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大厂,还是进小厂?

8 评论 12675 浏览 17 收藏 21 分钟

选择大厂还是小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抉择的。大厂和小厂都有各自的优势、缺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个人视角,谈谈在大、小厂的经历和感悟。

职场也像个围城,在大厂的有些人想去小厂,小厂的不少人向往大厂。到底深蹲大厂,还是小厂?

我是一枚产品经理,在大小厂蹲的时间都超五年。我以个人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在大、小厂的经历与感悟,供各位产品同学在职业选择时参考。

01 在大小厂工作的区别

1. 产品重要性

先说一下大厂,大厂会有很多事业部甚至事业群,每个事业部下也会有不同的产品。每个事业部、每个产品在公司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产品重要性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员配置、话语权、资源争取能力等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在岗位上能否做出亮眼的成绩,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一般来讲,大厂的产品可以按“主要创收产品、次要创收产品、业务支持产品、战略布局产品、创新实验产品”分为五类。这五类产品由前到后,所获得的资源一般由多到少,在公司的重要性一般由高到低。

进大厂,还是进小厂?

什么决定了所获得的资源多少及产品线地位高低?是你给公司创造的收入,以及公司对你的期待。下面展开说一下。

你这个产品线或事业部给公司创造的收入多,或者期望你挑起未来收入大头,当然对你重视,当然这个事业部的人员编制多,待遇一般也不差。所以你若在主要创收的事业部或产品线工作,在公司说话底气就显得足,甚至在公司内部都有自豪感。

假如咱俩在都腾讯工作,你在微信,我在腾讯地图,若咱俩职级不差上下,你显然比我牛的闪闪发光。(勿喷,没有歧视任何产品的意思,仅举一下例子)

本文说的业务支持产品,是指支持公司日常运转的自研产品。这类产品线中规中矩,它虽然不给公司创收,但是公司离不了它们。它们相对独立,若对大厂信息化建设感兴趣,入职这类事业部也是不错的选择。

战略布局产品、创新实验产品,这两类产品所在的部门或事业部,有些像公司内部创业性质的。这两类产品前期人员配备少,虽然背靠大厂,但是很多事情也是靠自己摸索。一个产品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并不是说背靠大厂成功的概率就高;有时候,成功率反而低。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便引出在大小厂做产品的区别,大厂的战略布局或创新实验产品,一般是小厂的唯一产品。

大厂是拨出一部分资源做这个产品,小厂基本全公司的资源都扑在这个产品上。

大厂可能抱着试一试或我也需要有这个产品的心态在做,小厂是使出吃奶的劲儿在做。

大厂如果这个产品失败了,大不了把人分流到其它产品线上去。小厂如果失败了,对公司来讲可能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甚至面临公司倒闭的风险。

当然,这里不否定一点,有时候小厂也会拿出几杆枪搞些新东西试试水。但是,一般就是尝试几个月,看到希望接着搞,一看不妙,立即止损掉头。不像大公司,那么有耐心,搞三五个月的小尝试,搞三五年的大尝试都可以。

所以说,哪怕市场上同一类产品,对大公司小公司意义是不一样的。若在大公司做战略布局、创新产品,要看团队的执行力、公司的文化氛围及管理方法。还要看产品遇到挫折时,公司高层及产品总负责人对这类产品的发展态度,是砍掉,还是不断试错继续做下去。

2 . 工作技能

在大小厂的工作技能的提高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进大厂,还是进小厂?

