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多数人的思考是不合格的?
编辑导语:思考是一种思维的探索活动,我们经常都处于思考状态,但是有一些思考确是做的无用功;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了关于“思考”的一些判断和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大多数人其实是懒于思考的,我自己也是;有时候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考静止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最近就去看了些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东西,觉得有些东西挺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下。
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思考者
首先大多数人肯定是懒于思考的,毕竟耗神又费力,而且又没有什么直接的效用。
而且在这样一个四重境界中,有的人可能处于第一重境界: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
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这是一个定义标准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本文是想勉励自己,以及正在看文章的你,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考者。
大多数人思考质量低,无外乎这两点原因,一是知识储备不足,二是思维方式受限。
知识储备比较好理解,这是我们用来思考的输入原材料,没有好的输入,自然就没有好的输出。
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思考的方式,有很多好用的思维模型,比如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5W1H思考等等。
我理解的一段完整的思考包括论题+结论+论证:
- 论题:我们在讨论什么;
- 结论:给出来的回答是什么;
- 论证:得出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只有当这三者都有,且是相互呼应的,一段思考过程才是完整的,或者说至少是自洽的,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二、对思考的再思考
当我们知道一段思考过程包括什么之后,就能针对各部分再进行单独的思考和审视了。
1. 论题
论题就是我们在讨论什么,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讨论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以及我们讨论同一个概念的时候,各自的理解是否一致;不然就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根本无法沟通。
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同行业、公司、业务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样,所以评判的产品经理是否合格,以及优异的标准也不一样。
有的人可能觉得会画原型就是产品经理,有的人可能觉得还要有产品sense、数据分析技能,有的人可能觉得要能独立负责一款产品,懂运营,能带团队等…
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好,不少场景下都会遇到大家争论了很久,然后发现大家讨论的不是同一个东西的尴尬局面;所以在我们争论前,先确定我们是在讨论同一个东西。
2. 结论
结论就是针对这个论题,给出来的回答是什么。
比如上司提议了一个新的产品需求,Ta觉得靠谱,需要做;而你觉得不靠谱,不值得做,你给出来的结论就是不靠谱,不值得做。
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证明你的判断是合理的,如果你只是感性的说我感觉、我觉得、我认为,那大概率是会被否决回来的。
为了让你的结论有信服力,你需要展示你结论的推断过程,有哪些数据、事实可以支撑你的结论。
这里面需要警惕的有几点:一个是结论和论题是否匹配,一个是有没有结论先行,一个是有没有偷换概念。
先来说结论和论题是否匹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避免答非所问;有时候回答的人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答非所问,有时候回答的人是刻意的在避重就轻。
比如之前在某节目中,某导演针对抛出的问题就在避重就轻,回答的逻辑很自洽,但就是没有回答提问者提出的那个问题。
再来说结论先行,你是先有了一个结论,再去找支撑你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还是说你是先搜集了一些信息,然后经过分析推理,再得出这个结论的;前者典型的职业是律师,后者典型的职业是侦探。
比如我们平时在做AB测试的时候,真的需要AB测试么?还是你已经有了结论,只是需要这个数据来支撑你来说服谁。
最后是偷换概念,就是用相近的东西或者重新定义的方式把论题中的定义给换掉。
比如黄执中打辩论的风格就是先重新定义论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再来打辩论。
3. 论证
论证就是得出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有时候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对方抛过来一个观点,我就会问Ta,你得出来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比如,以下两种说法你感觉哪个更有信服力一些:
- 说法一:行业不景气啊,我和身边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
- 说法二:行业不景气啊,根据XX数据,最近几年互联网用户的规模都不怎么涨了,使用时长也没明显的提升了,XX公司都进行了缩招,新出现的公司和业务数量也都明显降低了。
结论都是行业不景气,说法一只是简单的说了下自己的感受,说法二是通过一些其他的现象、数据来支撑自己的结论;论证就是用这样一个,或者一组前提,来推出结论的过程。
那判断论证的评判标准就是:
- 前提是否成立;
- 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理是否成立。
上文中的说法二,得出来的结论是行业不景气,它的前提是:
- 用户数据不涨了;
- 公司缩招了;
- 新公司和新业务数量明显降低了。
在推理上是合乎逻辑的,那就看前提是否成立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找到了和这些前提相反的事实或者数据,那就相当于把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推翻了,那结论本身自然也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再比如,你们是一个在线教育公司,最近业绩不好,有人问你原因是什么?你回答说行业不景气啊,业绩不好是正常的;于是对方追问到,最近疫情期间不是处于利好状态么,而且根据对其他竞品的了解,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竞品的数据表现一直很好啊。
在这样一个对话中,结论是业绩不好,支撑结论的前提是行业不景气,但是结合着其他的信息和数据来看,这个前提是不足以支撑这个结论的,也就是推理过程其实是无效的;截止到目前为止,针对思考的过程就说完了,完整的思考=论题+结论+论证。
三、审视自己,审视他人
有了思考这个武器,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思考了,避免自己陷入思考误区,以及辨别他人的观点是否可靠。
我们在给出一个结论,或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其实就是经历一次思考的过程,通过不断的了解自己思考判断的过程,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
为了注意力和流量,各种文章和信息铺天盖地,有很多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甚至一些观点纯粹是个人感受,随便看看就好,无需太在意。
在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 这是一个感受、猜测还是推断,如果不是推断就没必要往下思考了;
- 对我重要么,值得花精力去关注么;
- 论题、结论、论证分别是什么;
- 结论和论证之间匹配么,有没有偷换概念,有没有结论先行;
- 结论是用什么方式得出来的,前提是什么,推断的过程是什么。前提符合常识和个人的背景知识么,推理合理么,符合逻辑么,和结论之间有严密的论证关系么。
本文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专栏作家#
王家郴 ,公众号:产品经理从0到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喜欢网球和骑行的产品汪,目前奔走在产品的道路上,漫漫产品路,与君共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确实思考和结论容易掺杂个人感觉与猜测,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 感谢分享!
赞同。另一,完整思考的过程是否应该增加一个应用设想。即论题 结论 论证 应用设想。往往很多简单的思考如果不没有“意义”或“应用场景”的加持,容易另思考者钻进死胡同。另二,“行业不景气”的例子中提到的说法二,“前提”其实指的是是关联信息或现象,这种关联是不确定的;而“前提”已经暗指了关联性,所以换成“条件”。不当之处,请原谅,谢谢。
赞同
你这篇文章和《学会提问》的内容非常像
同时也建议其他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