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力、效率与生死的思考

2 评论 3649 浏览 18 收藏 26 分钟

压力似乎无处不在,逃避还是面对?笔者从压力引申开来,阐释了压力、效率与生死的关系,面对压力,我们应该与压力和解。

压力,人类的老朋友,似乎无论怎么看,它都无愧于“最佳损友”:

  • 郁郁寡欢,压力大;
  • 失眠厌食,压力大;
  • 记忆变差,压力大;
  • “懂事崩”、加班猝死,压力大;
  • 发胖是压力大,消瘦也是压力大;
  • ……

总之,一切都是压力。

生理病学研究表明:大量慢性病都与压力有关,比如心脏病糖尿病、认知能力降低等等。这些机构建议我们“学会放下”,恢复健康。

这类建议有用么?

并没有。

因为,造成压力的多数是「客观」事件。就好比,灾荒期,找粮食压力大。上述建议翻译过来就是,“放下找食物的执着吧,待家里(等死)轻松多了”。

很多人以为,战争年代或经济下行期,人们才压力大;或认为,穷人压力大,富人没啥压力。

这是误解,压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全民性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钱人操心财富贬值的压力与穷人焦虑赚钱少的压力如出一辙(考虑“损失厌恶效应”,富人压力甚至大于穷人)。

又比如,有些人认为,经济上行期压力小。这也不对,那会人们又担忧错漏了某个发财机会,财富增速落伍于时代。

总之,就像婚礼誓词说的那样,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大家都压力感爆棚,全民活在压力下。

按上述研究,压力与认知能力下降呈高度相关性,那当今人类智能应该急剧下降,路上应到处蹦跶着智障青年才是。但这似乎与现实不符。

那是这些科研机构错了么?

也不是。他们只是把「压力事件」与「压力反应」混为一谈了
(创建“压力”一词的加拿大医生谢耶后来也承认压力的定义过于模棱两可)。

他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被「压力事件」击垮的人,因此,研究结论也仅适用于被击垮的群体。但把这些负面效果都甩锅给「压力」,就有点不厚道了。

我们压力感爆棚,想真正与「压力」达成和解,问题的关键不是“彻底消除压力源”或“消极避世”,这不现实,是没长大的孩子才会干的勾当。

那我们该怎么办?

很简单,如果你想跟自己达成和解,唯一要做的就是坦诚。

我们与压力的关系也一样,你想从“让人窒息的压力”中解脱,要做的也不是“降压”,而是,看清压力的本质。

一、压力到底是“折寿”还是“赋予生命活力”?

分子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提出端粒理论研究人体衰老,因成果显著,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端粒理论告诉我们,压力是人类衰老的主因。

你此刻或许会拍案而起,对!没冤枉好人吧?该死的压力,神仙水都没法让我皮肤重焕活力……

且慢,凡事别简单定论。端粒理论说,压力是衰老的主因,但可没说压力使人变老。

就好比,金钱是人的犯罪动机,但不代表金钱使人变坏。

实际上,金钱(或权利)只是人性的放大镜。我们经常看到“金钱”与“腐败”一起出现,就以为“金钱使人腐败”,但我们忽视了那些用钱做好事的人。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就凭着一家之力点燃了文艺复兴。

同理,压力与金钱一样,它本是一个客观存在,你不能定性它邪恶还是正义。

就像我们手握资金,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什么。面对压力,你同样有选择的权利。

我以前剖析过,人类面对压力,有两种反应:进攻或逃跑。如果你采取“受到威胁”的心态面对压力,那的确压力会让你郁郁寡欢、萎靡不振,以至于减寿。

反之,如果你采取“直面挑战”的心态面对压力,那压力不仅不会使你折寿,反倒还能让你充满活力、青春永驻,延年益寿,这已经得到端粒理论的实验证实。

造成压力的客观事件我们无法回避,比如宏观经济严峻、工作难找、收入减少、孩子叛逆、不爱学习等等。但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才是真实影响我们身心的产物,这个「产物」取决于你与压力相处的方式。

实际上,融合物理学跟生物学一起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人喜欢补钙,据说能强身健体、预防骨质疏松。若真有这么神奇,那历史建筑维修时,朝墙面泼几桶石灰水岂不了事?

