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了解互联网从业者

0 评论 14224 浏览 59 收藏 14 分钟

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下互联网的职业和关联性。身为一个互联网人有必要对此进行了解,这样的好处在于切身去了解相应环境下的事物,看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产生的价值点在哪里,如何协调和沟通,以及是否可以进一步提升等。

(备注:图示产品、技术、运营不是三种具体职业,而是三种职业形态汇总)

我们把企业最初发展的形态看作是一个点。实际上,即便是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也都是由一步步进阶而来的,没有哪家企业一开始就强大。

现在也常常提到互联网的三大热门职业,产品、技术和运营。这也只是表象的职业层面,背后其实是有逻辑基础的。当互联网企业由一个点不断发展时,本身就已经具备一套基本的体系在里面,而所有的职业都是基于此不断扩展的。

先从四个基础结构说起(下面会细分各个结构下具体的职业):

做什么到产品层面:

最初考虑的是做什么,即规划层面的事情,其次才是产品的层面。

无论对于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本质都没多大的区别,在这个阶段里,主要考虑起什么为起点。比如具体打造什么样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给用户(也可能是客户)。由于企业内部的想法只是处于概念期,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所创造的构想及分析会成为最重要的结构,好比内核一样。

当开始从服务、理念、产品这些元素角度去考虑问题时,往往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脑中概念,之后会形成可看得见的输出成果,这是实施前的关键一步。战略明确、需求分析、调研、以及对接静态输出、效果美化都会是产品方面涉及的因素。其中具体的岗位涉及产品经理、交互设计、UI设计等。

一句话总结就是明确服务方向,整理出可实施(可开发)的方案。

具体实现到技术层面:

在实施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技术方案,也是工程师。

简单的理解就是将方案实现为“可用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都一定是有具体的产物,比如一辆自行车、一款手机、一个App等。当工程师考虑完成这些东西时,可并不是简简单单做到实现效果即可,比如需要用到什么方法,涉及到哪些结构,出现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工程师从系统性的角度去整体评估项目,因为项目从实施到展现到客户层面,一旦出了问题,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可控的损失。架构设定、人员配置、方案的研究、技术的协调等都是实施层面最常接触和深入了解的一面。涉及的职位为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运维、数据等。

技术层面也可理解为明确任务,实施具体的开发方案,达到产品目标。

价值产生到运营层面:

在这个环境当中,运营人员最关注的是如何产生价值,如增长用户,获取利润等。

当最初的“点”经过种种环节形成一个明确的产物时,它所带来的价值也随之而来。首先要明确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明确方向后再开展一系列措施进行反馈验证。在传统企业当中,基本上会有销售和市场人员参与此项任务,互联网可能涉及更多。事实上,当企业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就是不断在验证产物,获取价值的过程。

然后这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由于具体的环境与背景下。运营团队已经从单一的模式发展成各种混合模式,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围绕产生价值而来。运营岗位涉及的市场推广、内容生成、活动策划等几个方面,具体的岗位自然衍生不同类型的运营人员,包括客服。

可以将运营的目的理解为调动内部资源,接触用户,获取产品价值及利润。

组合到立足:

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而来的,在当代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团队配合、互补、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了解的有利信息越充足,所做的事情价值就会越高。当最初的一个”点”有了具体的效果反馈时,则会寻找下一点继续深入挖掘。

在这个环节中,产品、技术、运营的相关人员将通过多种组合形式(讨论、反馈、分析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任务流程,将价值实现最大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绝不是一个点最好就成了,长久的发展必然是相关人员不停进步,产物不断迭代而得来的。最终实现在自己领域的立足根基也在此。

不同职位的价值点

我们已经从一个点对互联网的职业形态有了简单的认识,下面会重点说明各个职位的价值和关系(在不同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职责会有所偏差):

一、产品层面:

涉及职位为产品经理、UI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与体验。

产品经理:

职责:制定需求,明确文档,协调资源,实现具体的产品任务。

涉及工具:Word、ppt、axure、xmind等

输出文件:需求文档(产品、商业、市场层面)、思维导图、流程图、信息结构图、演示文件等。

UI设计师:

职责:明确产品需求、实现相关效果图,交付于工程师。

涉及工具:Ps、Ai、3dmax等。

输出文件:具体页面效果、页面说明、标注图、切图。

交互设计师:

