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跳槽记——面试篇
编辑导语:设计师在跳槽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面试环节。如何在面试环节中清晰地表达自我并展示自身能力、且能将自己的设计经验与产品进行完美的结合?本篇文章里,作者对设计师跳槽过程中的面试环节做了经验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面试是设计师跳槽的必备环节,其过程中的表现更是决定了设计师能否获得岗位的关键因素。本人有很多的面试经历,成绩各异,对面试有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够为正在或准备跳槽的同行设计师做前车之鉴。
根据时间来划分,面试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面试前的准备、面试中的表现、面试后的复盘与追踪。
文章接下来从三个阶段,逐一详细阐述其要点。
一、面试前的准备
俗话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针对面试准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准备、主观准备、业务准备。
1. 客观准备
面试分为现场面试与远程面试。如果是现场面试要提前确认好面试时间和到达时间,通常,到达时间在面试时间的前15分钟为宜,即可以体现自己的守时有点,也能够让面试官有所准备,不会因为自己的迟到或早到而打乱面试官的时间安排。
由于疫情影响,当前的工作招聘面试多为视频面试或电话面试,而且面试时间多为工作时间。因此,如果不能请假,最好给自己安排一个不会被打扰的时间段与环境来准备相应的面试,以确保自己的网络通畅,说话清晰。
个人经验可以安排到晚上,提前预定一个会议室,并预留充足的面试时间,避免面试过程的中断。
2. 主观准备
除了以上客观条件的准备,在与目标公司、招聘岗位相关的内容也有必要做相应的准备。比如了解招聘公司的业务范围、核心产品等,然后研读招聘岗位的JD,以便在面试过程中针对岗位要求,重点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在面试过程中,详述针对岗位要求的个人优势以及能够带来的设计价值,让面试官觉得你是这个岗位最合适的应聘者。
另外,还要准备一个简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的个人简介,切忌一张简历走天下。
简历应该包括一个通用的基本信息介绍,包括学历、经历等。然后根据公司业务以及相应岗位要求,调整自己要表述的个人优势以及过往项目,来向面试官展示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暗示自己是合适的应聘者。
二、面试中的问答
该阶段是面试的核心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个阶段,个人简介、核心(重点)项目阐述、Q&A环节以及反问环节。
1.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包含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及个人优势。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历、毕业时间工作经历等,需要展示自己的优点而忽略自己缺点。例如,你是非211的硕士,那就强调自己的硕士学历,避免自己的学校经历。
项目经历包括最近两年的项目经历、项目中的工作内容、个人成长等。这部分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所面试公司的业务以及招聘岗位要求,挑选匹配度较高的经历与项目进行介绍,最好能与下个阶段的项目问答相关联。
个人优势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性格以及学习等。个人优势不仅仅要展示当前的设计素养以及方案推动能力,还要展示自己的韧性及学习能力。如果当前的项目经历或工作能力,有所欠缺,那么,学习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2. 核心项目阐述
在基本信息介绍以后,面试官往往会要求面试者,介绍一个最有成就感或最好的项目进行介绍。这面试官考察面试者能力、技能、专业素养等的核心过程。这就用到了面前的专业准备。面试者可以根据之前的准备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于项目阐述的逻辑和方法很多,本人常用的方法是STAR法则,可以参考之前文章《设计师跳槽记——作品集篇》,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自己的方法。
在这里,主要根据个人的经验,介绍一下如何利用STAR法则进行项目阐述。
所谓的STAR法则,就是情境(Situation)、目标(Target)、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对于面试者而言,STAR法则可以简洁清晰地向面试官项目概况以及成就。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一个人应聘某企业的交互设计岗位,如果介绍重点项目时说“曾在公司负责XXX项目的交互设计,最终实现了项目的正式上线,并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反馈。”这样的项目介绍,对面试官来说,没有获取任何价值,甚至会给面试官造成不知所云的错觉。
问题在于,面试者的项目经历很难和面试官的经历重合,面试官可能根本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样的产品,也不清楚你在项目中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以及做了这些工作后,取得了哪些可量化的成果,即面试者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结合STAR法则,可以进行如下阐述。
1)关于情境(Situation)
首先,要介绍一下产品的情况,包括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应用场景等,让面试官对产品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便于后续的设计分析、用户分析、方案阐述都是基于同样一个产品的共识。
其次,介绍一下团队的构成以及你在项目中所负责的内容,让面试官清晰地知道你在项目中的价值。
最后介绍一下之前产品(或新产品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过度到下面的目标。
2)关于目标(Target)
应该是从之前的情境中概括出来的问题,二者具有关联性与延续性。目标是后续做设计分析和方案的着眼点及抓手,因此目标可以尽可能的简练、概括,后续可在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延展。
3)关于行动(Action)
