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明白“头脑风暴”怎么用吗?
头脑风暴,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创意产出方法。除此之外,善用头脑风暴,还能锻炼团队默契、促进团队成员对项目认知度以及为项目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头脑风暴应该算是互联网从业人员耳熟能详的一个方法了,目的是集思广益最大程度上发散出有创意的想法。在我有限的观察里,纯用户产品团队对这个方法的使用会比较多,但是不少属于“互联网+”范畴的业务,对于这个方法使用会较少或者是用的方法不对。
为什么呢?
因为互联网+后边的传统业务(比如金融)自身已经有了多年沉淀下来的流程、规则、规范,不少在其中浸淫很久的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经验主义和刻板印象,日常甚至会对于一些“脱离常识”的“奇思妙想”冷嘲热讽(很不幸,我自己在日常也会偶尔犯这种问题)。
01 为什么需要头脑风暴?
诚然对于如金融这种强监管的业务而言,它受到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明规则、潜规则的约束,对于参与头脑风暴不清楚背景的情况下,头脑风暴出来的很多建议可能都是不能试探的雷池 ,所以收益并不会如纯互联网业务(如吃喝玩乐)收益那么大。
尽管如此,在自己的团队里我还是尽可能的去以这种形式和大家开展讨论,甚至日常的业务讨论也会将开发团队纳入其中,因为头脑风暴可以很好的营造团队平等、信任、透明沟通的氛围,进而打造团队协作的默契。
正如很多人搞不懂KPI和OKR的区别,KPI是从上拍下来的,OKR很大程度上是团队成员讨论出来的,因为“上下同欲者胜”,很多时候我们苦恼团队默契程度低、沟通苦难,正是因为协作链条上下游只是一味的期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或任务,而忽视了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上下功夫。
而头脑风暴则是一个需求或项目的最初的开端,在这个起点将协作链条的所有人裹挟进来,让大家参与讨论,出于“承诺及一致”的心理规律,实质上可以为后续的项目推动打下非常好的沟通基础。
实际上在我的经验里,整个团队的默契度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建立起来的,另外通过这个过程研发团队也能不断与产品、运营拉齐在业务的认知,特别是一些有关业务模式、开展思路、业务常识的信息。
所以总结来说除去通常产出有创意的想法的价值外,头脑风暴还有如下好处:
- 打造团队默契度
- 为项目顺利开展打基础
- 拉齐所有团队成员对业务的认知
02 头脑风暴怎么做?
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头脑风暴”方法还是很多年前在网易的一次内部培训,当时培训是以一个关于IDEO 的纪录片开始的,IDEO是全球顶尖的设计咨询公司,可以说是“创新设计”的代表公司之一,曾于1982年为苹果公司设计出第一只鼠标。
1999年美国广播公司的著名晚间节目“夜线”决定制作一档特别节目,让观众可以管窥创新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他们联系了IDEO,向他们提出了一项挑战:在五天时间里重新设计人们日常使用的购物车。
最终,IDEO通过三步流程,: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洞察(Insighting)、深层而多样的创意激发(Ideating)、快速且低成本的反复验证(Iterating)在5天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其中深层而多样的创意激发就是指头脑风暴环节。
当时自己初入互联网行业不久,虽说纪录片中所用的方法自己都知道一些,但是直观的看到一群人他们如此连贯、灵活的将这些方法运用自如,充满创意、快速的解决了生活中可见的一个产品设计问题,坦白来说给自己感受还是很震撼的,就好比自己在大学期间看到一个同学行云流水的的表演自己熟知的军体拳时的冲击,原来同样的“配方”在高手的手中可以演绎出完全不一样的味道啊!
所有的理论方法都重在“学以致用”,以下不做大而全的方法介绍,主要分享下自己实操中的经验和心得。
整个头脑风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发散-收敛。
整个会议指定一名主持人,由其公布讨论的主题和维持会议规则。
1. 发散阶段
发散阶段就是大家敞开了想,不设限,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则:不否定、保持气氛的轻松愉快。
- 不否定是为了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再离谱的想法也不可以发表否定意见,实际上团队中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学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自己的专业性,否定在自己看来是不靠谱的意见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在这里需要自己主动的克制,或者是由主持人维持秩序。
- 保持气氛的轻松愉快也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天马行空的去想,关于这点甚至可以购买一些零食,一边吃喝一边讨论(当年在网易时确实是按这个流程来操作的),当然这个可以因各个团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团队氛围比较严肃,可以通过这个形式来强行营造轻松氛围。
在发散阶段,在我的实操经验里,为了避免有的同学想法很精彩抑制了其它同学的想法,所以不会采取公开发言,而是会给每个人发一张便签纸,同时限制最低的想法条数要求,在限定的时间里让大家填写。
这样可以“逼迫”每个人都能无压力的贡献自己的想法。
所有同学填写完毕后,由主持人收集汇总,轮流由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背后的思路,主持人在白板上列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想法可以合并,汇总完毕后大家再根据每个想法自由讨论。
2. 收敛阶段
然后进入收敛阶段了。
收敛阶段就是要把现实的一些约束条件引入进来,比如成本、可操作性、收益等,让大家共同选出符合主题的“最优解”,在这里一般可以在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是定性的选,每个人选出认为的最好的*条想法,一种是定量的选,10分制,每个人给每个想法定量的打分。
具体为了避免大家的“从众”行为,同样会先由大家在便签纸上写好,然后交由主持人汇总,汇总后同样轮流由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打分的依据。
其中讲解依据的部分也是尤其重要,因为有时候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答案背后的推演过程,这个过程往往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03 一个实例
以下列举一个几年前的实际案例,背景是即将上线一款航班延误保险产品,期望通过头脑风暴找出可行的营销推广方案,整个头脑风暴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找出可以营销的对象及场景,一部分是找出可以营销的渠道和方式。
发散阶段时第一部分限定格式为:who(营销对象)、what(场景)、why(购买动机);第二部分限定的格式为:触达方式、形式、利益点。
整个过程所有的研发同学也都参与其中了,不少很好的想法正是由他们贡献的,详见如下:
1. 用户需求场景
2. 推广方案
04 结语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意思是说道理很近却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事情很容易却按困难的方法去解决。
人人自媒体的时代,方法论层出不穷,很多产品人喜欢沉迷于这些眼花缭乱的方法之中,我曾经也是,殊不知对于做产品来说简单的方法实际上才是最有效的,好比马化腾“10/100/1000”的用户研究方法之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磨练(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比如“头脑风暴”之于团队的创新思维、凝聚力的塑造。
知行合一,与大家共勉。
#专栏作家#
奇文天翔,微信公众账号:产品一二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8年产品经理经验,曾在网易、国内某龙头金融集团负责用户产品,当前在某移动互联网巨头负责金融子业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ipad源自苹果的一次头脑风暴:2007年,乔布斯在考虑低成本上网本计划时,意外推动了平板电脑项目。在某个周一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艾弗说,为什么要在屏幕旁边装上键盘呢,那样又贵又笨重。他提议利用多点触摸界面,将键盘的功能纳入屏幕中。乔布斯对此表示赞同。于是,苹果公司放弃了设计上网本的想法,将资源投入平板电脑项目,令其快速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