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四年运营,走过N多坑,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这些道理

4 评论 5607 浏览 18 收藏 15 分钟

编辑导读:互联网运营是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的职业,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天花板却很高,有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本文作者总结了自己在四年运营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和大家分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年前,作为一名机械系专业实习生,和很多对互联网工作充满向往的有志青年一样,选择了与专业毫不相干,但充满无限可能的互联网运营岗位。

那时候的我,对待电脑除了会开关机,就是玩游戏,以至于经常会被师傅骂“连个表格”都不会。

而自己也深知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后面就一直坚持学习。两个月上手sem后,花3个月学了seo炼,后对编程感兴趣,花半年业余时间自学了web前端,期间又觉得信息流发展不错,机缘巧合之下便积攒了信息流的实战经验,近期意识到文案和新媒体运营对营销的重要性,又相继学习了文案、运营等等。

以上的岗位技能,只需具备一种就可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学这么多有用吗?其实有些确实没用,这也是一个人摸索的缺点——易走弯路。

那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吃力不讨好的路呢?

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一年后,写了一篇对于职业规划的博客,尽管现在回头看觉得这个规划有很多问题,但那时认知水平有限,对其非常满意并深以为然,坚定的选择了“横向发展”的路。

当时我走的职业发展路线:

三年后再回头看,这条发展路线虽有收获但确实也走了不少弯路。

弯路主要在于规划前,全凭自己臆想,没有多花时间去调研,没有思考并判断其可行性,就一股脑的执行计划,导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不必要的知识。

这里以血淋淋的教训警示大家:做一件事情之前,千万不要想到什么就盲目去干,选择比努力重要。

当然多学习总是好的,只不过投入精力和收获不成正比。比如花大量时间学前端却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不及时巩固,导致忘记了七七八八。去年为此还尝试继续学习巩固知识,但由于太忙和工作中用到的不多,最终遗憾放弃。

学习编程对我的一些收获:

  • 学到了擅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上遇到的问题实在太多,有时候不去解决就无法前行。当一次次不断摸索找到解决bug方法的时候,才真心实切的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蕴含的道理。
  • 遇到很多聪明热心的程序员,对程序员这些人抱有深深的敬意,也索性这些人不是从事运营,否则以他们的毅力和学习精神,真心比不过(默默吐槽)。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回到三年前,我会这样对自己规划。

选定一个工作发展方向,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成为这个岗位的佼佼者。佼佼者的定义是,在这个行业里有那么一些人,认可你的实力。

成为行业里较优秀的人之后,再选择是走管理方向还是技术专家方向。

选择管理方向:

如果是做运营的,可以学一些营销、广告、文案之类的运营相关知识,另外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类似管理、结构化表达、PPT报告、演讲、沟通、时间管理等横跨绝大部分职业的通用能力。

选择管理层,需要深度了解和熟悉多个业务模块的运转,进行更宏观和整体的思考,懂得如何经营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站在老板、经营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选择专家方向:

很多人可能疑惑,成为行业佼佼者了难道不是专家吗?当然不是。佼佼者是行业中前20%那批优秀的人,而专家是行业中精通这个行业前3%的那批顶级人才。

成为专家需要花更多时间钻研技术,了解各类底层原理、概念、方法论。可以多看各类书籍,坚持输出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形成有框架的知识体系,出一本书为目标,是成为行业专家较快的方式。

三年前,我的职业规范犯下的错在于,虽是横向管理层路线,但学的知识太多不相关,没必要。

一、职场生涯中对我感悟颇深的5件事

1. 身边圈子很重要

由于长期坚持自学,我很快超越了身边同事,比如有编程基础,在数据分析上能灵活运用很多公式,为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数据报表;在工作中有很多提高效率的技巧…。

这时的我及其膨胀,如果用达克效应来描述当时的状态,那我一定处于愚昧之山的最底层。

当时为什么会蜜汁自信?我想跟我所处的环境有关,初入职场时周围充满了安于现状的一群人(只是举例,没有恶意评判的意思),跟他们对比很容易产生自信。后面入职一家上市公司、遇到很多大佬、读过很多书后,才意识到之前眼光狭隘、坐井观天了。

在职业成长生涯中,环境真的很重要,如果一直呆在一个行业,不主动向外学习,闭门造车,那么这个行业的认知上限就是你的上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在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潜移默化的成为什么样的人。

2. 做运营不能好高骛远

在刚做运营的前一阵子,我曾一度想钻研到技术的尽头,觉得技术牛就是真的牛,有技术就可以摆脱那些枯燥的工作了。

甚至有一阵子,觉得自己算个行业资深人员时,一度不屑于做基础工作。我身边很多同事也是如此,你让他干有技术的活行,让他干枯燥的活特别不情愿,因为没技术含量,成就感低。

