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3种正确认知,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从一定程度上体验了人是否持续成长和进步,同样对于产品也是一样的,当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时,产品经理才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阅读指南
- 受众人群:初级产品经理及其余职业岗位的初学者;
- 阅读收获:了解学习的价值和方法、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
一、产品成长的必备条件(why?)
在产品领域中,学习能力是指能够理解事物、分析事物,并逐步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划目标,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那么这样的能力,又为什么是产品成长的必备条件呢?
个人层面:提升素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这些都是通过学习来收获而成;
工作层面:行业、竞品持续发展,需要掌握新知识来应对变化;产品业务的天花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产品人的上限,而知识和经验就是不断去拔高这个“上限值”;产品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基于产品业务的、自身日常工作需求等,都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水平;
二、关于学习的3种认知
关于学习,方式有很多,但首先需要认知3个地方,即“时间”、“效率”和“内容”。
- 时间:其实就是指如何在有限和充足的时间环境下,利用这些时间进行高效性学习;
- 内容:具体指在内容的来源、内容的过滤、内容的体系出发,建立学习规划路径;
- 效率:学习能力的一方面体验在“过程中“,如何改善过程,就需要通过借助工具、计划等方面来提升效率;
1. 时间分配
有很多人总是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学习。又或者在进行学习或阅读过程中,总是容易被干扰,无法有效学习。
这些情况,大部分是对日常生活没有进行有效的时间分配。结合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状态而言,可以分为碎片化时间和块状化时间。
(1)碎片化时间
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有各种间隙,在这些间隙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做些短暂的知识获取,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碎片化大多在15-30分钟之间,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日常场景,去梳理这些固定出现的碎片化时间,并去进行规划学习。
就以我为例,我的碎片化主要集中出行和等待间隙2个场景(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而这两个场景每周能给我近450分钟(约7.5小时)的知识获取时间:
总碎片化时间
= 出行+等待
=(通勤+聚会社交+户外运动)+(餐饮+电梯)
=(200+90+20)+(40+100)
= 450(分钟)
从以上可以看到,大多数单次的碎片化都在30分钟以下,这么短暂的时间是不适合长阅读进行知识增长的,所以一般会做资讯获取、资料查找等行为,比如早上我会在通勤的时候花15分钟把常看的几个平台的早报看一遍,知道昨天截止到现在发生了什么事件,了解行业的变化。
碎片化的时间大多零散,而我们需要梳理的是常见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那些才是可以掌控及规划的,至于其他偶然出现的就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地方的用途主要看自己实际需求。
(2)块状化时间
这类时间之所以能作为块状,是因为它的时间相对较长,能充分给予人进行阅读、记忆、思考,而这些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都可以称为“块状化”了。
这样的时间主要体验在非工作的时间,基本在工作日的晚上以及正常的休息日。对于我而言,除加班外,基本一周是能有18小时的私人时间。
当然这些时间不可能都用来进行学习,在这里也只是想说明一下,出现“块状化”的地方在哪里,以及自己应该如何规划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就我个人而言,会更多进行书籍、网课、写作等方面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某个小目标。
(3)小结
通过以上的规划,一般人一个星期内是至少有20个小时的时间去掌握。而我们能够利用到其中的一半,就能保证到每天1到2小时的学习时间,长年累月是十分惊人的。
不管是碎片化,还是块状化的时间,都是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时间分配,保证当前的时间适合进行该任务的学习。
2. 解码学习内容
尽管在进行学习输入前,很多知识都是无序、零散且非结构化的,但是我们在制定学习计划之时,是可以进行结构化的方式,提前进行梳理。
而如何梳理,就可以从“体系”、“来源”、“筛选”。
(1)知识体系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规划好的体系,才能比较系统、合理地去提升自身的素质。而体系主要分“产品体系”和“业务体系”。
产品体系:基于现阶段处于的领域或行业,遵循其特征进行系统的产品能力培养,比如常见的通用能力、专业的产品能力等等;
