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初创团队该如何求生存

3 评论 4071 浏览 3 收藏 8 分钟

本人思想有点怪癖,平时也就口无遮拦,所以今天借这闲暇之时,和大家扯扯蛋!!!

想必有很多人都已经阅读过《从0到1》这本由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著作的开启商业与未来秘密的著作了吧,即使没有阅读过,也大概看到过脉脉圈、微信圈朋友们大谈论阔的动态了吧!

彼得-蒂尔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命名为《从0到1》呢???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商业大亨或者产品运营大牛都会趾高气昂的做出回答,答案应该也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 从0到1是一种改革,是一种创新!
  2. 从0到1是彼得-蒂尔对自己事业历程的写照和总结!
  3. 从0到1是对当前商业浪潮的一种最致命的打击和反思,不能沉迷于一味的商业竞争,我们应该另辟蹊径,创造出影响世界的东西,从而可以垄断市场!
  4. 从0到1是……

可能对此问题的回答数不胜数,而且都很在理,也都很一针见血,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二两墨水的怪人,可能会做出唯一不同的解释:“从0到1根本不是一种商业思维,而是一种对现有商业的一种讽刺和挖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相比我做出这个解释会引来很多人的抨击,但是我不怕,因为我已经告诉过大家我是一个怪人!

想必看到这有很多朋友都已经很不耐烦了,说了半天就只知道说空话大话,能不能来点实际的东西!既然大家都很不耐烦了,那我就抛开什么商业秘密,什么从0到1,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实际的问题吧。

引用标题:“互联网+时代,初创公司该怎么求生存”。就现阶段来开,互联网+的浪潮已经算是席卷全球了,可谓是“全球化”了,在中国每天不知有多少互联网+公司成立,也不知有多少又以失败而告终,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只能长叹一口气,因为,我们也爱莫能助。

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

倒下的第一批

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鼓励下,很多年轻有为的人就会草草的组建一个根本算不上团队的团队,拿出一个根本没有通过时间研究,市场分析和认真构思过的产品,就打着创业的旗帜去着手创业,连产品最基本的实现过程都不清楚的团队怎么可能会走下去,结局只有一个,提前出局,这是倒下的第一批;

死掉的第二批

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团队,然后构思一个产品(连复制带抄袭),举着改变世界的旗帜去开发产品,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要上线了,然后,开始各种营销布局,各种战略的实施,结果上线奋斗三个月发现没有任何的市场价值,结果以冷战而出局,这是死掉的第二批;

退出历史舞台的…

有了一个完善的团队和一个比有市场的产品,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产品开发和实现,各种市场运营部署,从无到有,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产品上线了,又结合各种运营渠道和市场推广方法,终于有了一定的流量,此时便豪言壮志的宣布A轮融资,不幸的融资失败,坚持烧几个月的老本,然后默默的退出舞台。

幸运一点的团队拿到了百万级的A轮融资,创始人腰包鼓起来了,就开始实行“慈善会”的举措,给公司换个好门面(好的办公场所),给合伙人发红包(各种奖励和鼓励),大兴扩建团队(盲目的扩建团队,失去了真正的团队效率),如此的创始人,在拿着别人投资产品和团队的资金过重的修饰一些与创业本质违背的东西,公司还未到盈利之时,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公司头重脚轻,在受到重挫之后也便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

以及其他…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害怕朋友们拿刀砍我…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新起之秀,在短短的时间内以一匹黑马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对于这些新起之秀,我们往往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好奇,也会有一些崇拜之意,无论他们还能走多远或者走多高,至少,现有的成功也足以我们对此分析个一二。

往往,这样的团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不太喜欢跟风,不会急于求成,他们的团队也好还是产品也罢,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其妙”和“另辟蹊径”,他们的团队无论从执行力还是凝聚力,还有他们的创始人无论从战略眼光还是格局方面,都是很出众的,因为,他们至少不会很明目张胆的跻身于和巨头的正面竞争中,而是以一种比较精准和具体的点切入市场。前期阶段根本没有人会看重他们,这反而让他们有了一个发展的巨大空间,数月之后,他们将产品做的有声有色,渐渐的很多投资人将目光转向他们,有了大资本的介入再加上产品本来的价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便是中国的新起之秀得作风;

说到这,我想以《0到1》中的理念结尾:让世界发展的从来不是竞争,而是创造;对于初创团队如何发展,我的看法只有一个,静下心来去发现未开辟的领域,虽然谈不上改革,但是至少应该找一个不至于存在于激烈竞争的领域的产品着手去做,用创新的眼光去发展,而不是竞争,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去争和巨头夺资源而不去创造资源,我们甚至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本文为作者@一爷 原创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分析的很好,找到竞争比较弱的领域,才是初创公司的出路!

    来自北京 回复
    1. 是的,其实竞争的背后是恶性循环,最后的输家一无所有,最后的赢家也没用任何的利润反而为竞争之战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没有一定的优势应该避免竞争!

      来自江苏 回复
  2. 是的!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