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岗位认知,用结构化思维拆解面试套路(内附40道面试题)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求职中对岗位认知的匹配能力,以及如何以结构化的思维去拆解面试那些“套路”这两个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大家分享。
求职面试是职场生涯中的必修课,有人随随便便就斩获offer,但有些人却经常各种挂,甚至一轮游。造成这种情况,其实原因有好多样,其中主要有3个,一是能力经验问题,二是认知和岗位不匹配,三是面试过程管理不到位。第1个是最核心且长期的,短期无法改善。而另外2个,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准备或方法论来进行提升。而本次分享,将专门介绍如何提升求职中对岗位认知的匹配能力,以及如何以结构化的思维去拆解面试那些“套路”。
一、提升岗位认知匹配度
求职面试的第一步,很多人会认为先改简历,其实不是,真正的做法是“筛岗位”。就好像做产品需求,不是一上来就做产品设计,而是进行需求调研。对应求职第一步就是岗位调研,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招聘市场、岗位要求等等。
1.1 确立目标岗位
通常,每个人求职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岗位,所谓的目标岗位不是指XX公司产品经理这么简单,而是与你目前的工作经历、未来的职业规划相匹配的目标岗位。譬如你过去做客户端产品经理,就应该搜索“客户端”、“产品经理”这样的关键词。
当然也有人会选择转领域,C端转B端,APP端转Web端,视频领域转社交领域,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但是如果当你在某个领域已经工作一段经历,而应该要做的是横纵向发展。所谓纵向,就是在垂直领域深入研究,成为业务专家。而横向,即基于当前的点与相关的业务、领域延伸,成为行业专家。这才是合适目标选择。
就好比数据产品经理,可以了解埋点数据业务,也可以了解标签数据业务等等,而不是明明拥有数据专业经验却跑去做客户端前端型产品策划工作。
所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定位,明确目标方向。
1.2 拆解岗位要求
面对应聘岗位,要学会拆解,把里面的关键信息和“潜台词”给挖出来,这样就知道自己合不合适,有没有机会。
先来看上图的招聘信息,这是一则关于“数据产品经理”的招聘JD,当拿到这么一份招聘信息,就需要对里面的关键信息进行拆解,以确认是否符合自己的求职需求。而这份JD,总共包含了近20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进行重新组合后,其实聚焦在以下5大核心维度:
(1)工作经历:
通常岗位的应聘,都是需要对所担任的项目具备一定的经历。从这则“数据产品经理”一职可以看出,ToB、BI产品等相关的工作经历更有优势。
(2)产品能力:
既然是做产品,自然少不了对相关的职责要求,大多数从年限、产品技能(策划、设计、规划等)这几方面考虑。所以不管从事那个领域下的PM,通用的产品能力和思维都是必备的,打好基本功才是王道;
(3)业务能力:
行业和项目的原因,都为极大影响工作的实际业务内容。放在今天,如果一个产品能具备出色的垂直业务能力,是很有优势的。譬如电商产品,就对物流业务、供应链业务等十分熟悉。又譬如数据产品,对数据采集挖掘、数仓、数据分析等。
而这次数据产品经理的岗位要求,分别说明了要有中台、数据分析等业务能力,以及具备相应SQL、Python这些数据分析必备的工具使用能力。
(4)软能力:
大多数除了工作方面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软能力”也是有要求的,因为精神素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处事方式等等。像这则JD,就对逻辑思维、主人翁精神、执行力、抗压能力等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注意啦,这说明用人单位会考察这些方面的素养,得自我掂量一下。
当然,每个人在现阶段或长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小缺陷或不足,大体不影响我觉得也是OK的。
(5)个人条件:
任何JD都是有基本“底线”的,它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面试官法眼,既而多瞅几眼你的简历。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这些JD,在除了工作上外,它还有哪些方面的最低要求。譬如在这里,学历和专业成为了一道标准线,其中学历几乎是必须设置门槛的(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吧)。
1.3 小结
所以找工作,海投是固然没错的,毕竟你不知道哪个是机会。但是前提你要对岗位有充足的认知,对它的行业背景、产品能力、业务能力、软能力以及基本条件等5方面入手拆解,看看自身是否匹配的,匹配的就要多发挥优势,不匹配的得确认是否真的喜欢或合适,短期内是否有提升空间,如何避免劣势等等。基本上,用人单位总是离不开这几方面,通过自我对比剖析,有利于提升对岗位的认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好机会都适合自己,除了以上的几个维度去拆解之外,还需要基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兴趣程度等诸多方面去了解。
二、做好面试过程管理
恭喜你,到了这一步,说明已经有了一点“底子”,说不定已经开始进入面试环节。那么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诸多面试“套路”呢?在这里,可以用结构化的思维去做每一道题的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面试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譬如一二面多数为专业面,那么在专业面试内容上,就要多花功夫去准备。