站在技术人员的立场,更多考虑的是做这个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发展,不愿意做枯燥的事很正常;但站在公司、领导的立场,你的工作是为公司创造价值,有技术含量也好、枯燥也好,创造价值的才是好技术。

运营作为一门以底层工作为基础、策略为主导的岗位,技术往往只是实现目的地手段,而不应成为阻碍工作的理由。

3.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作为一个运营,工作生涯中遇到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效果和数据指标。技术这种东西其实不难,只要想想办法总能实现,无非是下功夫、花时间学习的问题。运营效果充满了各种未知,没有一个方法论能绝对达成某个目的。

我曾经走过一个弯路,就是对待效果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抱着学技术的想法四处寻求答案。

因为没有系统的学过营销、运营,回归教科书看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原理、营销管理,看运营之光、增长黑客、定位等各类运营书籍,说实话,抱着寻求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一无所获,甚至很失望,因为书本中都是概念、方法论,没有一个能落地解决的方案。

到后来读到史玉柱自述、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开始明白营销、运营的答案都在用户、受众人群身上,如果脱离用户,不把用户在想什么、用户需要什么、用户喜欢什么研究透,那么运营一定做不好。

在这段经历后,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我开始懂得思考问题的本质。也明白了一点:

4. 问题不光是别人的,功劳一定是大家的

在我身边经常会遇到到这些事:

很多人会夸大自己从事工作对整体业绩的效果,如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干成的事,文案会觉得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自己文案写的好,做运营的会觉得功劳应该都归功于运营。

以下摘自某书内容暗示文案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文案这样写了,也很难达成这种效果,更多的是淹没在大量信息的洪流之中。

还有一些人在效果不好的时候,会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如市场部经常会把效果不好原因归咎于给销售部没聊好,销售部又觉得市场部引来的流量差。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因同事都这样埋怨,相互扯皮,当然这种做法是非常差劲的。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不正视自己,而是通过推卸责任的方式,来为自己找借口借口,那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所以当同事再次吐槽抱怨推卸问题时,我不再跟着一起附和,而是经常说,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5. 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还经常遇见这样一类人

  • 擅长写文案的人,通常将问题归结于文案没写好
  • 擅长数据分析的人,往往只在数据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有些文案偏爱华丽的文字,把心思花在修饰更高级的词汇上,这样的文案看上去确实厉害,但如果只沉迷于文字之中,往往会忽视用户在想什么,用户买不买单,也就是缺乏营销思维。

这些人有一个通病,考虑问题不全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在于长期沉浸工作中,形成固化思维,导致思维定势。

比如,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看什么问题都像一颗钉子,它只会也只能用敲锤子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大脑中只有一个思考模型,视野就是狭隘的,以至于会忘了工作目的,扭曲现实,甚至所有问题都会这个思维用来解决。

而这种思维往往会忽略了其它因素带来的影响,导致片面、偏激的判断。

在工作中,学会多维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很重要。

二、最后

关于复盘以往工作经历这些事,早有想法但迟迟未行动,主要原因在于文笔不好,拖到今天才写,有两个目的:

一是想帮助那些“曾和我一样只能靠自己摸索滚爬”的人少走些弯路。

做了四年运营,深知成长过程中无人指点的不易,这期间有迷茫彷徨不断走弯路、有自信膨胀却不断被打击。

虽前行道路一路坎坷、步履维艰,但所幸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以上经验,能帮助正在经历成长的小伙伴少走弯路,那我这些发自肺腑之言也算劳有所值了

二是最近在锻炼文笔,想把写作这件事坚持下去。

希望每一次分享,你我都能受益匪浅。

 

本文由 @小姚的增长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最近也在做to b的产品运营,运营是一个大方向,每个行业都不太一样,入职企业也是看你的工作经验的匹配度,所以,首先要选对行业!这个很重要!至于运营工作,是基于行业不同来划分的,不是继续岗位。所以说我现在觉得做运营,首先要选定行业,然后深更,要不然你做了很多,换了行业,你又需要重头再来!

    回复
    1. 基于岗位,深耕

      回复
  2. 从内容看非常的干,但是从格局上看,作者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依然像我一样停留在迷茫期。我觉得作者像具备一个自驱力强的优秀的人的特质,有问题全部归因于自己。我觉得迷茫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阶段还是年轻的,目前有的只是分工和谁也没有从头走到底额虚拟个人成长路径。不像工业农业一样与每个人年龄周期的匹配程度都是几百年摸索清晰的,所有人都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那些打破舒适区也好,年轻人就是要奋斗也好,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都只是资本画出来的一张一张的饼。

    来自山东 回复
  3. 能看出来发自肺腑,有点好奇更细节的经历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