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年,年薪百万,这届年轻人赚钱越来越容易了吗?

16 评论 6208 浏览 3 收藏 22 分钟

编辑导语:年薪百万这个门槛,究竟容不容易迈过?身处职场中不同角色的你,估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本篇文章里,作者集合了不同人的职场经验,并将他们对“年薪百万”一事的看法总结成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于年轻一代的职场人来说,年薪百万的门槛更容易跨过了吗?

新招的应届生比老人工资高——这两年,“薪资倒挂”现象在互联网大厂频频出现,也成为职场老鸟心中的一抹隐疾。

2022年互联网大厂校招薪资出炉,程序员岗位的总包年薪,最低也接近40w元。而根据程序员客栈发布的报告统计,2021年中国程序员年薪在25w以下的程序员接近7成。

这也难怪年轻人在未来薪资的态度上颇为乐观。一项媒体调查显示,超6成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能年入百万。

在脉脉上,有职场老鸟称,当年校招月薪8k,身边新入职的年轻人已经能开出15k-18k的价格,而自己埋头苦干两三年,薪资还是平静如死水,只恨自己没晚两年出生,年薪百万估计也是唾手可得。

我们找到了5位已经完成年薪百万这个“小目标”的90后,有人在大厂按部就班升职加薪,有人在独角兽企业弯道超车,从平平无奇的职场菜鸟,一步步打怪升级成大魔王。在他们眼中,年薪百万的公式确实有迹可循,但路径也没那么好复制。

本文由后浪研究所×脉脉联合出品,来听听他们的职场经验吧。

一、每年涨8k月薪,不光靠业绩,还得敢说

女,27岁,北京,工作年限:3年;行业:互联网社区运营。

我是一名纯文科生,本科和硕士都是文学方向,第一份工作进了一家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在留学期间的最后一年,我就开始看金融咨询和互联网行业的机会了,原因很简单——我很想比同龄人发展速度更快,不想默默拿“死工资”,独角兽企业是弯道超车的最好选择。

纯文学类专业要入行互联网,毕业前我还是做了很多准备的——报了一个就业培训机构,参加产品训练项目,还自己做了一个公众号试验,累积了6000多粉丝。这些经历能让自己校招时从一个0实习经历的小白变得初具互联网思维。这个时代太卷了,一张白纸的简历校招都会直接被卡掉,最好有一些项目背书。

2018年时,应届生运营岗位差不多都在9-14k,我也在这个区间内,校招拿了12k的底薪。第2年涨到了20k,第3年到了27k左右,最近一次跳槽涨到了38k。

独角兽企业是没有普调的,我能涨薪那么快,主要是靠自己勇于争取来的。第2年的时候,我会自己和leader去谈希望涨薪,拿到了40%的涨幅。勇于表达诉求非常必要,想要钱但憋在心里的话,leader也不知道你想要啥。

只要你有足够的业绩产出,不必担心leader会觉得冒犯,他会把资源分给头部员工的。我听说身边有的同事待了一两年,一次也没有涨过薪。要是想按部就班地升职加薪,大厂的晋升和普调制度会更完善,既然选择了独角兽,就要冲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为自己争取。

当然,涨薪不是说出来的,一定要有业绩来支撑。我就是一个工作起来特别拼的人,做项目时,常常每天对到11点,没有紧急项目时也是8、9点回去。第1年结束后,公司把我列入“高潜名单”(指高绩效且值得培养的人才),团队成员也很认可我的核心作用,这些都是我谈薪的底气。

最近我刚跳槽,来到一家新的独角兽企业,拿到50%-60%的薪资涨幅。像字节快手这种大厂会比较卡涨幅,按工作年限算,就算能力再突出,一个工作3年的人在字节是不大可能评级到3-1的,独角兽企业就不会限制得很死。

我对跳槽的理解是,薪资提升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跳槽来完成角色的转变。跳槽后,我在逐渐让自己向管理层转变,目前已经能带小团队了。只要能带团队做出成绩,管理扁平的独角兽公司转管理层的机会更多。

一路走来,我总结自己达成年薪百万的关键有3点。

第一是,选行业一定不要为了“心中的白月光”而选择那些步入下坡路的夕阳行业,也不要认为行业和专业一定要有很强的关联性——专业只是赋予了你不同程度的技能,并不能把你限制死。