2.1 面试类型
现在,我们先了解下面试官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面试方式,去考虑求职者的能力素养。
(1)结构化面试
相信这个大家都听得很多,这里不多说,所谓结构化面试重点在于2点,有固定的评分标准和全面的题库,基于这2点对面试者进行统一的考核,这样的好处会比较系统、全面地去了解应聘者的整体情况,而不会因为随意提问导致有些地方疏漏。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题库”和“评分”,因为有着大同小异的套路,所以这一面试方式更容易准备。
(2)半结构化面试
可以简单来说就是“半套路”,其实就是介乎于“非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面试”之间,即指准备了一些特定的评估方法和问题,并随着面试过程,动态去调整不同的面试策略,进一步去探索未在原来规划的范畴内。这类面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通过特定问题考察基本能力,然后再去通过一些开放性的、或者面试官本身也没有考虑但在面试过程发现并尝试去了解考核的地方。但通常这样的面试会充满一些不确定性。
(3)压力面试
通常指故意在面试环境制造强势、压迫、甚至不友好不礼貌的氛围,让面试者产生紧张心理,并基于此来考察面试者的综合素质。通常在这种环境,面试者会表现紧张、不舒服、难受等心理,所以这时候就是来了解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通常这类面试只会在后期(即三四轮、GM、hr轮等)会出现,所以做好心理准备。
2.2 面试范围
就像考试一样,面试其实也有范围的,不可能不着边际。所以对待面试,我们需要知道“出题”范围。那么这个范围又是如何界定了,首先来自于对岗位的界定(即本文第一部分),其次包括行业&公司、职场等等,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种:
- 工作经历:包括过往工作情况、公司背景等等
- 产品能力:这里包括项目经验,行业背景,产品相关能力等;
- 业务能力:不同的领域都有各自的业务壁垒,数据有数据业务能力,后台电商也有电商特有的业务能力。
- 软技能:一些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情商素质表现,多为为人处事、职业态度、个人习惯等等综合素质
- 个人条件:包主要为个人情况,如年限、学历、婚姻、薪酬、价值观、动机等等
2.3 面试阶段
通常面试一般为四轮,多的话为五六轮。轮次这么多,多数是因为交叉面较多,这样的求职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但是不管怎么设置,核心的仍然是以4轮为主,分别是专业一二面、总监面、HR面。那么开始进入面试之后,基于上面的提及的所有技能点,每轮面试都会提及,但是其实都有侧重点,因为面试官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方式、问得类型都不尽相同,所以就需要制定相关策略,这个策略涉及面试范围、权重,去有针对性的准备。
(1)专业一、二面
为什么叫专业面呢,其实就是指这类型的面试会更倾向于求职者的业务能力,这里的业务能力包括项目经验、产品能力等等。通常会采用结构化面试,因为该轮次主要考核求职者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胜任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如果连这个都不具备,其他就更不重要了。所以在这里一阶段,对行业项目经验、产品能力等方面更为着重考哪些,权重占比会更多些。
(2)总监面
通常到了这一阶段,面试的内容会更往顶层走,面试的范围会更“宏观”,或者聚焦个人的“软能力”。因为能通过前面两轮面试,说明已经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了,所以在这方面的考察反而不是优先级最高的。那么对行业、对公司、对职业等方面更顶层的考察将会是重点。同时,你面对的是一个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面试官,他们的经历、所管理的团队也都十分庞大的,因为他们站的位置更高,更关注一个项目之间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也会关注你是否具备横向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聚焦在一亩三分地。
而这里也通常会采取半结构化的面试方式,一半为有针对性提问,一半可能较为开放。
(3)HR面
恭喜你,到了这个阶段,说明这次求职已经成功一大半。但是也切勿放松,因为这里还有很多潜在的”坑“在等着。HR因为毕竟不是这个岗位出身的,所以他们不会十分过于关注你的专业能力,譬如产品策划能力等等。相反他们更关注你的心态、思维、情商、价值观等综合素质。HR多数来自人力资源或心理学专业,所以对“人性”的考察和管理是最核心的。这些方面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是如何的,反映求职者是否合适当前岗位或者公司。
三、覆盖5大维度的面试题
以下的题型,主要是汇总了工作经历、产品能力、业务能力、软能力、个人素质等5个方面的面试题,各位可以基于每个阶段去着重准备。
3.1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绝对是面试中重中之重,在这里建议对自己过往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梳理,务必把里面的所有原理都梳理的清清楚楚,同时每个环节都可以设置一个考察点,建议多采用STAR法则总结。而这些也是在各个面试阶段都会被提及的,更多延伸题:
- 可否简单说下整个项目的业务架构是怎样的
- 你觉你所负责的项目最近一次改动效果如何
- 如果项目目标delay,通常如何处理
- ….