结构力学告诉我们,与骨质的钙含量相比,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骨结构的强韧。而提升结构韧性,靠的不仅是泼石灰水,而是负荷,定期施加压力,即我们通常说的运动。

反过来,无论多么坚固的建筑,施加的压力越多,只会加速它寿命的衰减,并不会起到丝毫的“越挫越强”的效果。同样是压力,对有机物、无机物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我们不难洞察一个结论:“死物”(无机物)在压力下,只会加速消亡;“活物”(有机物)与压力的关系却颇为微妙。

压力简史:被稀释的死亡,但不坏

图:有机物在适度压力下寿命更长

联系端粒理论,人类面对「压力事件」的心态,决定了压力使人“折寿”还是“延寿”

两者结合,就能得出“生命”的本质属性(之一):生命不仅不厌恶压力,它甚至以压力作为“养料”:逃避压力,就是选择让生命退回“惰化状态”,更倾向于“死物”(无机物);直面压力,你对生命的每次不妥协,都在增强生命的内在力量。

简而言之,压力就是个双刃剑,你用不好,会让你思考力变差、情绪不稳定、甚至一夜衰老。你用得好,它能让你目标清晰、提升专注力,甚至延年益寿。

社会也许在意成败,但生命并不在意。

生命在意什么?

别听别人的,你应该自己去找这个答案。那么,你或许会问,谁说生命一定要有压力才能进展?我没有压力、轻轻松松不是能轻装上阵,更好的实现梦想么?

很遗憾,这个想法不成立。

二、压力提供实时决策信息

工作的人都体悟过一个反直觉的感触:适度忙碌的工作并不会让你不开心,无所事事的工作却让人倍感度日如年。

为什么呢?

理由很残酷,进化不允许人闲着。

大脑作为人类的“第一耗能大户”,它可不能允许自己在那里“空耗”,进化规律早已剔除掉这些低效能物种。但是,一个人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空耗?

很简单,每当大脑空耗时,就为你量身定制一种称为“无聊”的感觉,就像电梯里的闷屁,折磨着你,直到你do something 为止。

人们并不憎恶工作,人们甚至也不讨厌重复劳务,人们只是讨厌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作家史蒂芬·金曾说:

“对我而言,不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工作。写作,就像在游乐场。”

简而言之,大脑总是需要找点儿事干才会开心。

但是,我们可不见得什么事都必须干,浴室窗户里爬进一条蛇,我们当然得马上干一件事——逃;但浴室窗户洒落一片月色,总没必要跑吧。

那么,大脑究竟通过「什么」作为甄选轻重缓急的筛子?

没错,正是「压力反馈」。

所以,你想要彻底的放松,将“压力”剔除出局,那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智人几百万年磨出的利刃,专业点的说法叫——关键决策信息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负责监控哪些信息?

大体上,监控以下三类(压力源):

  1. 生命或生存威胁,比如,超速行驶的汽车正逼近你;公司裁员,失业或长期无法就业;
  2. 自尊或人格威胁,比如,专业能力受质疑,被圈子排斥,被异性嫌弃,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
  3. 「意义」缺席,比如,找不到目标,迷茫,以及“无聊”等等。

对多数人而言,上述急迫度逐个递减,但也有例外,比如,哲学家可能更在意“意义缺席”。

乍一看,这些(压力源)都不是什么“好事”吧?但是,一旦剔除这些压力源,试想下,我们的生命会怎样?你会放飞自我,探索生命的意义,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得了吧,我们只会什么也做不了。想想目前你正在做,或即将要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哪件背后的驱动力不是压力?

  • 你下班后买菜做饭,是为了应对“生命威胁”的压力;
  • 你学习英语,提升就业竞争力,这是“生存威胁”的压力;
  • 你加班加点,提升业务能力,这是“自尊威胁”的压力;
  • 你受本文吸引,是想要更清楚某些认知,这是“意义缺席”的压力;
  • ……

尽管每个人对不同类型的压力敏感度不同,但大体上,压力是个相当优秀的传感器。它7*24小时为你提供周边环境的一举一动,为大脑司令部提供关键决策信息,让我们迅速调动注意力资源,集中精力办大事。

毫不夸张地说,压力“逼迫”着我们不断正视环境的挑战,push我们高效能运转聪明的大脑,思考不同的选项,并在其中做决策。

压力为狂野而不受限制的思维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即压力间接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战略方向。

这就是压力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如果你认为「压力」就像某些只会“定方向”却从不干实事的领导,那绝对是对它的极大误解。事实上,压力是个身先士卒的称职领导,它不仅指导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它还能大幅度提升一线员工的战斗力——提升大脑的效能。

