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底层逻辑:选工作,其实是选择如何生活

5 评论 13419 浏览 136 收藏 14 分钟

本文从更为长远的视野,聚焦选择工作的底层逻辑,分析了选工作该注重的到底是什么?

最近有个朋友裸辞了,他很想进大厂,却因条件达不到而却步,也因此变得焦虑和沮丧。我问他为什么想进大厂,他说:谁不想啊。

的确,他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想进大厂的人,也不是第一个陷入“求职恐慌”的人。除了“无法进入心仪的公司”,我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问题:

  • 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 选喜欢的还是选高薪?
  • 要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为职业?
  • 学历低过不了大厂入门门槛怎么办?
  • 跳槽太频繁面试官觉得我不稳定怎么办?
  • 有没有不是996的公司啊?
  • 哪个行业稳定一点?
  • ……

上面这些问题,这篇文章一个都不会解答。但这篇文章会给出另一个答案:选择一份工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只要掌握了找工作的底层逻辑,上面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01 选工作,就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

我们选择一份工作、一家公司,其实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你希望在怎样的空间下、与怎样的人、处在怎样的氛围中、践行着怎样的价值观。

先思考一个问题:你选房子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这些:价格合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治安好、设施全、邻居素质高(不乱扔垃圾、不让狗狗随地大小便)……可能还要看格局、看风水、看眼缘……

再思考一个问题:你选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这些:薪酬高、福利好、补贴多、加班少、离家近、团队氛围棒、平台大、机会多、成长空间足、同事厉害、领导靠谱、项目有前景、能给履历镀金、企业文化赞……

最后一个问题:你喜欢怎样的工作环境?

是钱多活少离家近?还是能和高手一起共创美好未来?是免费还美味的三餐?还是其乐融融的团队氛围……

选房子和选工作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本质都是在选择“能让你感到舒适和自在的环境”。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工作的时间会大于8小时,睡觉的时间会小于8小时,这么看来,工作的环境可能比你住房的环境要求更高。

工作的环境主要是看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哪些是和自己契合的,大家是否将这种文化贯彻到底。

企业文化决定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影响着员工把工作当成赚钱手段还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当你发现你和这家公司的契合点都是自己在意的,同事们也都是这种风格,比如追求极致、坦诚务实、信任管理等等,你会发现在这里工作是一种享受。

02 选工作,也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什么xx工作,经常加班就算了,夜里12点多还找你说工作,不回还急眼儿,还有没有点私人空间了。

虽说事儿是别人找来的,但工作是你自己选的。你选了怎样的工作、怎样的同事、怎样的企业文化,它们就会怎样的围绕你。

这里插个题外故事:

就业之后,每次过年回家,我都会受到姑姑的“催返”,让我辞掉工作,回老家考个公务员。

“挣那么多也攒不住1分钱,还不如回来当个公务员;你别小看公务员,一个月三五千都是净赚,不用租房、一天三餐都能在家吃,非得在外面受那个苦干嘛。”

我多次表达我既没有受苦,也不委屈,我热爱我的工作,也忠于自己的理想,我想为用户创造价值。

姑姑又说了:“什么价值不价值的,你当公务员也能给国家奉献价值,工作不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在哪干不是干。”

站在上一辈人的角度,姑姑这话绝对是“为了我好“。放在几十年前,绝大部分人务工也都是为了生计;即便现在,社会上也还有些人是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

但对我来说,我需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公司支付工资买我的时间,我为它创造价值,也涨了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公司是拿不走的。在未来,我可以拿这些经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机会、更高的议价空间。

你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就是如何看待你的生活。

你选择了一份工作,也就选择了它带给你的生活方式——

你将工作视为“生计工具”,那你的生活就是单一的“拿钱换饭吃“;如果你将工作视为“奉献价值”、“实现自我”的通道,钱对你来说只不过是结果。

一旦抱着“生计工具”的念头寻找工作,这辈子就只能为生计而活。可是,我们希望、更渴望这一生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丝价值不是吗?

03 擅长比喜欢更重要

有个“木桶理论”,指的是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

这个理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学校,老师用来提醒我们“不要偏科”;在职场上,组织会提醒个人补足自己的“短板“,因为短板会限制在职场和市场中的发展。

很多刚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人,都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之一。这是“木桶理论”最经典,也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解读方法,而现在更能顺应市场发展的解读是:找长板、养长板

既是你的长板,说明是你最擅长的。为什么说擅长比喜欢更重要?因为如果你擅长一件事,你不可能不喜欢啊。

当你擅长一件事,你能比他人更容易、更轻松的获得正面的反馈,正面的反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你产生开心、自豪、爽的心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会越来越有自信,极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高手。

04 长期价值的优先级第一

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它会伴随你大半生,千万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价值。