3.2 产品能力
产品经理的首要责任就是履行自己的产品职责,那么产品能力的好坏,则反映了是否能胜任岗位。所以从需求分析、产品策划、产品设计3个维度去分别考察,同时做产品人也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这方面主要在专业一、二轮会被提及较多,更多延伸题:
- 通常如何判断需求
- 如何评价A产品和B产品的差别/你当前的产品与竞品之间有什么不同
- 假如你本身不是某款产品的目标用户,又如何设计产品
- 最常用的产品有哪些,分别说出优劣各自的3点
- 你为什么要做产品(动机、优势)
- 你觉得你自身还有什么需要提升的地方,又或者是缺点的/你觉得你有哪方面是不胜任产品一职的么
- …..
3.3 业务能力
前面也提及到,业务能力主要是依赖于岗位所在的垂直业务属性,譬如数据产品经理、后台电商产品经理、金融产品经理。因为这里有特殊性,就不一一展开,但这里可以建议从日常业务工作去梳理考点。如数据产品经理,对数据分析、数据治理、埋点指标建设方面就会有所要求。
3.4 软能力
从某种程度而言,软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花板,因为双商在线的人,大多都十分优秀,所以“能力+情商”,才能成长为出色的产品经理。那么涉及软能就有很多种,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更多延伸题:
- 你觉得高效的会议沟通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 当你与技术或其他岗位的同事发生分歧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
- 一般从哪些渠道获取知识内容
- 你觉得你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你觉得你适合做产品
- …..
3.5 个人条件
个人条件是一些既定事实的沉淀积累,代表了这个人的“最低标准”,在这里除了基本个人情况(如年限、学历等)外,职业规划、价值观、动机、职业态度等,都是主要考察维度,同时也是后面几轮重点关注的。更多延伸题:
- 说一下你近期的目标是什么
- 谈谈个人偶像
- 你觉得你自己有什么缺点
- ….
3.6 小结
面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所以做一个适当的准备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针对性的准备,将会事半功倍。同时在面试过程,也需要做个恰当的训练,譬如注意面试礼仪、不卑不亢、慎防被带节奏、多思多想等等
写在最后
其实求职和面试就像做一款产品,怎么准备(策划),准备推广应对(面试)。除非你是平常经常做总结,如果没有还是专门花点时间好好梳理。
- 正视求职目的,跳槽不是简单换个环境,而是应该有所突破;
- 面试其实也是一场自我认知的修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 少些花里胡哨,多关注与自己相关的点,譬如自身项目、产品能力等等;
- 面试结果一半看能力,另一半则看契合度,所以有时候失败不代表能力有问题,不用过多质疑自己;
- 不是所有的好机会都适合自己,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专栏作家#
A.D,公众号:吾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大数据分析产品经理,专注数据挖掘工作。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可以的,WD
10年互联网老兵,腾讯P3产品经理 ,相互学习面试技巧,老司机带你飞 😐
怎么让腾讯HR看到自己的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