不信,我们再从微观(大脑神经运作)角度看看,压力怎么“帮助”我们。

三、压力赋予思维以能力

著名记者马克思·黑斯廷斯曾戏言:

“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

嘲讽归嘲讽,背后却蕴含着大脑运作原理的深刻洞察。

我们大都体验过下述各种“高效能”状态:

  • 大学整个学期无所事事,期末考前半个月复习完了所有课程;
  • 玩游戏血量低于10%后,游戏的失误率特别低;
  • 一个小时的会议,前45分钟都是“茶话会”,剩下15分钟时进入正题竟也能顺利完会;
  • 项目截止前最后一周,工作效能是之前的几倍;
  • ……

行为经济学有个术语叫“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来解释这类现象:当时间有限时(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会无意识间将潜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压力简史:被稀释的死亡,但不坏

换句话说,压力使人专注,专注令人高效——人类思维似乎处处体现着经济学原则。

当然,行为经济学只是对现象做了总结,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大脑在压力下会进入“高效能态”。

本着“一知半解不如一窍不通”的原则,我们最好弄清楚,适度压力提升人类思维状态的原理,我们从大脑意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微观角度看下:

我在专题“年纪越大时间越快”中谈过,人类主观时间受生理激素的综合影响:压力下,我们心率脉搏加速,引起大脑的“神经主时钟”变快,若平时大脑意识刷新率是40赫兹,适度压力下,可能提升到60赫兹。

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大脑前额叶皮质“激活”的“信息量”提升了1.5倍;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工作记忆”额外收纳了更多信息块。

压力简史:被稀释的死亡,但不坏

图:大脑适度紧张状态EEG波形:意识频率大幅度提升

大脑神经元运作是复杂非线性模型,我们无法评估具体提升了多少倍。为方便理解,我们姑且假设提升了1.5倍吧(实际上我认为远不止这个数)。

我们不要小看这1.5倍,学过排列组合就知道:正常情况,工作记忆储存4个元素,能产生:4*3*2,即24个“想法”;压力下,单位时间元素量提升6个,则6个元素能产生:6*5*4*3*2,高达720个“想法”。

当然,我们知道工作记忆或许容纳不了完整的720个“想法”,但这解释了在压力下,我们大脑具有急剧提升思考力的潜力。经常从事脑力活的人都体验过某些“灵感源源不断的感觉”,这就是大脑潜力被激活的状态(上述只是一种简化描述,大脑神经脉冲、意识思维的实际运作机制复杂得多)。

简而言之,适度的压力能让大脑产生类似电脑“内存、CPU双双扩容”的效果,不仅“运算更快”,而且“创意更多”,洞察力急剧提升。

这完全契合我们的生活体验:适度压力,我们的思维活性更强、灵感更多、效能更高,就连体育运动员、演说家、考试的学生也是在适度压力下表现的更为出色(兴奋剂起作用的效果类同)。

的确,过度压力会带来“短视(狭隘)效应,你长期以“逃避”的心态对待压力也会引发慢性疾病。但这只是因为你仅看到了压力邪恶的一面,你默认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无论是从宏观(行为经济学)还是微观(认知神经科学)角度,上述分析已呈现了压力带来的正向作用。

能否驾驭压力转为正向,正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回应,一切都在一念之间。

如果你仍有点迷茫,我们不妨把思考再往前推进一步。我们谈一个人人忌恨的话题:死亡。

四、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就像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一样,人人忌恨死亡。但

要我来说,其实人类要感谢“死亡”的存在。

在你破口大骂前,我们不妨先看下死亡的对立面——永生。假设我们是永生物种,假定物质资源无止境,再慷慨点,赠你一个“永葆青春”。无限时间,没有压力,你可以义无反顾的去追寻你的梦想,爱你所爱,恨你所恨。

这会是天堂么?

得了吧,坦诚点,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会无所事事,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理由很简单,我们之所以会把屁股从沙发上腾开,可不是因为“I have a dream”,梦想只会把你的屁股封印在沙发上——毕竟,梦只需“做”就行了,不用动。

事实上,理想、梦想、追求都是压力的变体。在永生状态下,压力也随着消逝了。

哲学家桑塔亚纳曾言:

“对永生来说,出生便是一个不详的兆头。”

异曲同工。我们之所以行动起来,是因为生命不仅需要维持,它还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大步向前的发展。

为什么需要发展?