业务体系:产品从事的业务细分又多样,我们必须理解当前产品服务的业务,成为这个业务的专家,才能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比如金融领域的产品经理,就需要了解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果是数据领域的产品经理,就需要了解业务的场景、指标体系以及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2)学习来源
我们摄取的知识地方有很多,那么就要建立一套常规的知识获取渠道,形成固定的知识增长,并且是有效的,而非太多“垃圾”信息。
1)知识平台
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去从知识平台了解信息,毕竟互联网发展至今,网上已经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获取。
国内:主要分职业知识社区、资讯平台、网课、公众号等,每个平台都多少有侧重点,可以基于需要进行学习。
国外:为什么区分国外呢?因为我们在国内对外界的了解大多是属于二手信息,又或者是传递有障碍无法直接获取等,这就需要我们去直接了解一手资料。通过站在国外的角度去看待全球的事实,并且增长自身的见解。例如《连线》、Quora、Reddit等都可以经常看下。
2)请教交流
和不同领域的人、和前辈或同辈们等交流,都另一种有效的知识增长途径。
就好像我每当接手新需求的时候,对处于的业务十分不熟悉,除了我要去了解业务流程外,还会主动去找相关熟悉的人“科普”一下。
3)自我总结
复盘总结是日常工作中的必备操作,只有通过经验复盘才能进行知识的增量,以及持续成长。而总结更多的是就这一件事,梳理脉络、问题点、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可复用的方法论。
(3)知识筛选
经过“体系”、“来源”2个环节后,接下来就是做“信息筛选”,因为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自己,也不是目前不适用的知识未来就不可用,所以我们要学会“过滤”,提取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 基础信息:一般可以从内容的篇幅、作者等方面去了解,篇幅长短影响阅读时间,作者口碑一定程度上保证内容质量;
- 类型:我们要区分哪些是专业类型,哪些属于业务延伸,哪些又是属于非职业外的,区别不同的内容,做有效的甄别;
- 价值:判断内容的价值有2个依据,一个是质量优劣,另一个是是否符合当前学习规划。前者判断是干货还是虚话,后者取决于规划的安排,是当前要学还是未来才需要掌握。还有就是有些看似是很有价值的内容,要看是否对自己有用。比如金融领域的投资业务知识,你一个音乐内容产品经理无理由去过多了解,并不是说投资业务知识没有用处,而是“非我所长”。
3. 学习效率
其实光有内容和时间,能够保证知识的增量摄入,但质量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内容,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效率。
效率高低,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学习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要善于利用“工具”和制定合理“目标”。
(1)学习工具
善用“工具”,是能够提升效率的,而不同的学习目标、环境、内容都需要不同的工具去帮助完成。而我常用的,就有3个:有道云笔记、手机自带备忘录、思维脑图、腾讯文档。
1)有道云笔记
这类工具适合建立自己的移动知识库,而优势在于:
- 跨屏记录,可以手机、电脑双端使用,适合随时随地记录;
- 以文件夹的方式归类管理,适合建立不同目标的知识笔记。比如最近感兴趣AI领域,可以建立AI领域一级文件夹,并随之建立多个二级目录(行业知识、干货理论等);
2)备忘录
为什么会使用到它呢?因为它适合快速简短记录一些小信息、小观点,因为使用便捷、操作简单,不会对这一行为造成多大的操作成本,所以当有一些新想法、新问题可以先使用这记录下来,回头再整理;
3)思维脑图
当在学习知识时,思维脑图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化记录工具,能够梳理多个知识点,糅合成一个适用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所以建议可以在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时,不妨手上准备一个脑图来进行知识梳理。
(2)学习目标
学习不是一触而就的,是需要分阶段的。所以我们要制定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
短期目标要看到学习的成果,对于生活、工作能带来一些变化。而长期目标,就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是量变影响质变,这样计划的目标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不会有那么快的“贡献值”。
总结
-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习计划,并且多用四象法来规划安排;
- 善用有限“时间”和有用“工具”;
- 多看“课外”书,增长专业以外的见闻;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也是,量力而行,保持适度学习能活跃大脑,过度学习只会添加更多焦虑;
-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规划,可以看看自己身处的岗位或者目标岗位,倒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要素,制定学习计划。
作者:A.D,世界TOP50强公司产品一枚;公众号:吾某
本文由 @A.D.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