方式,移动APP的主功能点和下载渠道,就够了,多余的东西不是现阶段公司的重点。那么作为交互设计师,就得当做一个活,顺利快速做完。

(2)了解了产品、运营、UI、开发、QA等非设计部门的工作量和时间点,方便找到对应内容的负责人,进行工作交接与配合。

(3) 在向上设计内部,进行报备工作的时候,让设计部门的工作量(包括工作时间的安排和工作内容),有了明确的证明与输出,更具专业性。

(4)方便自己安排工作进度和计划。

(5)防范风险,拥有整体的大局观。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对各个部门的进展有了把握,让项目组各个部门的合作变得清晰明了,开始有了管理意识

怎样做项目管理

作为交互设计师,做项目管理,主要是理顺整个项目中各部门是是怎么协作配合的,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和产出(如下图是设计和开发工作内容的项目管理表格)。

  1. 找PM进行沟通,让其用文字,输出明确的项目目标和目标用户画像——为找到整个项目的目标;
  2. 找PM进行合作,输出每个部门相关的工作负责人和时间安排(如上图只涉及到设计和开发部门,则可以细致到每个功能模块的开发负责人);
  3. 针对PRD,梳理出用户的主任务的流程图,以及评估出每个主任务下可能涉及到的页面有多少个,再根据页面数评估出自己所需要的设计时间(建议每天按照4小时的工作时间进行计算,留出应急其他事情的时间);
  4. 根据总的设计工作量和功能的优先级,排出工作周期。(如上图中阁主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周期)

比方说:从0到1做微信的话,微信一共有4个tab,按照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微信(对话)>发现(朋友圈)>通讯录>我”这样的级别进行排期。再比方说:“对话”功能中,一共有30个页面,“发现”功能一共有20多个页面,那就可以对话功能按照3个礼拜的工作量进行排期,发现按照2.5个礼拜的工作量进行排期。

Anyway,以上只是打个比方,只是为了说明工作时间是怎样通过流程,以及相应流程下设计的页面数,进行评估工作时间的。

越往后走,笔者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涉及到设计本身这一块的内容,开始负责各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事宜安排,以及需要为设计结果和项目结果负责。

不仅仅是因为经验增长工作内容开始走向管理,笔者感觉到,设计专业和市场的渐渐成熟,设计师开始担负更多的职责,有了背负项目相关KPI相的趋势。比方说:品牌与设计的关联变多,全链路设计师的出现、UED转向UGD等等,都是这个趋势的一些体现。

备注: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团队,主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GD(User Growth Design)用户增长设计,主张“以用户为中心,以增长为导向”。

专栏作家

Sophiallg,微信公众号:Sophia的玲珑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爱折腾,爱健身的交互设计妹纸。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每个项目的参与人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我们需要做什么

    来自北京 回复
    1. 说得对,还会考虑一点,自己能得到什么

      来自美国 回复
  2. 个人觉得结合工具做项目管理会更加有效,我们之前在做这个的时候一直都遇到很多的问题,后来用了一款叫Worktile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问题

    来自北京 回复
    1. 嗯,如果有项目经理就更好了

      来自美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