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相知,这几年我的成长与改变
每一次,回看自己过往的输出,总是觉得稚嫩,但这或者就是成长,不断地输出、思考、学习,建立新的认知,推翻旧有的执念,而人人社区恰好可以帮助我完成这个过程。
谨以此文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九周年快乐,也感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带给我的成长和帮助。
前言
回顾这几年的产品、运营生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以下简称“人人”)一定是对我成长助推作用最大的社区之一。
恰好,人人九月份即将迎来自己的九周年,而“奶总”(Nairo,人人主编,我还挺喜欢这样称呼他)也与我告知了这件事儿,确实吊起了我的胃口。按照自己的习惯,每当遇到类似于此的非常有意义的时间节点,都会写点什么,这次也不例外。
与人人相识三年,伴随着自己从一个互联网小白到如今的全过程。在人人社区,自己有了一些输出,也收获不少。甚至于每当迷茫低谷时,想起在人人上获得的一点收获和改变,都能激励自己走出困境。
那么接下来,我整理了自己与人人相识相伴这三年的点点滴滴,将故事分享给各位,也祝人人能够去正向的影响越来越多互联网领域处在迷茫和挣扎阶段的新人。Enjoy~
No.1 2016年:迷茫的新人初识人人
2016年,我第一次接触人人社区,是通过一个朋友推荐,说这里是一个不错的产品运营社区,有不少产品、运营的干货,对于新人来讲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深以为然,于是开始了解人人社区,也确实如朋友所述,人人社区里有很多大佬,干货自然也有很多,由此,人人社区成为了我每日必逛的产品运营社区。
那会儿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内容消费者,看到很多热爱分享的朋友在这里输出自己的观点,很深刻也很受益,虽然我平时也会喜欢写点东西,但与人人上的作者们相比,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应是仰视,是的,每当看到有价值的内容都会赞叹作者严谨的逻辑和写作技巧。我自然希望成为这些优秀作者中的一部分,而且我也坚信能够系统输出自己观点的能力,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点。
说说我的实际情况,在与人人初相识的2016年,我还是一名咖啡师,正处在职业发展的迷茫期,关于运营也只是刚刚接触,我希望转型互联网行业,但这过程并不简单。
我计划通过实践来给自己增加一些转型的筹码,而有人人这样一个优质的社区,通过写作输出观点、梳理自己的认知体系、结识不同的朋友互相借鉴学习,再好不过。
于是,在人人社区写作投稿的想法开始涌动,且愈发强烈。
No.2 2017年:先定下一个小目标
当有了想法,我开始付诸行动,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几次投稿都被拒绝,而人人的编辑也都为我的文章给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
第一次被拒,心态尚可,可当我又连续投稿三次接连被拒后,开始慌了,我不得不正视自己的现状,写作能力一般、运营新人、没有经验,如何输出?
最终,我找到了最简单实现的积累经验的方式——运营公众号。
公众号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载体,你但可以将公众号的内容看作产品,围绕这个产品进行的一系列的以增长粉丝为目标的行为作为运营侧的尝试。就这样,一面在人人社区学习大佬们的干货,通过文章梳理大佬的写作思路、架构,一面从头开始围绕公众号去实践一些理论认知。
而输出必不可少,哪怕质量不足也要保证产量,因为写作能力一定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积累而成的,不是说我们看了一些写作的干货或者书籍就可以下笔成文。
所以,自己通过公众号对写作技巧进行了刻意的训练。而虽然自己的文笔提升不是很明显,但也因为自己的坚持,通过写作争取到了自己转型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在2017年下半年,我成功进入了一家新公司成为这里的运营。
此刻,我在人人社区的输出依旧为0。我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先成功投稿一篇内容,所以很快新工作入职后的第一个月,我将自己的运营工作进行了总结复盘,然后递交到人人社区审核,果然这篇文章顺利通过。http://www.woshipm.com/operate/838234.html
在第一篇内容通过后,内心难掩激动之情,恰好当时已临近双十一,所以早早的我开始为自己在人人上的第二篇内容做准备,题材就是双十一。
我大致提前十天开始准备内容的框架,在框架搭建完毕后,开始在网络上搜集准备相关的双十一的历史资料,而后确定好了文章的发布时间,在双十一结束后三天。
双十一本身是一个足够有热点的话题,但若是只一些主流的分析,想必很难吸引眼球,而如果我可以切换一些视角,那关注度应该会更好,这是我当时的全部想法。
不出所料,这篇内容也顺利通过审核发布,最终还有幸被人人的官方公众号头条转载,阅读量过万,这无疑是对我最大的鼓舞。http://www.woshipm.com/operate/845552.html
当然,在连续两次内容顺利发布后,我又开始有了新的目标——成为专栏作家!