物理学给到解释,对抗惰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但永恒的生命消灭了这个“一辈子的敌人”,没有抵抗熵增的压力,人类将受到永恒的惰性奴役。这个,我称之为“永生悖论”。

简而言之,如果人类永生,人类社会只会演化成一种画面:既无爱,也无恨,世间万事如死水,停滞不动直发臭。

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正能量”,比如,梦想、理想、追求、拒绝平庸、拒绝碌碌无为、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切都是“压力”的“变体”,它们直接唤醒人性中主动迎接挑战的一面,将之视作“默认信念”,激活生命活力。

所以,这听上去很反直觉。尽管人人都憎恨死亡、惧怕死亡,但真相是——正是死亡赋予生命以价值,或者说,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压力,是被一辈子的时光稀释了的死亡。死亡无法回避,压力亦然。

我们既能与死亡和解,我们也应该与压力和解。

最后,简单谈下,一旦我们尝试着新的眼光来看待压力,又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

五、不是消除,而是共存

当然,明白了压力的实质,我们不仅没必要厌恶压力,从功利角度讲,我们甚至还能主动利用“压力带来的兴奋剂效果”。

比如,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意义”,以此“仿真”真实压力的效果。譬如,理想(或梦想),就是一些“有追求的人”本能的将压力转化为内驱力;又比如,当你需要“坚持某事”(比如跑步、学英语),可以设想一个“假想敌”,也是一种将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技巧。

本专题,我想谈下“生命态度”——你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战略的推进模式。

现代文明使我们养成了按部就班、万事俱备、万无一失然后才行动的思维倾向。

比如,前两天,有位学员问我,“是否应该先成就事业再找对象?”;又比如,也有一些女生坚持要找个有房有车的对象才嫁。

这两类想法,本质一样,都是只想参加一个100%赢率的赌博。这既不符合现实,更不符合人性。

人性的实质是什么?

它唯有以「真实压力」作为养料才能发展。尤其是,你想达成的愿景越高,你越要学着将压力作为盟友而非敌人。

举个小例子:我创作的专题,大家是否觉得,我每篇专题都是先充分调研选题、确保有“市场”,列好提纲,确保逻辑自洽、观点全部打通之后,再动笔撰写?