在大厂,一般内部学习资源丰富、培训体系完善、工作流程规范。

我在某大厂时,公司内部有丰富的知识库和视频课程,关键是有专人审核,东西比较干,大多是工作硬技能直接相关的东西。分门别类整理的挺好,不是随便上传的零星文档和录屏。事业部内部,也会有自己的知识库和视频课程。

这些知识,对于刚入职的同学,还有大家的日常学习,帮助都很大。在日常工作中,若对工作有帮助,也可能花钱让员工去外面参加培训,也算一种福利了。

大厂的培训体系也非常完善,像我工作过的大厂,有自己的企业大学。大学会研制或外购一些职场通识类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经过认真打磨或精挑细选过的。公司会针对每个事业部轮训,并且是非常认真的,要纳入考核的那种。

这对于个人工作软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也省去了自己去网上找课程的时。再者,自己去找,有时候找着找着就偏了,学不到东西不说,还耽误时间。

还有,在大厂工作岗位划分的很细,这点儿不利于个人成长。每个岗位都能看清自己一亩三分田的边界,每天干啥活儿,哪些活儿属于自己该干的,是非常清晰的。若自己没有更多意愿或主动性,其实对个人发展不利。

在小厂就不一样了。小厂的学习资源,一般就是互联网,稍微好点儿的自己整个知识库,上传一些文档。其实,主要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对个人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与大厂相比,不能说哪个好,要因人而异,你若喜欢投喂式的,大厂好;你若想培养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小厂好。

再者,小厂一般没有企业大学,不会针对每个员工组织职场软技能的培训。若有培训,也是内部分享性质的,一般不会请外部讲师专门授课。小厂提倡在“在练中学”,在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东西,提倡在实践中摸索与提高。

小厂虽然有岗位划分,但是业务变化快,有时候一个萝卜多个坑。比如产品经理,有时候会做一些运营、测试,甚至设计的活儿。这对拓宽个人能力面,非常有帮助。

3. 个人视野

不得不说,在个人视野提升方面,在大厂有很多便利性。

总体来讲,大厂是行业风向标,市面上有什么新玩法,新趋势,一般在大厂能先了解到。

比如有些大厂会有自己的研究院或行业研究团队,会把新趋势发在自己内刊上,甚至会开一些前沿讲座,都可以去听,也能拿到这些讲座的资料。

但是,大厂搞不搞这些新东西,能不能搞起来,另当别论。

再者,说大厂代表风向标,是从大概率上来讲的,不绝对。因为,有些新事物开始发生在大家都不关注的角落里,或者大厂看不上的小地方。当年马化腾想50万出售QQ,不就是个没被看上的例子吗?

大厂人才济济,资源丰富,在营销活动策划、产品推广策划上,不但组织周密、思路开阔,而且事后复盘、总结能力非常强。

比如你若组织或深度参与了京东618,或阿里双11,这对个人视野和能力提升肯定有相当的帮助。这种场面,小厂是无可比拟的。

还有,大厂有时会申报一些863、核高基项目,甚至国家会把重点项目指定给某大厂,若有机会参与一些这些项目,对个人视野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我在某大厂时,就参与了当时的863项目,这对开阔视野,的确是一种提升。

但是,在小厂能从如何使巧劲儿、如何把有限资源价值最大化、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儿,这几方面提升个人能力,也算是提升个人视野的一种方式。在资源紧缺情况下,把事儿做成功了,你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我在小厂,曾参与一个资源非常紧缺的项目,开始看不到一丁点儿成功的希望,但是这事儿在公司层面上只能成,不能败,自己只好全力以赴,边干边想策略,最后竟然成了,并且比预想的还好。这难道不是开眼界吗?这不仅是提升视野,更是拓宽认知边界!这种能力,我在以后工作中也会受益无穷。

4. 上升通道

上升通道这方面,很多人已经介绍过,我就简练的说一下。

一般大厂的人力资源部门都会制定全公司公布的职业上升通道。比如阿里的P序列、M序列,技术同学进入公司后按P序列定级,职能管理类按M序列定级,然后定期进行晋级评审。每级的评审标准比较清晰,相对客观。大多技术同学虽然不在管理岗,而是走专家路线,比管理岗的同学待遇并不低。

小厂就不一样了,比较灵活。大多小厂没有全公司发文的上升通道,而是根据贡献、表现和业务发展需要,对员工不定期晋升或调整。对于个人能不能晋升,要看有没有坑儿。一般情况下,薪资和岗位挂钩。