第二是为自己设立比较清晰的短期规划,我刚工作时就定下目标,第二年要到20k,第三年要到35k,短期目标可以支撑你在业绩上做更大的突破。

最后一点就是跳槽,每一份工作期间都要考虑到下一次跳槽的平台成长空间。这次跳槽,为了赋予自己在管理层施展的空间,我也会拒掉一些薪资更高的公司。

话虽如此,我应该是文科生中的个例,我选行业时就在追求更快的成长速度。大部分人的成长路径都不是这样,我身边同学倾向于国企、外交部、新华社这些体制内的工作,薪资成长可能在后30年会有更大的体现吧。

二、选择大于努力,机会选对,然后从一而终

男,25岁,广州,工作年限:2年;行业:人工智能程序员。

我现在的公司是一家做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到现在为止有2年多的工作经验。目前我的年薪底薪是70万,加上30万期权,也触到了百万的门槛。

选择行业我其实没想太多,2018年人工智能是大热门,薪资开的比一般大厂更高。

我刚出校园,觉得人工智能也挺酷炫的,一时冲动就入局了。我觉得年薪百万的公式就是——机会选对,然后从一而终。

第一个关键决定是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另辟蹊径。计算机行业内有严格的鄙视链,算法工程师是人上人。这个优越性是由薪资等级决定的,大企业给校招岗位的年薪都是明码标价,算法工程师毕业第一年总包年薪少说也有30万,也因此大家都挤破头入场,竞争非常激烈。

迷茫期时,我也不知道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分流,但慢慢能感觉到自己做算法火候欠缺——我的优势不在这里,没必要硬做。经历了一段时间心态调整,我转向后端工程师。

其实技术无优劣,只要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具备不可替代性,专注一个方向精细发展,到最后也能超越80%-90%的人,没必要拿自己和其他行业里的顶尖比。

第二是放弃大厂,转向独角兽企业。大四的我起初是在一家大厂实习的,刚干了2个多月,无意中遇见一个猎头,机缘巧合介绍了这家独角兽企业,我评估了一下觉得机会不错,就果断从大厂提前跑路,到这家企业实习了一年多,毕业后转正。

相比大厂,小厂的竞争压力没那么大。我总共经历过4次调薪,因为个人绩效出色,每次幅度都在5-10k之间,现在也顺利做到公司的中层。但要是在大厂,阿里的375、腾讯的五星绩效没那么好拿,虽然大厂尖子的薪资涨幅会更高,但指标也是有限的。处在初创阶段的小公司本身很缺人,就不会有这种问题,更容易拿到不错的绩效。

第三是在职场斗争中坚定一心。任何公司都肯定存在内部斗争,我不算是漩涡中心的人,但也多少会被波及到。我的经验是——站队并不是一件坏事,前提是你要认准一方,然后坚定不移地跟着自己的leader走下去。

对公司新人而言,招我进来的人就是直系leader,我其实已经算他这边的了,类似于古代的门生观念吧。假如办公室存在派系斗争,早期两边实力一定是不分伯仲的。那么在互相摩擦这个阶段,双方手里都会有相应的筹码,你也不知道哪边会是赢家。

此时要做的,不是去赌哪边是赢家,而是尽力跟着你的leader,让他成为赢家。如果你的态度总是模棱两可、见风使舵,leader也不会愿意放手把最好的资源都交给你。中立并不是一件好事,你认为你是中立的,但没有人会真把你当成中立的,在他们眼里你都是对面的,是不稳定因素。

我始终认为,选择大于个人努力。只要机会选对,路也会走得轻松。错失良机,再忙碌也无济于事。

一般人觉得程序员都是起早贪黑、拿命换钱的,但我入职以来其实很少晚于8点下班,我不喜欢加班。我的个性就是喜欢比较舒适的状态,拒绝内卷,这样也腾出了更多时间学习投资理财,每年理财收入也能有个小10万。偶尔也会搞点副业,和朋友开个网店之类的,虽然收入不太稳定,但也能占到总收入的3成。

实话讲,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达成年薪百万的目标还是比较游刃有余。据我了解,校招生的薪资SSP级都能开到年薪总包60-70万了,对技术员工来说,年薪百万越来越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并不是说只有管理者才能够到百万的门槛。

