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的风险,多半能被量化出来
不确定性事件往往会产生风险,我们对风险都是厌恶的,但事实上,风险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通过对的方法去量化风险,再将风险值有效地降到最低,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只有存在不确定性,就会产生风险。
有多少人至今还是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是绝对安全的,无论多少。似乎国家的教育从小就向我们灌输了很多“绝对”的概念,对不确定却性避而不谈。
毫不夸张地说,这辈子风险将会与我们亦敌亦友,即使它不能为我们带来直接的收益。处理好了,风险的敞口较小,守财容易,处理不好,风险敞口扩大,风险失控的后果,每一种都绝对不会是你想要的。
你会相信吗?风险其实能被计算出来。分享一个计算风险的公式:
一、习惯性豪赌
假设你有一个想要去投的投资品种,它未来的上涨空间是50%,未来的下跌空间是10%,那么我们到底是投还是不投呢?
你可能说可以投,毕竟有50%的上涨。
但如果这个投资品种,它未来的上涨空间是20%,未来的下跌空间是15%,那么我们还投么?这个时候或许你就没有这么坚定了。
或许你觉得还是可以投一下,毕竟有20%上涨呢。
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我们面对这些风险敞口,大多数人(几乎全部)都是通过感觉去判断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方式。
也就证明了在这件事上,大家都在比谁拍脑袋的能力更强,而非投资。从商业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不亚于一场豪赌和事故现场。
二、风险收益比
大家都知道,数字是不可能骗人的,还是上面的例子,我们引入一种计算方式:
数学里面我们知道,1是一个很魔幻的数字,我们把所有的投资标的本身看做是1,然后上涨就用1+X%来表示,下跌就用1-X%来表示。
小学数学,没有难度,信我。
一种投资品种的上涨空间是50%,那么我们记作1.5,它的下跌空间是10%,我们记作0.9,那么这个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比就是1.5 X 0.9 = 1.35。
1.35是什么意思?我也很难和你定义,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标准值,这个标准值就是市面上无风险收益率的风险收益比。
现在市面上无风险收益率大概是5%。
50万存银行,个别小银行可以做到比5%更高,而且50万以内银行都是刚兑的,也就是有任何闪失,本息赔付。
因为这个没有下跌空间,所以我们记作为1,无风险收益率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比为1.05 X 1 = 1.05。
也就是说,风险收益比低于1.05的投资品种,最好不要碰。投机的不说,如果是从事长线稳定的投资,时间这个维度肯定会把概率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风险收益比低于1.05的投资品种,尤其是低于1的投资品种,大部分时间都是亏本的,你还不如直接存银行定期,这样子省心,而且收益更高。
现在回头看看前面说的第二种投资品种,上涨空间20%,下跌空间15%,风险收益比算出来是1.02,比我们的标准线1.05还低。
也就是说长期投资这个品种,还不如直接存银行呢。
三、如何去量化上涨和下跌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我根本无法量化这些投资品种的上涨空间,也无法知道下跌的空间是多少,所以风险收益比,尽管我知道很重要,但也很难算得出来。
确实,事实就是如此。
但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所谓的上涨和下跌空间,理论上都只是一个区间预估的值,你对他需要有个预估,这个值可以是预估的,但是这个值的区间,理应是需要确定下来的。
就像现在上证的PE大概是12倍,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上证综指“底部”都在8-12倍之间,所以你可以比较确定上证综指PE的底部区间,基本就在这之间。
当然我这个只是举个例子,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去说,历史数据就是你最好的顾问朋友,数据总能给你在制定投资品种上涨下跌空间的时候,给你一个可预见性的区间选择。
如果连区间都是模糊不清的,其实这跟赌博没有任何区别。就算是赌博,都会有所讲究,聪明的赌徒只会在胜率超过50%的时候押注,否则还不如直接拿钱去买大小。
P2P为什么危险,因为他的下跌空间是无法预估的,或者说接近于100%,它的风险收益比就会无限接近于0。
四、风险收益比应该是一个整体数值
假设你给自己的目标是年化收益率10%,那么你所有投资品种的整体风险收益率加权计算后,就需要≥1.1。
你确实需要有部分高收益,但存在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来拉升收益,又需要一些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来对冲掉前面的风险。
听起来投资品种好像有很多很多,根本不可控。其实普通人起步,也就只有那几种,都藏在了我们的“资产负债表”里面。
这份表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人生三张表,用经营公司的方式去经营自己》里有说,希望能帮到大家。
其实世界上很多的事情,我们没能量化,只是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去量化而已。
相关阅读:
#专栏作家#
雅格布,微信公众号:雅格布(ID:jacoblab),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策略型产品经理,擅长需求挖掘以及产品增长,重点关注金融、游戏和社区领域,并对此类产品从0到1有启发性的实战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收益比=可能得风险/可能的收益,对应本质应该是一个比值。而具体到本文中采用可能上涨下跌空间定义的“风险收益比”,不可否认,这种定义的指标(默认相对长期持有,且先涨后跌的累计收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实质上都和风险收益比的intuition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