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却成不了专家?

2 评论 6680 浏览 10 收藏 11 分钟

编辑导读:大家对《刻意练习》这本书应该不陌生吧,生活中一些小细节、小习惯只要刻意练习了,就会形成肌肉记忆,放在职场中也一样。如果我们要成为职场中的专家,就要做到刻意练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刻意练习,本文给你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一个充满“欺骗性”的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

定律说:“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其实这并没有错,只是很多人容易只看到时间——1万小时,误以为只要投入了足够时间,就能成为专家。

其实,投入时间只能让你拥有“经验”。一个人只要肯做,很容易拥有10年经验,但却很难成为这个领域里真正的专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专家,并且做出卓越的成就呢?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所以,从“经验”到“专家”,你还差了1万次的“刻意练习”。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

一、小心惯性陷阱

一个工作做的久了,就容易产生“惯性”,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就可以,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套SOP,很多人就把它当成了“经验”。

比如,很多公司在做私域流量的时候,社群运营人员形成了一套“惯性”动作:

  1. 到了公司,在用户群里发一轮早报;
  2. 挑选一些商品链接,丢在群里;
  3. 看看用户问题,挨个回复;
  4. 踢人,拉人,踢人,拉人;
  5. 发红包,激励大家来点链接;
  6. 看一眼打卡活动数据,push用户完成任务。

你发现了吗?这些动作的重复性很高,完全是一种“惯性”,几乎不用动脑的。

一旦进入这种“惯性”状态,你就很难再取得新的进步了。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不会,就一次次尝试、摔倒、调整动作,直到可以顺利上路,终于从不会到会了,这是进步。

学会后,你就容易进入了“惯性”,甚至再也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上车、拐弯的。

然后,你的这种状态,可以以保持一辈子。

对于普通人,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自行车运动员,就不行了。

想要真正达到专家水平,运动员必须提醒自己跳出“惯性”状态。

训练场上的每一个弯道,他都经过了几千上万次,但下一次训练,还必须要仔细思考刚刚的技巧、用时、姿态,应该如何提升。

运营社群也是一样的,每一次在群里发内容,和用户互动,回答问题前,你都值得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又“惯性”了?

你可以提醒自己:

  • 上次我的沟通,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客户还是每次要问?
  • 有没有昨天承诺帮客户咨询的,还没有给他答复?

你最好有一份沟通清单,像学生的例题集、错题本一样,每天补充,每天回顾。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日常工作中总是缺乏动力来时时思考、事事复盘,“惯性”会让人更舒服。

但“舒服”,正式拉开你与“专家”距离的那个重要的分水岭。

二、大量重复训练

你有多久没有真正“训练”过自己了?

注意,这里我讲的“训练”和你每天在公司完成工作任务是不一样的。

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任务往往是复杂的、完整的,你必须要调动很多能力和知识去完成它。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用户运营人员,你可能需要在一天里用到活动策划、文案撰写、沟通设计师、物料采购、计划表制定等十几项能力。

但是, 刻意练习,则是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训练部分能力。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这些实战性任务,往往无法让你聚焦于每一个细节,你的精力会更多放在整体性和进度上。

日复一日,你或许更熟练了,但因为每一个局部没有突破,结果就是长期处于一个及格水平。

这就像踢足球一样,球队不可能每天都进行实战比赛,日常的训练的动作可能在比赛中根本用不到,比如通过长跑锻炼耐力,通过反复传接球锻炼准确性和配合度。

所以,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练习,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比如,在写活动文案这件事情上,“写标题”就是一个关键技能,你完全值得投入时间专门训练写标题这件事情。

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就同一篇文案写20个标题。

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清楚,“好标题”的标准和技巧是什么?

比如夸张、设问题、蹭热点、列数字等等,然后一条条打磨。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只是完成了工作量,就又进入了“惯性”的陷阱。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了让重复练习的效果更好,动力更足,你需要在练习中加入反馈和激励。

比如,拿你写的20个标题去给同事、朋友看,让他们投票,看看他们喜欢的标题和你自己的评估是否一致。

再或者借助一些AI软件,让系统为你的标题打分。

如果是团队一起做这件事,可以让大家分享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标题,排名,给予胜出者奖励。

这样做,我们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三、放弃短期利益

磨刀不误砍柴工,刻意练习就是在“磨刀”。

然而当别人都在拼命砍柴的时候,很少有人肯放弃眼前的利益,去选择磨刀。

大多数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要牺牲短期利益。

一方面,当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时,效果就容易下降;另一方面,必要的时间投入,也增加了你的成本。

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专家,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记得我刚开始学习用键盘打字的时候,非常痛苦。

对照着键盘表,一个个字幕去敲,还要注意指法,用正确的指头敲正确的键,效率非常低。远远不及我用笔写字的速度快。

然而当我度过了那个阶段以后,速度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地提升,一分钟80个字,这是写字永远跟不上的速度。

而反观一些朋友,在学习打字的时候没有刻意训练指法,甚至“一指禅”,一开始倒是比我快,可后来一直停留在了瓶颈。

所以,如果你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很多人把某种技能的“精进”当做工作的附加品,优先追求把工作用最快的速度做完,只要经常做、大量做,那技能就会顺便得到提升。

但事实可能恰好相反。

精进的技能是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保障,而不是完成工作后的附属品。

只有你优先追求精进自己的技能,成为专家,当你在工作中用到这些能力的时候,才会如从容自如,取得好的效果。

刻意练习,要舍得投入,看得长远。

四、写在最后

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要“刻意练习”,但只有极少数人真正去做了呢?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刻意练习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变成“惯性”,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刻意练习,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格局、自控力、耐力。这条路艰难,可一旦你能走下去,你最终取得的成功将会非常巨大。

世界上通往成功的“公开秘密”并不多,“刻意练习”就是其中一个。

你做得到吗?

 

本文由 @晏涛三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学习收藏了,今天就当一回课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运营,当然必须要有工具。给大家推荐一款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课堂】旗下独立研发的私域流量运营工具——粮仓·企微管家。粮仓·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业微信的一款营销型SCRM系统。集裂变获客、留存促活、销售变现、客户管理于一体的私域增长闭环系统。覆盖企业客户运营的生命周期,助力企业私域流量运营,提升售前/售后服务能力。还可以免费开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来自广东 回复
  2. 受益了

    来自广东 回复
  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