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工作了很久,还是感觉没什么提升?
编辑导语:在职场中,想要提升自己的重要点之一就是复盘,不断的复盘,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是进步的一大方法;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工作很久却没有提升的一个思考,以及对工作复盘重要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最近在思考个人成长的问题,有个问题挺困惑的,同样3年工作时间,有的人已经成长的很优秀,有的人可能没什么成长,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影响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初步思考的结论是个人成长是一件边际收益递减的事情,我们在做所有的工作时,都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缓慢爬坡>快速提升>趋于平缓,熟练处理。
当我们进入熟练处理阶段的时候,基本可以半自动,甚至可以无意识的去完成很多事情。
比如在学车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轻车熟路,对于老司机而言,基本可以进入半自动开车的模式,一边开车一边处理其他事情。这其实就进入了无意识处理阶段,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做的差不多。
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最该警惕的,当做的事情丝毫不费力的时候,可能也是丝毫没有什么提升的时候,这只是在简单低效的重复,错误的动作重复1000遍也不会自己变成正确的动作。
我理解个人成长主要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学习能力+实践机会+成长动机。
学习能力主要是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实践机会是动手去做的机会,成长动机是对成长的渴望,它会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这三者共同影响着个人的成长速度。
实践机会取决于个人所在的环境,成长动机也有个体差异,为了控制变量,假定实践机会和成长动机一样的情况下,个人成长的速度,其实主要就取决于学习能力。
假定团队中有这么三个人,对于同一个项目,他们是这样处理的:
- A:做完项目,上线就完了;
- B:做完项目,和最初的目标进行比对,数据分析,用户研究,进行后续的迭代;
- C:做完项目,进行目标回顾、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规律。
那谁的成长速度会更快一些呢,A、B还是C?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感觉自己过了很久都没有提升,是不是可以从学习能力+实践机会+成长动机这几个方向思考下呢。
是不是可以尝试主动去挑战一些难度更高的任务,或者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自己每次做相同的事情,都能比之前做的更好,又或者是要不要提升自己成长的动机?
实践机会和动机这两点和个人、环境有太大相关性,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怎么能让自己每次做相同的事情,都比之前做的更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去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复盘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后面主要是为什么要复盘以及如何复盘,便于大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为什么要复盘
在如何复盘之前,先来简单的看下什么是复盘,以及为什么要复盘。
1. 什么是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
复盘其实就是我们从自己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中进行总结反思,从中学到经验教训,最后指导自己未来行动改进的一种学习方法。
复盘方法论是被柳传志先生引入联想并发扬光大的,是联想三大方法论中最重要的方法,顺便说一下另外两个方法论是想清楚目标以及做事的阶段论。
2. 为什么要复盘
个人认为复盘至少有以下这些好处:
- 帮助我们跳出无意识的循环,找到问题;
- 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规律,指导后续行动;
- 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
先说第一个好处,帮助我们跳出无意识的循环,找到问题。
在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嗯,也就是那句话”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回想一下,每天早上醒来之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关闹钟?拿手机?喝水?洗脸刷牙?
还是先睁开眼睛?
我们会不断重复之前行为,重复到甚至我们已经完全意识不到这个行为的存在,如果我们重复的是一个正确的行为还好,如果一直重复一个错误的行为,而且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呢。
复盘有助于让我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跳出这些无意识的循环,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问题,然后在之后的动作中改掉这些问题,避免一直重复错误的行为。
再说第二点,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规律,指导后续行动;只有我们知道为什么会成功以及为什么会失败之后,后续才能继续成功,以及避免失败。
比如这段时间产品的数据涨了,为什么会涨?知道涨的原因,才能重现这种涨幅,跌了也是一样的道理,知道跌的原因才能避免一直跌下去。
最后是第三点,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
实践机会本来就很有限,相同的实践机会,你能比别人学到更多,也能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到东西,这不就是更快的成长速度么。
二、如何复盘
其实复盘主要就是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具体来说就是:
- 评估结果;
- 叙述过程;
- 分析原因;
- 优化行动;
- 后续计划;
- 经验+规律。
评估结果,主要是评估现状-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它的前提条件是目标要清晰,没有预期目标或者目标不清晰,现状和预期之间也没办法评估。
叙述过程,主要是为了还原事情,对事情还原的越真实、越细致,越容易从中找到真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情境重现,一种是关键要素分析。
情境重现主要是基于时间的前后顺序,还原事情发生的经过,当时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别人是怎么思考的,自己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
关键要素是进行关键点分析,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或者关键的事件上发生了什么,是否和预期相符,影响这个事情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我们是怎么做的,有没有紧紧的抓住这些关键要素。
分析原因主要是通过目标对比,过程叙述,找到导致现在结果发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成功了多找找客观原因,也就是多往外看,避免错误归因,失败了多找找主观原因,也就是多往内看,避免把过错都推给别人。
优化行动是假定按照现在的信息、认知,重新做这件事的话,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如何能够做到更好?
后续计划是针对这件事情的后续打算,有哪些是需要开始做的事情,有哪些是做的不好需要改进的,有哪些是做的不错需要继续保持的。
经验+规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演,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我们能学到什么,能不能应用到更多的场景,更广阔的范围?
以经验教训为例,上线踩了很多坑,没有复盘的时候可能一直丢三落四的,复盘之后能不能总结出来一份上线的SOP和操作手册,然后所有人按照SOP和操作手册来?
以规律为例,看到盲盒这么火,那为什么这么火呢?我们买的是盲盒本身么,还是这种随机性和收集过程的乐趣呢?那这种随机性能不能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呢,比如随机抽取折扣券、虚拟物品的盲盒?这种图鉴收集能不能做到产品中?
三、万物皆可复盘
复盘不仅仅可以复盘自己,也能复盘他人,复盘团队。
复盘他人,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一些东西,观摩别人踩的坑,然后避免自己掉进去,复盘团队,总结大家的经验教训,沉淀成文档、组织能力。
可以说复盘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做事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万物皆可复盘,大事阶段复盘,事后全面复盘,小事随时复盘。
附赠自己最近打算用的复盘模版,虽然不一定完善,先跑起来吧,后续再迭代。
不负责任的说,绝大多数人看完这篇文章都没用,就好像《后悔无期》里的这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这么说,按照我们学到的东西对我们行为影响程度来看,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信息,知识,技能:
- 信息:知道的东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知识:能够对我们行为产生影响的东西;
- 技能: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比如做饭、游泳、开车,只知道理论完全不够,还需要大量的练习。
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很大的鸿沟,仅仅听说过很多道理,并没有什么用,大概率你还是会不断重复之前的行为,没有任何改变。
要打破这种重复,你需要在你的行为、你的思考里,有意的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到最后甚至会养成无意识的习惯。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刻意练习,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020年是挺不容易的一年,各种事情,种种,大家也都挺一言难尽的,好在还有几天它就过去了。
Life’s a struggle,日子还要过,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写作过程参考资料: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专栏作家#
王家郴 ,公众号:产品经理从0到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喜欢网球和骑行的产品汪,目前奔走在产品的道路上,漫漫产品路,与君共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有学到
很棒的复盘方法论,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