不过,行业瞬息万变,现阶段我想先把人生中的几件大事,结婚生子、买房买车都解决掉,以后就可以放开手脚,转个悠闲的行当也未尝不可。

三、守在一个还算不错的赛道,慢慢积累,等风来

男,30岁,工作年限:7年;行业:IT程序员。

2014年我本科毕业进了一家IT大厂,当时一个初入社会的学生,没想太多,觉得电脑和网络游戏比较流行就懵懂入行,一干就是5年。

刚入职时,薪资是8k,在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经历了3次比较大的薪资涨幅,分别涨到了20k、35k和50k。那时内卷没那么严重,只要按部就班地干,薪资一点点就涨上去了。我也没考虑过怎么暗处使力,我不是那种挤破头向上的人,就是一个老实的工程师。

年薪百万的关键,对我来说就是按兵不动。像我们这种普通的打工人,能接触到一些行业消息,但信息肯定没那么及时。听说了一个风口想往上扑时,其实已经晚了。

选行业和投资股票很像,最先入场追风口的人肯定受益,后来者都是韭菜。行业都是有周期的,过去都认为房地产永远稳赚不赔,现在也暴雷;互联网兴起时都觉得这就是暴富的最好出路,但现在增速放缓,再回看行业,收益也没想象中惊人。

我们追的风口只是大环境赋予的机会,所以,不如稳稳地守在一个还算不错的赛道慢慢积累,等着风吹过来。吹过来的风也许没那么大,但能有点收益也是很好了。

2年前我跳槽回了老家,薪资涨幅不高,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大厂工作的第3年,我就产生了回老家的想法,一直在物色机会,但是要找到和一线城市匹配的岗位、薪资条件会比较困难,大海捞针。我一直关注着老家的地方报纸头条、boss直聘、脉脉等各种渠道,战线拉了三四年,总算是蹲守到这个机会。

过去工作一直是996作息,一年也就回一次家,现在回了老家有周末双休,还能常回家看看,我对现状非常满意。对程序员来说,35岁危机肯定会有的。尤其我下决心回到小城市,向上渠道也会收紧。以后不一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职场,也会尝试一些副业。转型做做自媒体也不错,我平时不是那么外放的人,通过键盘反而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一些看法。

年薪百万难不难?在现阶段,两级分化肯定会越来越大。拿了SSP校招Offer的人,两三年就能轻轻松松过百万。但如果校招时表现没那么亮眼,这条路就会更加艰难。

对技术员工来说,我不否认有一些天才少年,入职是个白菜价,一路平步青云薪资暴涨,但这样的机会现在越来越少了。行业发展到了一个边际效益递减的阶段,公司增大对你的个人投入,总体收益的增长空间也不会更大。因此,还是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评估吧。

四、管培生做起,轮岗不下10次,逼着自己加速冲

男,33岁,北京,工作年限:6年;行业:人力资源管理。

我正式工作是从28岁才开始,因为我读了2个硕士学位在校园的时间就占了9年。本科毕业后显示在国内一所985高校,后又到美国深造,一直都是计算机专业。

这段进修计算机的路上,我也曾想过去做最前沿的研究工作者,所以会驱动自己出国留学,进一步加强专业积累。事实证明,出国提升学历确实对薪资成长有很大帮助——本科刚毕业时,我短暂在成都工作过半年,通信行业,月薪7k,而等到美国硕士毕业后,我已经能在芝加哥拿到一份年薪50万的Offer。

不过,我并没有接下。当时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更快,留在美国的话,我不能保证未来的成长路径和个人上升空间,所以毅然决然回了国,不做尖端技术,而是转型做管理,来到一家互联网大厂从管培生做起,这家公司一待就将近5年。

很多人觉得,管培生项目就是公司给应届生画的饼,95%以上的管培都是虚招,只有5%才是公司真正招的管理接班人。这个结论我觉得有一半是正确的——2年的管培项目,我把它理解为一个豁免权,他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业务,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更多技能。

既然公司开了绿灯,就要加速冲过去,何况我已经28岁,比同龄人工作起步已经慢了。目前为止工作的6年间,我虽然只跳槽了1次,但在公司内部活水轮岗已经不下10次。可能普通员工用了2-3年去适应摸路,我就得问问自己:半年行不行?有没有可能更快?