若真这么干,你们现在就不会看到本文了。

事实上,我既不会去想,“我一篇专题写个两三周,如果不火就亏大了”;也不会想,“时间成本这么大,要是中途写不出就亏大了”……

我没想那么多,如果某个想法突然闯入脑海,这个想法恰好又对读者有用(不是迎合,而是真正有价值),让我产生“非写不可”的感觉。这时,我就动笔了。

对,在完全没谱的状态先动笔、再综合分析、搜集研究、融会整合、再雕琢修改……每篇专题都是这样诞生,无一例外。

这种策略当然要承担巨大的时间损失风险,有将近一半的专题,我写到一半才意识到最初的观点错了,于是抛弃;又或者某些想法过于超前不接地气,也被我抛弃。

尽管如此,我仍拒绝稳扎稳打的写作。这种“预先知道结果”的写作既无难度又无趣,缺乏「真实压力」,自然没法调动我的潜能。

我需要这类压力——起草专题就像闭关的学员——我必须将之完成——这种使命感(压力的变种)激活了我的思维,让我有机会自我突破。

如果没有这种压力,我多半在严肃写作这件事上始终一事无成。

「人生大事」的道理一样,如果你老是想着彻底杜绝压力再行动,那恐怕做什么都为时已晚。买房买车,有了积蓄再结婚生子?拜托,到那时说不定生育期都过了。

荣格精神分析学说的“阴影人格”也特别类似“压力”。

如果你急于排斥你的阴影人格,把它投射出去,会造成心理疾病;反之,一旦你试着接纳自身的阴影,它就能转化成狂野的创造力,为你所用。

你如何看待压力,如何与压力共处,就是你践行人生的哲学理念。

后记

我明白,正在看本文的你,或许正被压力事件闷得透不过气,恨不得让该死的压力通通消失。

但我们仍需明白一点:压力无法消除,它就像我们的器官,就好比牙齿,你牙疼的时候巴不得把它拔掉,但我们享受美食却又离不开它。

可见,彻底拒绝压力本身是个伪命题。

我们唯一该做的,是与压力和解,选择与真实压力共处,不断迎接真实的、不确定性世界的随机挑战。这样的人生,不是照着剧本演戏的木偶;这样的人生,是在创造。

诚如:压力赋予思维以能力,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专栏作家#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先谈谈对压力的理解。我最近在steam上玩一个克苏鲁设定的游戏叫《极暗地牢》。游戏里对任务有个“压力值”的设定(虽然我觉得作为克苏鲁元素的游戏还是“疯狂值”比较贴切),这个值涨到一半触发判定,一定概率爆出绝望、折磨之类的负面效果,不然就是专注、勇敢之类的正面效果,但是如果涨到顶直接触发濒4。挺有趣的。游戏制作组对压力的理解相当真实,真是细思恐极(狗头)
    抛开游戏,我最近在咕狗上扒关于神经科学的文章,发现其实疼痛和快乐的神经机制是非常类似的,有几篇文章中提到说某位病人手术移除了脊椎上的某根神经后,虽然疼痛治好了,但是也失去了从啪啪啪中获得快乐的能力。文章还指出如果多巴胺系统发生的故障和抑郁症有显著的关联,与抑郁症患者经常描述自己“丧失感受快乐的能力”出奇地吻合。
    最后再说说4亡吧。对我生4观启发最大的是多年以前在豆瓣上读到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诗歌的开头对当年的我来说非常震撼: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她回答说,我要4。”

    虽然我从十二岁开始就被生4哲学的问题纠缠,但也是近些年(我今年二十)才在诗歌、电影、小说、游戏和人类学著作(点名《未来简史》,《人类简史》知名度高但是《未来简史》比前者有趣多了)。我当时查阅了关于西比尔的典故,出自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说西比尔是古米的预言家,阿波罗和她相爱并且许诺给她手中沙土一样多的生命,但是没给她永恒的青春。最后西比尔老得缩成一团只能苟在瓶子里。如果没有永恒的活力,永恒的生命只不过是惩罚而已。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封闭系统只会越来越混乱,因此以目前的技术而言将生命锁定在盛年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在科学技术依旧动态发展的当下,我的生4观目前是“既然不能拥有永恒的青春,那还不如按理想活,活完就按意愿去4。”

    然而我想到一个脑洞,很大的脑洞,是基于“特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问题提出来的设想。我想把它扩展成一部科幻小说,但是当初提出来还被我爸妈斥责是不是疯了。

    如果我们的技术可以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把身体上老旧的组织一件件拆下来换成人造的,从胳膊腿到心肝脾肺肾再到大脑的每个神经元网络分区,一个原生智人就能被改造成钢筋铁骨,拥有计算机拟真的神经元网络,还能放几个内存升级插口,接入红外线热成像和电磁波信号输入系统。但伦理界会质疑,这样改造的人到底有没有丧失人类的本质,并且这个问题的担忧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参考“哲学僵尸”这个概念,假设存在一种没有心智的哲学僵尸,外观跟人类一模一样,并且用任何仪器都无法检测出他和人类的区别,那么如何证明你身边的人不是这种僵尸呢?这个问题和波粒二象性一样可以采用互补原理,用于反诘经典认知论同时补全一些隐藏既定假设)最终我得出来的结论是所谓固定的“人类本质”根本不存在,每个人类作为实体表现出了粒子性,但是在我的假象改造实验中表现出了波的性质,可以在替换介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属性。愿意的话,我们还可以把原来那堆组织重新拼成一个完整的人,然后看两个“人”吵架到底谁才是那个人本尊。(具体可以参见托马斯霍布斯的“特修斯之船·改”)
    这个问题我们迟早要面对。如果上述的改造想法接受不了,还有一个比较温和的的例子就是新陈代谢,众所周知我们的肌体每时每刻都在代谢,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我们(假设都是成年人)完全不是同一堆物质(粒子性),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格(波的属性)。套用赫拉利《未来简史》的说法就是“生命就是算法。”但无论如何,人文主义的核心,也就是“绝对的自由意志”,已经幻灭了。
    楼主的思维和笔法都挺有趣的,扩个列?写到这里我的脑子已经分析瘫痪了。我INTP,写作跳跃,句子内逻辑流畅但是句子间苟P不通还请见谅。

    我本来一天都是4气沉沉的,晚上看了楼主的文章突然像磕了yo一样码了一千多字,感谢。

    网站一直说我评论有违禁词发不出去,真是哔了苟。网管都这么怕4的吗hhh。楼主写的很好但是就因为这天杀的违禁词限制一条评论都没。

    来自上海 回复
    1. 感谢你如此用心的思考与分享~这边我很久才登录一次,特别欢迎你到我公号(少加点班)作客~那是我的大本营 😳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