职责:优化产品流程、实现最佳的产品操作体验,更好的表达产品内容。

涉及工具:Axure、Justinmind、ppt、word等

输出文件:高保真原型、文档细节说明、业务逻辑图等。

用户研究与体验:

职责:以用户角度分析与验证产品的可用性,追踪用户行为,为产品提供可支撑的场景及问题说明,对应与用户体验或用户研究岗。

涉及方面:调研、产品体验、收集反馈、提供改进方案等。

涉及工具:Excel、ppt、在线问卷工具、模型建立工具等。

二、技术层面:

涉及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运维、数据。

前端开发:

职责:根据需求制作标准优化的代码,实现页面呈现,包含互动效果。

涉及领域:Web(网页)、App(移动端开发)、Html5等

技术:网页(html、css、js)、app(ios、android、wp)

后端开发:

职责:为前端提供可支撑的后台基础,如数据、业务逻辑等,也包含算法、抓包等方面。

涉及语言:Java、Php、C++、Python、C、VB等。

输出文件:接口文档、程序逻辑表、后台管理系统等。

数据工程师:

职责:对产品相关数据的建立与审查、提取、维护等方面。

涉及方面:Mysql、Oracle、DB2、MongoDB、SQLServer等。

输出文件:数据表单、业务逻辑图、数据维护说明等。

测试工程师:

用人工操作或者软件自动运行的方式来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的过程。

职责:根据产品需求明确测试方向,测试产品并提出产品问题,包括改进意见。

涉及方面: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测试管理等。

涉及工具:TP、QC、QT、LoadRunner、QTP。

输出文件:测试用例、测试文档、测试反馈、测试问题提取等

运维工程师:

职责: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数据并发、入侵防范、系统支撑都涵盖在内。

涉及方面:系统维护、数据维护、网络安全、业务支撑等。

涉及知识:脚本语言、命令操作、数据库等。

三、运营层面:

涉及对用户运营、商务运营合作等方面。

职责:调动内部资源,获得产品价值,生成利润。

包含领域: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线上和线下)、渠道推广、数据收集与管理、用户沟通反馈等。

通过案例说明各职位的关系

在互联网不同领域中,职位还可能更细分,但重点的范围已包括于此。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不同职位的侧重点与任务形式,接下来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各个职位的关系。

比如我们需要做一个网站:

  1. 产品经理负责网站的整体规划和需求说明,编写明确的需求文档,网站的业务逻辑图。交互设计师会按照需求定义具体的网站模型,展现给UI设计师。
  2. 设计师根据需求与模型图(原型)制定具体的网站页面与效果。有的公司没有交互设计师,则由产品经理负责原型,但毕竟不那么专业。这期间产品、交互、设计沟通比较频繁,静态的产品与资源越详细,越利于实施环节。
  3. 进入到具体的网站开发时,前端人员会根据需求文档和效果图进行页面的代码输出,包含交互和动态效果,同时后端开发做后台管理系统、业务逻辑架构、数据接口文档等,如果有专门的数据工程师则由其建立数据表。后台数据建立后,前端工程师开始数据调取,展现在前端页面中。测试工程师也在明确需求后开始编写测试用例,与产品人员进行沟通,明确产品细节。开发完成期间和完成后,开始不同程度的产品测试,同时提交bug等问题。
  4. 网站上线后,运营人员开始进行推广、拉取用户,通过不同手段实现网站的价值。当网站用户量逐渐增高后,涉及数据的并发与服务器内存压力,运维工程师开始深入介入并解决网站的系统支撑问题。

在具体的环境下,各个职位的人员并非只侧重自己的一方面。有的在最初阶段就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产品开发、维护、运营等团队,目的也是为了相互了解,简化沟通成本。

总结:

不同职位产生的价值和协作模式也是不同的,而在特定的环境下又会突出某一职位的重要性。实际上,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中,职位的扩展也导致信息的流通慢,但每个职位都至关重要,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他人所做的工作,因此尽可能去理解与接触,才能更好的沟通,包括对自己的职位定位和规范的确立都是有好处的。

#专栏作家#

Timekr,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研究领域为信息服务、社区模式、在线教育等。目前主要分享产品相关的经验,涵盖一线产品人士的经验总结,只为探索有价值的信息,欢迎行业人士交流学习。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