5. 工作氛围

尤其是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大厂流程比较严谨,沟通成本比较高。有时候一个小事情一套流程走下来,不下十封邮件。甚至每封邮件的收件人谁在前、谁在后,抄送谁,收件人的称呼、措辞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大厂也知道这种习惯不好,公司创立之初,一旦形成这种风气,后续就好像融入骨子里了,很难改。需要声明一点,我说的是我了解到的现象,不是所有的大厂都是这样。

小厂就不一样了,小厂相对扁平化。遇到着急事儿,喊一嗓子,若没有会议室,三五个人一起到茶水间,面对面沟通清楚,然后每个人该干啥,直接分头去行动。路子虽然野,但是效率高。

在我大厂时,说话办事,有时候要顾及人的情面,所以相对客气。刚到小厂时,我还有些不适应,因为工作起来真是对事儿不对人,任何工作的事情都是放在台面上当面说清,的确是不顾及情面。后来我就习惯了,感觉这种方式,挺好,毕竟都为了工作吗。

工作氛围的事儿,就说这些吧,再说多了,就把我的东家都得罪了。

最后,再重复强调一点,我的看法与经历仅代表我个人,不代表任何公司行为。既然是一人之见,肯定是片面的,仅供大家参考。

6. 发展风险

大厂可能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也会砍掉产品线。至于小厂,风险更多了,商业模式没跑通、长期不盈利、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融资不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等,风险多去了。所以,进大厂、进小厂都是有风险的。

大厂组织架构调整,砍掉产品线,意味着人员要分流。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先考虑内部分流到其它产品线,或者重组团队干一个新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看似不是大风险,但是若平均每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来一次,对大多数员工来讲,也需要很大的适应能力,因为每次都会面临重新磨合、重新适应的过程。这相当于在职业道路上,你做的是波浪线式的起伏运动,而不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小厂风险多,为何还要选择小厂呢?因为机会与风险并存。你想想,若小厂若发展的不错,是不是会有很多管理岗位?你若手握大量期权、股票,公司若上市了,是不是能获得丰厚的财务回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小厂风险是多,但是发展机会多,也有获得高财务回报的机会。

02 到底选大厂还是小厂?

了解完大厂、小厂的主要区别,到底选大厂还是小厂呢?其实,进大厂还是小厂,这是一个双向选择。这样来说,个人只能把握一半主动权,那么咱就聊一下如何行使这一半主动权。

1. 初入职场

针对初入职场的同学,若能够获得大厂的机会,建议首选大厂。

有两个核心原因:

一是大厂培训体系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初入职场,都有一个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这个过程若全靠个人摸索,容易走弯路,事倍功半,若能够从公司层面上获得系统化的帮助,事半功倍。

比如:有些大厂的校招入职,先围绕公司的方方面面做一个月的通识培训,然后再围绕目标岗位,在岗位上下游做三个月的轮岗实习。若是小厂,可能没有这些培训,负责带你的师傅大多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因为没有公司层面的详细规范。

二是大厂让人视野更开阔。初入职场前几年,对大厂核心产品、行业生态、大厂的运作模式,职场新人都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学习、观察、思考、总结。身在其中,可以边学边感悟;若在小厂,你只能从网上找资料,支离破碎的了解大厂的这些东西。若在小厂,因为接触面窄,你对整个行业的理解也要慢很多,因为有些东西你直接接触不到。

再者,大厂有很多大牛,你能近距离的接触、交流,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针对初入职场的同学,若能获得大厂的工作机会,还是强烈建议去大厂的。

