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厂面试题引发的思考,弹幕功能为何如此受欢迎?

6 评论 17471 浏览 76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此题来源于作者最近面试字节跳动的总监面原题,作者对题目背后的考察点以及答题思路进行了拆解,并阐释了拿到题目之后的思考方向和回答策略,分享给大家~

这是我在字节总监面时碰到的一个问题:bilibili的弹幕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弹幕和评论区的区别是什么?

之前面试回答的比较粗浅,刚好最近有不少空闲时间,再来思考一下曾经的面试题。如果恰好在校招或者实习的小伙伴,面试中碰到诸如「最喜欢/最常用产品的特点」之类的问题,或许能够有一些帮助。

这次主要是围绕弹幕进行思考的,可能会顺带涉及评论区。

一、弹幕是什么

回头想一下,现在还存在没有弹幕功能的视频网站吗?似乎真的没有。

弹幕一词最初是军事用语,表示密集的炮弹像幕布一样,后来经游戏传播又进入视频领域。最早的弹幕视频是一家叫做“niconico”的视频网站,它首创了用户在视频播放页面实时评论的功能,大量评论从屏幕飘过好像弹幕游戏一样,因此被日本网友成为“弹幕”。

弹幕视频成功把观众评论和视频内容融合在了一起,观众能够把自己看视频的所思所想及时表达,实现了观众与观众、观众与视频的独特互动。

二、弹幕为何如此受欢迎

交互设计也好,视觉设计也好,咱们画的界面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设计的本质一直都是解决问题。我希望自己每次都能往前走一步,不只是能解决产品经理提出的问题,还能主动发现问题。所以这次我想尝试聊一聊,弹幕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为啥这么如此受欢迎。

1. 打破时空,实现「天涯若比邻」

我读大学的时候,宿舍的一大乐趣就是聚在一起看综艺,由于我们宿舍面积较小,没办法围在一起看,就会把各自的视频调成时间一致,隔空同步,一起吐槽。这应该就是弹幕最原始的形式吧?,这种大家观看同一视频,一起吐槽的感觉,直接快乐翻倍。

弹幕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位置和时空关系,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组成了一个观赏共同体,大家虽远在天边,但这一刻似乎又在一起。

比如,咱们在手机或电脑上“独自”看B站春晚的时候,能够在弹幕中感受到“天涯若比邻”的陪伴。甚至几百年之后,后人看到现在的视频,还能看到现在弹幕中的观点/对话,就真的是实现了穿越时空的交流。

2. 解构权威,实现「二次创作」

原本视频的内容传达是自上而下的——视频制作者向视频观看者传递信息,两者之间存在不对等关系,在原本的单向内容传达中,用户更可能会沉浸在视频中,直接接受视频创作者的内容。

弹幕场景中,观看者实际上拥有了两块屏幕,分别承载着视频和评论,这为观看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用户始终处于吐槽和解构的位置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本两者的不对等关系,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接触高层级人物的独特方式,从而解构了权威。

曾经自上而下的内容传递被平等的实践参与替代了,观看者从曾经的被动接收变成了如今的主动参与,激发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在疯狂的弹幕吐槽中,视频内容不再仅局限于创作者传达的含义,而是形成了一个集体的二次创作。

例如,《Are you ok》的视频来源——那场雷军在小米印度发布会上的演讲,发布会的原有意义在持续更新的弹幕中不断被改写,视频与弹幕的融合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现在这场演讲更像是雷总的出道作品。

03 弹幕的交互特征

弹幕是有趣的,即可实现“天涯若比邻”,又可以实现“二次创作”,返回到交互设计,到底是弹幕的哪些交互特性支撑起弹幕的有趣。同时在这一环节也会涉及弹幕与评论区的区别。

1. 交互时效的即时性

交互时效的及时性应该是弹幕与评论区的最大区别。观众在看弹幕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表达自己对于视频的理解和感受,照顾到观众瞬时观影的心理感受。同时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评论,并且可以与弹幕进行互动。弹幕视频这种即时反馈的交互特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参与热情。

评论区往往是非实时性的,用户不会在触动的那一刻及时进行评论,评论区的发言往往是需要回忆的,也就增强了用户使用门槛,降低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并且帖子的内容通常是按照热度等规则进行排序的,我们发送的帖子很难得到回应。

2. 交互观点的针对性

视频与弹幕是一个以视频播放时间为主线的过程,观众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各种“吐槽”,也就是说,视频内容与评价内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大家能在同一时刻产生共鸣。

相比而言,评论区的针对性就弱了许多,评论内容无法和画面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需要想象评论的对象,也就增加了共鸣难度,并且共鸣往往是瞬时的,错过就错过了。

3. 交互观点的细节性

咱们观看弹幕视频的时候会发现,绝大部分弹幕的指向都是视频内容的一个小点,例如视频中人物的造型、台词、眼神、动作等等。也就是说,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细节的、碎片化的。

评论区的评论对象通常与弹幕相反,往往是整体性的,是对整个视频内容的评论。即使有些评论是针对视频的部分内容,但这些评论通常也是观众在看完整个视频之后经过思考的整体感受。

4. 交互对象的模糊性

弹幕视频更加强调互动内容、评价观点和讨论话题,而不去强调这些观点是谁提出的,在弹幕中不会出现任何关于评论者的信息,也正是因为评论者的模糊性,大家才能够更加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个性的、独特的观点。

相比而言,评论区会显示评论者的头像、名称、等级、评价时间、点赞数量等,用户也可以查看评论者的主页进行查看或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制评论者的表达欲,特别是自己的观点比较独特或者更加与众不同时更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弹幕的这几种交互特性,极大程度降低了用户操作门槛,激发了用户参与热情,让弹幕文化成为了如今的流行趋势。

参考文献:

  1. 郭峥.B站影响下青年学生行为倾向及调适策略——基于媒介情境论的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94-99.
  2. 李海峰,王炜.弹幕视频:在线视频互动学习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6):12-17.

 

本文由@栗子设计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1、大量评论以及弹幕的即时性,消除用户观看时的孤独感。
    2、增加视频的有趣度。有些细节,梗及内涵有些用户容易忽略,通过其他用户的弹幕可以发现更多的乐趣,加深对剧情的认识。
    3、社交属性。增加用户评论互动、点赞,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

    来自广东 回复
  2. 2. 解构权威,实现「二次创作」
    ————————————-
    我觉得这一点没有说服力。普通的评论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来自广东 回复
  3. 支持手机的弹窗吗

    来自广东 回复
  4. 支持手机吗

    来自广东 回复
  5. 我觉着弹幕还有一点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当你预埋下几个经典弹幕后,大家就会跟风

    回复
    1. 是真的耶,而且这也会形成一种文化现象,awsl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