在不停轮岗的这段时间里,我积攒了很多人脉和项目经验,数据运营、用户运营、政府事务、公关、产品、财税法务我都多少参与过。

对于不同部门的leader而言,我只是一个新兵蛋子,可能待不了多久又要跑了,因此他们不会让我深度参与更多核心业务——但我会更加主动。轮岗期间,有些不需要管培生参与的事,我也会主动插上一脚,和leader提出能不能带上我,他们也多半不会拒绝一个积极的新人。

深耕一个领域,会比管培生“杂而不精”成长的更快,尤其是薪资。某个领域拔尖的同龄人已经当上总监拿着50万年薪,我可能还是20万年薪,结束管培后,又要分流到不同部门从头学起。但如果能吃下这个苦、耐住寂寞,我就能获得更全面的成长,成为真正的管理者。

在这家公司期间,我每年都至少接手30个项目,多的时候一年50多个,有牵头的也有参与辅助性的。公司会想方设法榨干你的劳动力,我也会想方设法榨干公司的更多资源。

在这家大厂一共待了4年半,经历过3次晋升,整体算下来工资涨幅刚好翻倍,最近我跳槽到另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岗,充分利用了前期不停轮岗的优势,把之前零散的工作内容都串联了起来。因为我的经验非常丰富,这次薪资直接涨了90%,加上期权,年薪也达到百万了。

兜兜转转,虽然我现在已临近35岁,但并没有很强大的危机感。简单说,只要手头还有事情做,并且我在团队里有一定的价值,危机感就不存在。

我做人力资源管理平时也会收到很多简历,如果招的是基础岗位,30多岁的简历确实会直接Pass掉。因为从HR的角度看,30多岁的人,经验和阅历都应该更丰富,却还在和年轻人争同一个基础岗位,你不应该去中高层多看看吗?

我会鼓励年长者,没事多和猎头聊聊天,不管跳不跳槽,都能获取到信息,了解市场对你这个年龄段的人才有怎样的需求,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

不管对年轻还是年长的人,始终觉得年薪百万是比较困难的。在我看来,“年薪百万”更像一个理想,它是你给自己画的一个饼。别人说它简单或困难,总会有幸存者偏差,每一个实现年薪百万的人背后都有很多“炮灰”。但就算没有实现,也不必较真,就像我小时候总想以后上清华还是北大,最后只去了一个普通本科,但也很不错了。

就算这个梦想像泡沫一样会随时破灭,或者像昙花也会凋谢,流星也会划过天际,但它毕竟有过光彩夺目的一个瞬间,我觉得就足够了。年薪百万是年轻人给自己设立的一个目标,为了在也许不远的将来,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嘉婧,编辑:薇薇子;公众号:后浪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Z07Q3-P_k_Ma-lmmzzgmg

本文由 @后浪研究所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来自湖南 回复
  2. 找工作容易,找好工作难,找高薪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来自江苏 回复
  3. 想要涨薪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足够的能力,并且敢说出来自己的要求。

    来自陕西 回复
  4. 选择一个好的、不错的赛道是很重要的,否则一望无头。

    来自陕西 回复
  5. 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要敢于为自己谋求福利,进一步发展。

    来自陕西 回复
  6.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努力做的更多更好才可以。

    来自山东 回复
  7. 这届年轻人挣钱没有很容易,花钱倒是更容易了T_T

    来自山东 回复
  8. 赚钱太难了呜呜呜

    来自广东 回复
  9.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来自江苏 回复
  10. 选择大于努力,还有沟通真的很重要!向前冲冲冲冲~

    来自江苏 回复
  11. 牛蛙牛蛙

    来自北京 回复
  12. 我很想比同龄人发展速度更快,不想默默拿“死工资”,独角兽企业是弯道超车的最好选择

    来自湖北 回复
  13. 有点某乎的味道了

    来自北京 回复
  14. 我始终觉得年薪百万是比较困难的。在我看来,“年薪百万”更像一个理想,它是你给自己画的一个饼

    来自湖北 回复
  15. 这个时代太卷了,一张白纸的简历校招都会直接被卡掉!

    来自湖北 回复
  16. 要么转变赛道要么守住自己擅长的赛道,把握住机会,不是变得容易,而是思考得更多了

    来自广东 回复