好比结婚。很多的选择结婚对象,一定不会单一只看对方好不好看、有没有钱,能走进结婚殿堂一定是爱对方的种种,觉得未来和这个人生活在一起会很幸福。如果随便找个好看的人领证结婚,婚后发现各种价值观不合,离婚再婚的成本就高了。

找工作也是,要看这份工作是不是属于越积累越有价值的。

比如,早期做编导的人,在16年之前基本都在传统媒体里。到了17年-20年,短视频行业起来了,你掌握了关键制作技术,做短视频、做vlog博主会很值钱。而短视频这种内容形态,你做的越多、越熟练,你的能力就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

有个朋友,自己有向往的工作,但他在跳槽时希望自己的薪资翻倍。从行业发展和个人资历两个角度来看,他根本不可能拿到。

他很受挫,觉得自己不被认可,于是按照自己的薪资要求广撒网。有一家公司发了offer,是他期待的薪资,不是他期待的行业。

他接了offer,2个月后裸辞了。

他本身是个自尊心和胜负欲极强的人,但新公司做的事情和他的目标相差甚远,他多待一天就多一分的焦虑。加上公司行业的特殊性,没什么活儿,整个环境犹如温水煮青蛙,让他越来越窒息。

他把钱作为选择工作的决定性标准,将只会获得短期收益。而钱却是最表面的,是可以通过积累工作成果完成翻转的。而且选择一份“低薪“的工作,并不是不可逆操作。

借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

在没搞清楚状态前,千万不要被一份工作牵着鼻子走,你需要关注的是能否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优势,能否为自己积累到更多的经验。绝不能因为它薪水高、地理位置好,或是能给你大办公室而动摇。它的某些不足,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

如果有一个蓝色按钮,你按下就可以拿到100万美金;另一个红色按钮,你按下有50%的可能拿到1亿美金,50%可能什么都拿不到。

那么,只有一次机会,你选择按哪个按钮?

——罗振宇《跨年演讲》

网上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蓝色按钮。可是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一项选择是绝对不可逆的——以后没有机会再选。你大可以先按红色,如果红色没有回报,再回来按蓝色。

说句不好听的,没考上满意的大学可以复读、离婚了还可以再婚、工作坑爹可以换工作……只要你能承担“替换成本”,就依然存在“成功几率”。与其满足于一时的快感,不如用发展的眼光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05 站在未来视角倒推选择

无论入职哪一家公司,入职前我们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它,所以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辅助自己做出选择。

这里分享一个小经验,当一家公司进入到你的就业选择库中,你可以把时间和范围拉长、拉大,跟自己进行一次对话:

  1. 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怎样的?
  2. 员工都具备这样的价值特性吗?
  3. 员工的工作状态都是怎样的?
  4. 这家公司的人,三五年后都去哪里了?
  5. 你的顶头上司是个怎样的人?
  6. 你来到这里是希望得到什么?
  7. 三年后你还在这里吗?
  8. 你离开这里的时候能得到什么?

未来同事的工作状态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你加入后的状态,看他们聊起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眼睛是放光还是充满幽怨?下班之后是疯狂补觉还是滋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

你可以假象现在是3年后:离开这里得到了什么?是存款?是作品?是一个好的履历?还是一身优秀的本领?或是积累到了超级人脉?

而同事待了三五年、离开这里之后的去向,一定程度也可以看到你未来的职业机会,如果他们去的都是你向往的,那就证明没有错。

今天的内容是基于我个人及身边朋友的求职经验总结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新的一年大家的能力都能更上一层楼。我始终相信,能力是财富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最后分享一下我爸的个性签名: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专栏作家#

烧包鹿,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小助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3年产品经理,互联网深度用户,善于分析用户。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每个公司都说自己怎么怎么好?实在难以分辨。我想问一下如何去分辨,这家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我去。谢谢

    回复
    1. 我个人的经验是从网络渠道了解:比如maimai、kanzhun、zhilian、weibo等,或者直接加目标公司的内部人士,了解一下企业文化。说到最后还是楼主所说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关键看跟你相不相符。

      来自江苏 回复
  2. 请问一下,进去一家公司之前,该如何知晓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状态呢

    回复
    1. 公司价值观,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问hr。如果是大厂的话,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在网上都能查得到;如果是中小创业公司,可以看下hr怎么回答的,然后结合你对几个面试官的感觉,评定一下是真的有这个价值观,还是说说而已。

      员工状态一样的道理,一可以从面试官那里得反馈,业务负责人如果跟你聊项目都没有眼睛放光、无精打采……二是可以在网上查,比如脉脉、知乎、还有一些写作平台标注着某某公司某某职责,可以加好友聊一下,或是看下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言论(和公司有关的是吐槽为主,还是一直分享在公司学到的东西)等等

      方法有很多,想要答案,可以找到很多办法。

      回复
    2. 请问一下,企业文化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样的问法去询问呢?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