是针对之前的目标而进行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与成果。
这个部分是面试者展示自身能力与经验的核心环节,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设计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需求分析、用户研究、用户访谈、用户体验地图等。
其二是结合之前的目标与设计分析,而产出的设计方案以及方案中的亮点。阐述要详实、逻辑严密,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层层推进与落地,这样的设计方案才更有说服力。
4)关于结果(Result)
是针对设计方案落地后,通过第三方反馈,来验证设计方案的优劣,增加说服力。
第三方反馈可以是项目组以及用户的反馈、用户的增长,可以产品销量、效益的提升,也可以是申请的专利、研究方法或方案的复用与推广等等。
另外,也可以谈一下当前版本没有实现的遗憾及原因,以及后续产品迭代的方向,展示个人对整个项目的反思。
如此这样,整个面试中最重要的环节已经完美呈现,接下来就要扫除面试官心中的疑虑,为最终的面试争取更好的结果。
3. Q&A环节
在结束核心项目阐述以后,会进入Q&A环节。这是面试者最好的解决面试官心中的疑惑与顾虑的最好时刻,也是弥补或细化自己前期阐述的绝佳机会。
面试官通常会根据面试者的阐述进行发问,主要涉及项目中的一些问题,如实(也可适当包装)回答,但要做到有理有据。
4. 反问
通常在面试流程后半部分,面试官了解了面试者的情况以及解除疑惑之后,都会询问面试者是否对岗位和公司有问题需要了解,往往标志着面试即将结束。
在这个阶段可以面试者可展示自己对目标公司的了解,并针对自己的了解发出自己的疑问。如岗位的招聘原因、项目团队(设计团队)的构成与分工等,便于后续做出判断。当然,可以对其他一些其他问题进行发问。
下面罗列一下本人在反问阶段的问题集锦,当然不需要都问一遍,也不要限定在这个范围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设计团队的构成?
这是一个客观问题,可以了解设计团队的构成以及工作分工。
对设计师而言,太小的设计团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的成长,比较健全的设计团队或项目团队能够更加有利于设计师开展工作,并能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2)如果我去了贵公司,会负责哪些产品与业务?
这个问题可反映,公司招聘这个岗位的目的,可以与自己的目标、职业规划进行对比,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
3)一个人干好这份工作,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面试官或者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可以与下一个问题结合来做出相应的解释。
4)我刚刚的表达展示出来的能力与该岗位的匹配度如何?有哪些让您怀疑我适合这个岗位?
这个问题可以了解面试官对你个人的评价,从而窥视面试结果,如果面试官对你有疑虑,你也有机会进行直接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在没有任何辩解的前提下,有面试官自己做决定。
5)这次面试什么时间会有最终的结果,以及个人如何跟进了解这个结果。
这个问题可以让你对面试结果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时间点,从而掌握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结果。
三、面试得失复盘以及结果跟进
面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多轮面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持续的关注度。
每次面试结束后,需要及时对面试的过程进行复盘,总结个人在面试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调整与优化,便于在后续的面试中弥补不足,做到更好。
另外,还需要及时对面试结果进行跟进。
如果通过面试,就要确认后续的面试计划及面试官的身份,是技术面还是产品面或是主管面,这就回到了面试的准备阶段。如果没有通过面试,那务必让面试官给出面试过程的优缺点,以及不通过的原因,这是个人在后续和其他岗位面试中要避免的问题。
四、总结
面试不仅考验面试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面试者有较强的逻辑表达能力,不仅仅要言之有物,还要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面试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简洁
与简洁相对应的是啰嗦,而不是详细,这是两个概念。
在面试中切忌啰嗦、反复,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的印象。如果设计师在方案阐述上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你对设计方案的推动能力。
2. 清晰
清晰是面试过程中的回答问题的原则,包含回答内容和语气上的明确、肯定。如果回答过程中,内容或语气上不够肯定,面试官会对你的回答产生质疑,甚至会怀疑项目经历造假。
3. 坦诚
坦诚的定义不是事无巨细地讲出来,而是有重点地阐述。做得好的地方要着重强调,不好的地方要略讲或不讲。切忌过于夸大或无中生有,如果被发现那就惨了。如果被问到不曾考虑到的问题,坦诚或许是最好的回答。
当然,也可以尝试回答在后续的版本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或和面试官进行探讨,让其发现你的思考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这就考验个人在沟通中的技巧与经验了。
五、写在后面的话
面试是需要准备的,让自己时刻保持着准备状态,说是枕戈待旦也不为过。但过程中也要保持耐心和平常心,不要因为一次的表现不好而气馁。就像高考一样,在当下做到最好,以期更好的结果。
同时,面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如果顺利的话,往往会经历三轮及以上的面试:用人部门面(专业面)、部门主管面(领导面)、HR面。每一次的面试官会有差异,面试的目的与考核的内容也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面试阶段,也应该有相应的表达重点,但基础的专业能力都是你进行面试的核心。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祝君前程似锦。
#专栏作家#
弘毅道,公众号:UIUX设计工作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to B业务,尤其擅长后台程序界面设计,包括需求沟通,原型设计以及后期的设计评审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