2. 先在小厂工作了几年

对于毕业后,先在小厂工作了几年的同学,若小厂非常有前景,建议一步一个脚印的伴随企业成长,企业的发展就是个人的机会。

因此,无论是小而美的隐形冠军,还是蓬勃向上日益强大的企业,我建议都要留下来,这里面会有个人发展的很多机会。

发自内心的说,若能伴随一家企业从小到大,或从弱到强,是人生一大幸事。

若小厂发展的平平淡淡,或自己在小厂发展的中规中矩,若有机会,我建议大家在小厂积累几年经验后,还是到大厂去体验一番。这个阶段去大厂,无论从能力上,还是从职业视野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小厂,可能工作路子比较野,去大厂也能体验一下它们是怎么搞的,这样对比一下,能够查缺补漏、优化改进,能让个人工作能力更加全面。

在大厂体验几年之后,大小厂都经历过了,无论从能力还是视野上,都比较全面了。这个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资源、人脉等等,考虑继续做职业人,还是创业。

当然,在小厂工作几年,直接出去创业,也未尝不可,本文仅根据一人之见,说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怎么做,具体到每个人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先在大厂工作了几年

在大厂工作几年,可能不少人也有苦恼,大厂不少部门人员结构稳定,晋升机会少。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没有必要苦恼。与小厂相比,个人还是有不少选择的。

比如当大厂做新产品、组建新团队时,大家可以在内部寻求转岗机会。当新产品做的好,与在原部门相比,你的晋升机会会多一些。若外部能提供不错的机会,靠大厂的背书,你也能找到不少晋升机会或获得不错的待遇。

在自己在大厂若发展的挺好,建议持续做下去,持续蓄能与积累人脉。这样你的路会越走越宽,未来无论是在大厂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到外面去掌舵一个企业,还是自己去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这和伴随一家小企业步步长大一样,都是人生一大幸事。

03 写在最后

无论进大厂,还是进小厂,最终的目的都是个人职业发展,或着符合个人意愿。

不少人缺少在这两类公司长期工作的完整经历,对二者的优劣没有全面、深刻的体会,所以在面临选择时比较迷茫。

正好我有此种经历,所以拿来分享给大家。但是,一家之言,非常片面,仅供参考。

最后祝愿所有职场人,吉星高照、大展宏图!

专栏作家

产品人晓明;微信公众号:营销数字化实践;多年CRM、互联网产品经验。做后端产品居多,从0到N做过CRM、用户订单、商家平台、商家结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为了钱,哪里钱多去哪里!

    来自广东 回复
  2. 没啥争论的,都知道大厂好

    回复
  3. 大厂

    回复
  4. 之前以为在小厂比较自在,待了好几年才知道,很多时候都是画饼最后有可能老板比你先下船。如果不是自己想学,很难有提升的,特别是如果开发人员也是小白的话,自己体会。测试、设计的活要干不说,其实久了没有核心竞争力,因为感觉全是入门。如果能进大厂还是进大厂,个人觉得不管进那里还是要自己有能力。

    回复
  5. 应届生就应该无脑大厂。亲身经历,我当时同时有大小厂offer,去小厂干了3个月还是去了大厂。小厂各种不成熟,业务流程不成熟、人员结构不成熟,有很多阻碍你发展的因素。大厂相对来说对发展更有利。等你成长为一个能力很强很全面的人,也可以尝试空降小厂做个管理层,有决策权的那种。

    来自广东 回复
  6. 任何时候只要是打工首选大厂,更多的人才聚集和更多资源让成功的机会更大和人脉资源的积累更多,金钱积累更快。进不去原因学历补足或者能力补足。忍气吞声考验自己的耐心不是一件坏事。

    来自河南 回复
  7. 个人认为大多数毕业生都会倾向于大厂吧,但是如果前期大厂进不去的话,大部分会是因为学历和学校专业的原因,但是一旦去了小厂呆了几年,有了项目经验或者产品经验,我觉得想要进大厂的门槛就会变得更高,我想知道很多本科毕业一本二本不是985211名校的毕业生,该怎么才能社招进入到大厂呢,相同经验的社招大厂的要求可能会更高,当然给的薪资也会更高。希望题主能给一些建议和方向

    来自上海 回复
  8. 写得中肯也比较全面,为作者点赞。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