No.3 2018年:专栏作家之路
在人人社区成为专栏作家,并不容易,你需要完成10+篇内容,且内容的平均阅读量、点赞、收藏量也达到一定指标方可。
为什么要成为专栏作家?这份想法和目标,源自于非常强烈的危机感:
身处二线城市,无论产品或是运营,存在感和价值体现都相对较弱,所以我必须找到一种工作之外的方式,不断去增加自己的成功案例,否则仅仅完成工作之内的事儿,实在是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长。无论在何时,始终坚持分享与输出、始终坚持思考与学习,始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前两篇内容通过后,我在人人社区开始找到了更大的乐趣,定期的复盘总结,对于一些热点事件的分析,是我文章内容的主要方向。每当有产出,我便开始期待人人社区发送给我的文章审核通过的短信,而每当文章通过的那一刻,身心都很愉悦,一切困扰都将烟消云散。
在整个2018年的上半年,我开始以每个月1-2篇的产出速度输出文章,这些文章里,有两篇确实是让自己觉得在数据表现上还不错的内容。
比如:我在人人发布的第五篇文章《公众号运营2年涨粉200?一个失败的公众号运营人的独白》,站在绝大多数公众号运营人的视角下,将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吐槽,确实最终也获得了大家的热议。同时这篇文章也在新榜、脑洞运营等知名公众号上进行了转载发布。
还有一篇是《从抖音的探索与发展,聊聊他的未来》是我第一次针对一款热点产品进行的分析,也是因为抖音本身自带流量因而被不少朋友阅读。
当然了,最能够表达我在人人社区写作感悟的文章在2018年5月份,正式发布,这篇文章题目是《运营成长笔记:我在这阶段的成长、思考与总结》,记录的是自己在人人社区的写作经历。此刻我知道距离成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当我回顾这半年多的写作经历时,无不感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感悟是我之前鲜有体会的。
有时候,我写文章的灵感很重要,就比如这篇成长笔记,完全是有感而发,但确实需要感谢人人,通过这个社区我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相较于只会做执行的小白,我对很多工作开始有了相对系统化、独立化的思考。
最终有幸,成为人人社区的专栏作家。
也终于,在人人社区完成了我曾经立下的flag。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成为专栏作家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儿,而对我却意义非凡,倒不是最终这个称谓本身,而是在实现这个足够具体的目标过程中自己所付出的一切。
毕竟,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我们整日忙碌,是有多久没有认真的去让自己沉淀?相信我,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不安,那么就去分享与写作,如果你没有动力,那么就要想法设法给自己目标,比如我于人人社区。
No.4 人人社区带给我的aha时刻
当我达成了专栏作家的目标后,紧接着,有一场人人与腾讯移动分析联合举办的《腾讯MTA移动分析大赛》,恰巧当时还有些闲余时间,于是就报名参与了这次比赛。
当然,我自知从未接触过移动分析工具,所以这次参赛并未有过多想法,只是希望借由此机会去接触和学习移动分析工具。虽然我的想法是有些佛系,可并不能应付,尤其是当人人的Daisy同学为了帮助我的参赛作品有机会争取一下奖项,记不清是几次的帮助我提出修改意见,这份责任让我感受的真切。
最终,这次比赛没有取得很靠前的名次,获得了一个优秀奖,也是很满意的(毕竟也收获了人人社区和腾讯移动分析发给我的一大波周边福利)。
当然,在2018年,最最重要的当属有幸参与人人社区年度专栏作家评选的活动,这完全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当时,距我达成专栏作家目标已有数月时间,说实话在目标达成后,写作的频次和热情有所下降,好在依靠着整个上半年的高频输出,达到了年度作家评选的标准。
我知道人人社区上的作家大佬实在太多,自己也能够有幸成为优秀作家的一部分,绝对的荣幸,而每当回忆此事,总是有一份自豪与感动。
认识我的朋友知道我是个喜欢仪式感的人,在2018年的岁末,以这样一种方式圆满的结束,再好不过。在人人社区,我的2018年没有虚度,受益匪浅。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优质内容社区带给用户的价值。
No.5 最后聊聊天
大家可能也多少感受到,字里行间,都是从人人社区收获的成长与快乐(甚至有些矫情,但却是真实感受)。
2019年以来,自己的输出少了,工作性质也从以前的运营转向产品岗位了,自己有幸能接手一个从0开始的项目,且整体的模式、架构、功能都需要自己去分析完成。
我做的也同样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内容社区,所以总是拿人人社区去作比较,去思考人人社区是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的,而我们的社区又该如何借鉴。
记得当时还向奶总抛出了一个灵魂的拷问:你觉得人人社区的灵魂是什么?
答案怎样,已不重要。人人社区的价值就在那里,需要便自取。
在自己的项目经历了一年之后,无论是对于这个行业还是对产品的工作都有了不少感悟,我想接下来的某一刻,当我做好准备决定要系统的复盘总结自己这一年产品工作的时候,在人人社区,大家又将看到我的输出啦~
每一次,回看自己过往的输出,总是觉得稚嫩,但这或者就是成长,不断地输出、思考、学习,建立新的认知,推翻旧有的执念,而人人社区恰好可以帮助我完成这个过程。
最后,希望人人社区能始终如一,不断为更多人创造价值。
九周年,快乐呀~
#专栏作家#
连长,微信公众号:九零后的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领域新媒体运营和产品运营,擅长对新媒体和产品运营内在逻辑的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