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宗罪,让我面试失败了100次

4 评论 3844 浏览 23 收藏 9 分钟
🔗 产品经理专业技能指的是: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商业分析、行业分析、产品设计、版本管理、用户调研等。

编辑导语:若想面试成功,从面试前的准备、面试中的问答到面试后的复盘,每个环节我们都需要仔细考虑并细心准备。与此同时,有哪些坑我们可以避开不踩呢?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自己的面试经验,总结了导致面试失败的可能原因,不妨来看一下,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说来惭愧,毕业5年,换了5份工作,数了数从毕业开始到现在,面试失败的次数已经100+了,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看机会,于是复盘一下之前的死法,引以为戒。

一、死法1:在公共场所面试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会选择电话或者视频的形式。经历过在工区、地铁上进行电话面试,完全无法发挥,容易被人来人往、莫名其妙的声音打断思路,尤其是地铁上,经常信号不稳定,说话断断续续,完全无法正常发挥。

二、死法2:打小抄

我一直喜欢把常见的问题怎么回答,写在一个文档里。

视频面试时,是不是可以一边看文档一边面试呢?真是太天真了,面试官甚至直接问我是不是在照着稿子念,我真的尴尬到无地自容。

结束后我模拟看文档录了视频,才发现一边看文档一边面试的时候,眼珠子会明显有规律地转动,很明显被看出来你在看其他东西,如果表达技巧欠缺的话,真的会跟念稿的语气一样。

三、死法3:省略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照着简历念

自我介绍一般都是简历的归纳,面试官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让我介绍呢?我之前没想通,尝试过当面试官让我自我介绍时,只用2句话说了名字和求职意向,然后说历史工作经历可以看简历。还有几次很敷衍地把简历内容念一遍。

后来才明白,自我介绍是打造一个好印象/人设的黄金时间,不管是面试还是结交其他人,初次见面的头几分钟,会形成刻板印象。如果很敷衍地让面试官看简历或者照着简历自我介绍,显而易见自己对岗位没什么热情,也不可能会通过面试。

四、死法4:不了解面试的公司/岗位

“你知道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吗?”

面试里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很多人觉得是送分题。而我有一次实话实说“抱歉,我投递的岗位较多,忘了这次岗位的具体信息”,有一次反问“可以大概介绍一下吗?”,这两次都挂了。

问出这个问题要么是考察候选人对岗位的专业/理解程度,要么是已经感觉你之前的回答有些不尽人意。不管是什么意图,只要面试前有5-10分钟稍微准备一下就能回答得好。我后来养成了记录面试笔记的习惯,用一个Excel维护自己的投递记录,岗位链接,面试进度和复盘。

五、死法5:捏造事实、前后矛盾

有些面试官会采用双重校验的方式来验证我的经历是不是有水分。有一次面试,面试官先问我xx策略的审核量是多少?然后问我审核员人效数据怎样,以及有多少人。

其中有一个数据我知道,另外两个我不太清楚,然后瞎编了一个,当场被面试官拆穿,因为人效数据*人力=审核量,换算后根本不对,那一刻我社死了。

六、死法6:场景题直接答细节

  • “遇到xxx情况,你会怎么做?”
  • “如果你要负责xx项目,你会怎么做?

场景题是运营/产品岗位面试100%出现的题,但如果直接说可以做xxx事情,这场面试大概率挂了。

虽然我已经身经百战,但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我也不敢说能答好。因为这道题在考察我们对事情本质的理解,以及对方法论的掌握,不仅需要在面试的时候打起12分精神,还需要面试前有足够的专业积累和沉淀。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了2个公式:

  1. 调研现状——找出问题——提出解法——验证效果
  2. 定义理想态和衡量指标——拆解没有达到理想态的环节和问题——提出解法——验证效果

七、死法7:没有使用star原则

  • “说一说你最满意的项目?”
  • “请介绍一下你简历提到的xx项目”
  • “这个项目你具体做了什么?”

当面试官针对简历内容提问的时候,之前我要么是泛泛而谈,要么是问什么答什么,无一例外都挂了。后来看了大神们的分享,才知道不管是简历内容,还是面试回答,最好的陈述方式就是star框架,甚至面试官也会用这个框架来设置问题考察候选人。

所谓STAR原则,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 Situation:当时的背景情况是什么?
  • Task:当时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 Action:针对当时的情况,你采用了什么方法?
  • Result:结果怎样,你学习到了什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站内有很多讲解这个原则的文章,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搜,我工作2年才知道,后悔知道得太晚了)

八、死法8:自曝缺点

  • “你的优缺点是什么?”
  • “用3个词评价你自己”
  • “平时有什么爱好”

但凡涉及到个人评价之类的问题,只要我诚实回答,面试必挂。后来才知道,面试官问这种问题不是真的关心我这个人怎么样,而是考察我的个人品质和岗位要求是否贴近。

常用的套路就是,答优点的时候,附带一个典型的工作实际案例,暗示我能在岗位中发挥这样的优点,答缺点的时候,要讲清楚为了改正缺点我做了什么事情,后来成功克服,暗示我能积极主动克服自身弱点,适应环境。

评价自己的时候也是一样,一定要附带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次面试官竟然反问我,你说的这个例子好像和你的形容没有什么关系,然后我就挂了。

九、死法9:跑神

其实,以上的死法我很早就知道,但面试还是会挂,就是因为面试的时候没有保持全程专心,不能全程快速辨别面试官背后的问题,及时给出最优的回答,发挥出最佳的面试水平。

特别是在线下面试的时候,要么就是担心请假来面试会不会有什么工作上的急事,要么就是会被陌生的周遭环境影响思维,很难全程保持稳定的发挥,一旦有几个问题没有答好,基本这场面试就没希望了。

我的经验是,对每场面试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公司及岗位的了解、简历工作内容的细节信息、面试常见问题的回答套路和语气等,甚至找朋友模拟面试,当准备好以后,自然就有了信心,也因为大量的准备,潜意识里不希望自己之前的准备白费了。

以上,就是我这100次失败的血泪教训,你经历过类似的失败吗?

 

本文由 @晖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star法则用过的都说好

    来自广东 回复
  2. 打开新世界 好多新鲜名词 star原则get

    来自福建 回复
  3. 哈哈, 挺有意思的

    来自广东 回复
  4. 有些就是真的是会无意中犯的错误,实用!谢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3490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有多少用户痛点,你是听回来的,而不是经过深思过后找出来的。
专题
1812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体验地图展示的是用户在体验一款产品和服务时的情感流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建立用户体验地图。
专题
20314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好的权限系统可以明确公司内不同人员、不同部门的分工,便于管理等优势。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后台权限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563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大数据的应用,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便利。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
专题
1261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企业想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离不开新媒体。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企业新媒体运营指南。
专题
13592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私域流量是与公域流量相对的概念,本专题的文章主要通过几个核心的问题,为大家解读私域流量背后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